惠昭 姚迪 孙薏
摘要:经过多年探索,延安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形成了借力旧城改造、发展红色产业的特有模式,但在加快推进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保护维修工作仍需有序夯实、展示的整体性与创新性不足、环境整治的空间连贯性不强、传播教育发展模式有待突破、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较为滞后。延安革命文物的保护发展应始终围绕保护利用为了什么、展示利用什么内容、怎么开展保护利用的路径,营造城市红色氛围,整体保护串联展示,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多措并举融合发展。
关键词:延安革命文物;发展模式;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K871.6;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1-0009-04
延安是我国的革命圣地,也是资源禀赋突出、地方高度重视、工作基础良好的革命文物密集分布区域。早在陕甘宁边区时期,边区政府就重视文物保护,开展革命文物征集活动。党中央撤离延安后,部分旧址因国民党军队进攻等因素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逐步修复,保留至今明确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445处,其中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守护好、传承好承载延安精神的革命文物,全面推进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是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模式,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举措。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发展态势良好的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突破的现实问题。本文将深入考察既往发展经验,思索分析问题,并就新时代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一、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发展现状
延安革命文物多产生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分布于延安的13个县(区),以延安中心市区——宝塔区分布最为密集,以子长、吴起、安塞为次密集分布区,如图1。国保单位(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保护较好,省保单位(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水平参差不齐,市县保单位(即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与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则普遍保护差。
2013年延安市遭遇百年不遇大范围持续强降雨,大量革命文物遭受严重灾情,通过抢险加固抢救维修了一批革命旧址。近年来针对延安气候变化,革命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有所加强,文物安全有了较好保障。
2019年年底国家文物局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文物保护利用的探索和示范,“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被列入第一批示范区创建名单(共6处)。基于良好的保护基础、持续推进的环境整治和初见成效的展示利用,延安市政府于2021年发布了《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延安建设成为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示范城市。
此外,延安的13个县(区)被分批列入陕甘、陕甘宁、长征(红一方面军)、长征(红二十五军)四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延安也在積极推进长征、长城、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力促进延安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二、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发展模式
通过借力城市改造、发展红色相关产业,延安革命文物保护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实现了革命文物展示利用与城市风貌展示、城市文化传承、城市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延安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借力旧城改造
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难点是夹杂在城市中心城镇建成区的革命旧址保护利用。作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城市,处于“三山两河”(即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延河、南川河)夹缝中的延安为狭长型城市布局,受地形限制,城区面积狭小,楼房多建在河边山坡上,建筑布局和风格杂乱,街道狭窄,交通体系不畅。分散于城区的革命旧址就处于这种城市环境的包围之中,保存空间随着城乡建设被逐渐压缩,参观环境更显局促,其发展面临着复杂与被动的局面。
延安城市化建设与革命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有效缓解始于2012年年底开始的旧城改造,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总战略,围绕改善城区重要革命旧址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延安市按照旧城核心保护区多拆少建、革命旧址周边只拆不建的原则,全面推进新区建设、老城改造、居民下山和旧址周边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随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完成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西北局、杨家岭、鲁艺等旧址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及抗大、南泥湾、“四·八”烈士陵园、陕甘宁边区交际处、马列主义学院等旧址周边拆迁工作,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腾出发展空间,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二)发展红色产业
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延安近年来大力发展红色文旅项目和红色培训产业,有效带动了革命文物活化利用。
延安市区内革命文物丰富,为发展红色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结合自然景观、黄土风情、陕北民俗,旅游接待量和总收入连年增长,一跃成为红色旅游强市。为了提升旅游满意度,本着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并重、景区外围环境改造与内部品质提升并举的思路,2012年延安启动了“十大”革命旧址(即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南泥湾、宝塔山、清凉山、西北局、桥儿沟、抗小)保护提升项目,实施本体建筑维修、标识牌更新、陈列布展等工程,全面推进延安革命纪念地5A级红色旅游景区创建,成为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步。
2005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建成后,利用革命旧址设立了42处现场教学点,20多个国家部委、高等院校和部队在延安建立了教育教学基地,组织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前来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延安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增添了活力。各地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自发前往延安接受红色教育成为热潮,红色教育培训需求增长促进了文化消费、业态融合,利用旧址窑洞建设红培活动报告厅、图书馆、课堂。红色教育产业发展拓展了革命文物利用方式,扩大了革命文物的影响力。
三、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延安革命文物已形成了良好的保护发展基础,但在加快推进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保护维修工作仍需夯实
延安革命文物大部分是土窑洞或建于二十世纪初期的土木建筑,战场旧址则多处于地形条件复杂的山区,总量大,分布广。近年来随着延安地区降雨量持续增长,实施保护维修、抢险加固工程的需求较大,在缺乏国家、省市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有关工作进展缓慢。各级对此应引起重视,从专业角度出发,基于开放利用条件和展示资源潜力分析所进行的保护维修专业评估和修复计划制定,为分类有序开展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已经实施过修复工作的旧址,则更需要专业团队支持,做好验收指导和专业定期评估,避免过度维修保養所导致的红色氛围感丧失。
(二)展示的整体性与创新性不足
延安文物资源以革命文物为主,在价值挖掘不够充分、推广体系缺乏创新、利用模式传统单一的情况下,难以冲破既往展陈模式,形成差异化的旧址展示内容。围绕革命文物塑造红色纪念广场空间是当前延安革命文物展示利用的常用方式,为了给观众提供感知体验,以景观小品、声光电等手段恢复历史场景,但塑造提升往往过于恢弘,在适度性的把握上存在不足,对文物展示形成负面效应。
展示利用现状较好的旧址集中在市区,偏远县(区)则十分薄弱,各旧址散点分布,尚未形成合理的参观游览线路。各旧址之间缺少整体介绍,观众往往“就建筑看建筑”,获得断续认知,没有故事轴线串联的延安革命文物整体呈现出松散化、碎片化的观感。
(三)环境整治的空间连贯性不强
延安旧城功能外输,旧址周边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有效疏解了城市空间,优化了旧址周边环境风貌和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形象与文化品位,为延安革命文物保护提供了良好的保存环境。但在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过程中,旧址环境的保护提升仍是任重而道远。延安的革命旧址以陕北传统窑洞建筑为主,承载革命故事、见证革命人物的窑洞与城市高层建筑交叉分布,整体环境风貌的层次感打造欠佳,缺乏过渡空间,没有连贯性,与延安革命时期真实的历史场景状态差距较大。
(四)传播教育发展模式有待突破
延安革命文物的传播教育以媒体宣教和现场宣教两种渠道为主。媒体宣教则以利用传统媒体播放宣传片、纪录片的方式开展,播放时段和频次受到限制,能够联合的宣教力量和宣教活动的受众范围有限,亟待利用融媒体、自媒体等新媒体手段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现场宣教主要包括利用革命文物开展青少年革命精神教育和公众革命传统教育,近年来以开展红色研学教育和红色文化资源培训为主要途径,以讲解员宣教的方式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限制较多,方式单一,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待加强,品牌效应不强,尚未形成产业链,影响力还不够广泛。
(五)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较滞后
通过探索,延安以对聘用制讲解员实行动态管理、考级定岗、特殊引进给予编制的方式,培养了一支优秀的讲解员队伍,但讲解员往往专注于某一旧址讲解,缺少能够系统讲解旧址信息的全能全域型讲解员和能够根据参观需求针对性讲解旧址信息的专业研究型讲解员,讲解员队伍存在着市区强、县区弱和大单位强、小单位弱的不均衡现象。受编制、待遇和激励机制影响,科研力量不足,高素质领军人才较为匮乏,人才结构方面缺少规划设计、建筑学、文物保护、文物修复等专业人才,致使事业发展和更新驱动力不足,后续展示利用生命力不够强劲。
四、延安革命文物未来保护利用的路径
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特定区域,延安是唯一以革命文物资源类型为主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区域,通过借力城市改造、发展红色产业两个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成效显著。但随着经济、交通的发展,乡村振兴和基础设施改造有序推进,原来处在深山人未知的文物资源可达性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被“亮”出来,所面临的人为扰动愈发频繁,发展的现实困境也必须在三年的示范区创建期内有所改观,这就要求强化市区文物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创新、精准保护、充分利用。延安应始终围绕着保护利用为了什么、展示利用什么内容、怎么开展保护利用三个问题的探讨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问题一:保护利用为了什么
延安是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革命圣地,革命文物资源具有滋养精神、资政育人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支持陕甘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此后印发的《“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支持延安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2021年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将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和增进革命老区人民福祉作为重点任务,明确提出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配套政策所印发的《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方案》提出了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稳妥建设红色纪念设施、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四项任务。
可见,大力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能够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对于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市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不言而喻;作为党史宣传教育资源,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问题二:展现利用什么内容
以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提升整体保护水平,展示利用主要阐释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延安是与中国革命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地;其次,延安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精神的承载地;最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水乳交融、秉持为人民服务情怀的彰显地。这与示范区建设方案中的建设目标是相契合的,建筑、遗址现状展示是基底,历史场景和原生状态是框架,所展现红色氛围是填充,其目的是让参观者触摸、感受城市历史,体会延安精神所绽放的时代光芒。
(三)问题三:怎么开展保护利用
1.营造城市红色氛围
市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建应以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为方向,革命文物资源及其周边空间环境均应呈现革命战争年代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结合活态化的展示利用手段增加生动性,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硬件设施和保存环境改善,可借鉴市区的旧城改造模式进行提升。
2.整体保护串联展示
示范区创建应依托四个革命文物片区,加强长征落脚、延安時期、转战陕北等革命文化线路整体保护提升,结合文物集中连片分布、线路型分布的特点,以历史线索为时间轴线,将革命旧址进行系统化的串联展示,空间上整合故事碎片,通过讲解织补出清晰完整的叙事脉络,站在历史高度整体介绍,讲好延安故事。
3.做强红色文化品牌
做强做大国家级红色文化品牌,发挥革命文物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提供深度文化体验,壮大“红色+研学”“革命文物+旅游”发展方式,推动革命文物资源优势向红色文化产业优势转变,将延安红色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支柱产业。创新形式手段,增加参与感与品质感,延伸革命文物与红色精神文化传承弘扬的发展途径,拓展品牌效应。
4.多措并举融合发展
加快资源整合,探索创新融合发展方式,将革命文物展示利用与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农业田园、民族风情、运动休闲、现代科技、乡村振兴等相结合,高度融合,协同共振,推动整体高质量发展,发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结语
面对数量巨大、分布密集、类型丰富、价值重大的革命文物,示范区建设是发展的加速器,整个延安城市风貌、氛围、影响力的塑造则是一个长久过程,还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推进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加福.陕甘宁边区文物保护之路[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6/0617/c85037-28452270.html.
[2]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的通知[EB/OL].http://www.ncha.gov.cn/art/2020/9/25/art_2318_44061.html.
[3]延安市人民政府.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EB/OL].[2021-03-25].http://dl.yanan.gov.cn/gk/ghjh/zxgzjh/447108.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EB/OL].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2111/t20211126_1305254.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2/20/content_5587874.htm.
[6]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方案[EB/OL].
http://www.ncha.gov.cn/art/2022/1/30/art_722_172900.html.
作者简介:惠昭(198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
姚迪(1985—),男,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
孙薏(1986—),男,汉族,江苏扬州人,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