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曼
远行的船只需要灯塔的指引,教师也一样。在漫漫教育路上,教研组组长薛永艳就是那座“灯塔”。年逾四旬的她虽已教书20多年,但是始终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
因为我们是乡镇学校,留守儿童较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学生只能在家上网课。薛永艳了解到班里的小东家庭贫困,连一台电视机也没有,就立即把这一情况上报给学校。在学校处理措施出来之前,薛永艳提出自掏腰包,让家长先把网络连起来。在市委市政府、镇政府的支持下,小东家免费安装了宽带,小东也顺利开始了网课学习。5月份开学后,小东身上悄然发生了变化。他的衣服更干净了,家庭作业能如期完成,就连难背的课文也能背诵一两段。整个学期,我们都被这个故事感动着。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薛永艳坚信这一观点。喜爱培育花草的她总是说:“教育学生和栽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然后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这叫‘因材施教’。”
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我们很少见薛永艳大吼大叫批评孩子,听到最多的是“你真棒”“这次作业工整很多,提出表扬”“你能学好,加油”“回家好好默字,老师更喜欢你了”等等。当我们这些年轻教师面对一个个捣乱、不写作业的孩子大发脾氣、头疼不已时,薛永艳总会笑嘻嘻地说:“别生气,慢慢做教育!”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只要爬到树顶看蓝天的蜗牛。有的触角灵敏,能探知周围环境,树叶枝杈爬行得顺顺利利;有的思维缓慢,行动笨拙,即使有地图也难以超越。也许今天孩子只能写对一个字、拼读一个单词,但在她的鼓励、关爱和教诲下,明天孩子学会了两个词,开始写比喻句、拟人句……薛老师还经常把学困生叫过来默字或读书,提醒某个孩子衣服该换了、勤洗手等。她的这份像妈妈一样的细心,拉近了她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我们班的小雨父母离异,没有人照料,胖乎乎的小脸上总有几道笔印。天气逐渐热起来了,但他还是穿着厚厚的棉袄,原本鲜艳的黄色被染成褐色,领口露出的卫衣领子松松垮垮地搭在胸前。当我在办公室里说想给这个孩子找些衣服时,薛老师让我先找小雨单独谈谈,不要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我悄悄把小雨叫出来,含蓄地表达了我的想法并征求了他家长的同意。没想到第二天,薛老师就拿来了一包干净的衣服。当我再次找到小雨帮他试衣服时,才发现他的后背满是汗珠。我轻轻地问他:“孩子,你热吗?”他羞赧地点了点头,没再说话。换上薄卫衣和外套后,他脸上露出纯真的微笑,像一朵小雏菊开放在我心里。我觉得这次“闲事”管对了!
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有如此闪耀的“灯塔”在我身边,真是教学路上的“小确幸”。只争朝夕吧,在暴风雨中坚持你的航向,带领孩子稳稳地到达理想的彼岸。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