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利
根据临床统计数据可知,我国分娩的女性中>75%的女性选择以剖宫产途径进行分娩[1],这导致我国女性瘢痕子宫数量增加。随着二胎全面放开,许多女性选择再次妊娠,其中不乏瘢痕子宫女性,此类女性再次分娩时存在较大风险,易出现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事件,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为保障母婴健康,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时多选择剖宫产[2]。虽然此种分娩途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母婴安全,但也增加了产妇盆腔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导致子宫切除,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因此,近年临床上开始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终止妊娠[3],但此分娩方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在临床上仍然存在争议性。基于此,本文选取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探究阴道分娩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 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4~36 岁,平均年龄(30.62±5.49)岁;孕周36~40 周,平均孕周(38.83±1.92)周;距离上次剖宫产年限3~10 年,平均距离上次剖宫产年限(6.79±1.33)年。研究组产妇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31.02±5.32)岁;孕周36~40 周,平均孕周(38.69±1.09)周;距离上次剖宫产年限3~10 年,平均距离上次剖宫产年限(7.01±1.45)年。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规定,在产妇、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前提下进行研究,产妇与家属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非初产妇,且至少有1 次剖宫产史;②距离上一次接受剖宫产术≥3 年;③产妇宫颈、盆腔均无异常情况;④对照组产妇符合剖宫产指征,研究组产妇符合自然分娩指征[4];⑤孕周36~40 周;⑥临床资料完整;⑦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可自行决定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等)或患有恶性肿瘤,身体素质差,对研究配合度低者;②排除患有传染性疾病者,如艾滋、乙型肝炎等疾病者;③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情况者;④自觉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分娩。首先,指导产妇保持侧卧体位,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完成后协助产妇进行体位更换,保持仰卧体位,对手术部位以常规手段消毒,然后开展剖宫产手术。首先逐层切开产妇手术部位的肌层,保证手术视野充分暴露,将手术切口选择在距离上次剖宫产瘢痕约2 cm 的位置,将羊水彻底吸除,在产妇子宫两侧分别作一弧形切口,长度约11 cm,将胎儿娩出,然后娩出胎膜及胎盘,之后给予产妇20 U 催产素肌内注射,将子宫切口利用钳夹夹住,选用可吸收缝线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手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预防尿潴留等护理。
研究组产妇进行阴道分娩。在分娩前48 h 协助产妇完善相关检查,包括阴道、B 超等常规检查,同时展开胎心监测,详细检查产妇产道、胎头、骨盆、子宫高度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在进行阴道试产前需完善准备工作,阴道试产时需加强宫缩状况、各项生命体征等的观察,监测产程情况,尤其需加强观察产妇的子宫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子宫下段压痛的症状,若在阴道试产阶段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必要时停止阴道试产,转为剖宫产,以达到保障母婴安全的目的。若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情况,则需检查胎位,观察盆骨对称性及宫颈扩张情况。如果产妇宫口扩张>3 cm,且胎位正常、头盆对称,则可继续进行阴道分娩,分娩过程中可通过给予产妇缩宫素、人工破膜等手段促进产妇宫缩,以达到缩短产程的目的。在成功分娩后,给予产妇缩宫素10 U 肌内注射,可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调节缩宫素剂量,注射完成后探查宫腔状况,特别是上次剖宫产的瘢痕位置,确认是否发生瘢痕裂伤等异常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分析研究组分娩情况,包括阴道分娩成功率及转剖宫产情况。②观察两组分娩指标,包括产中及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③观察两组产后并发症,包括产后感染、产后发热两个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组分娩情况 研究组48 例成功分娩,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6%;1 例因疼痛难忍而转剖宫产,1 例因胎儿窘迫而转剖宫产。
2.2 两组分娩指标比较 研究组产中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分娩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近年,瘢痕子宫越来越多,瘢痕子宫是指女性经剖宫产术或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在子宫上留下痕迹,导致子宫瘢痕情况[5]。一方面,近年我国医学技术成熟,剖宫产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因此产妇妊娠期间营养过剩,巨大儿风险增加,加之部分产妇妊娠期并发其他疾病,这些产妇由于自身或胎儿的原因不适合阴道分娩,因此选择以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这也是最佳的保障母婴健康的方法[6]。
众所周知,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有较高风险,这是因为前次剖宫产导致子宫存在瘢痕,分娩时子宫收缩,宫颈扩张,瘢痕容易撕裂,进而导致子宫破裂,发生大出血情况,也增加了分娩后产褥感染的发生风险,不仅威胁新生儿健康,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吸入性肺炎等情况,更不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严重时甚至导致胎儿和产妇死亡[7,10]。正因如此,大多数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时即使是符合阴道分娩指征,也会选择剖宫产途径进行分娩[11-14],不仅增加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并且在施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子宫与腹腔粘连增加了手术难度,不利于产妇预后[15-19]。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各有优缺点,基于此,本文对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48 例成功分娩,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6%;1 例因疼痛难忍而转剖宫产,1 例因胎儿窘迫而转剖宫产。研究组产中出血量(205.63±38.60)ml及产后出血量(184.41±25.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16.23±37.12)、(283.34±27.91)ml,住院时间(3.38±1.24)d 短于对照组的(7.29±1.8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因此对于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展开阴道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