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琳
摘 要:柔韧性是指一个或多个关节的活动范围。而对体能教练而言,柔韧性指身体各个部位能够在正常的活动自如的能力,能够提高运动水平能力和减少运动损伤。小学体育教学老师都应该认识到柔韧性的重要性,它是所有训练的基础,体育老师必须让训练者了解花费时间进行柔韧性训练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正处在成长发育的时期,做好柔韧性教学训练能够帮助学生预防体育训练中可能发生的伤害和危险 本文具体的探究如何进行趣味化的柔韧性训练。
关键词:小学低学段;柔韧性教学;趣味化
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提高学生对于柔韧性训练的兴趣尤为重要。游戏法经常使用于体育课堂之中,以游戏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在快乐的活动中,甚至是激烈的竞争中,不知不觉掌握学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游戏”和“学习”两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的综合运用。体育课堂中是游戏式学习最频繁,最高效的舞台。特别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通过借鉴许多体育教材和教参,除一些纯理论的室内课以及纯考核的室外技能考核课,其余所有内容的每一节课中,都有游戏式学习应用实践。
一、趣味性小学柔韧性训练
(一)训练过程
打印附赠资源中的可用定义卡,包括对健康体适能每个成分的定义。分部分剪成条叠放在一起。训练时,每组学生发一套卡,让学生选择想使用的多套其他健康体适能卡片。将定义卡片面朝下散放在训练室中间。让学生把柔韧性定义为健康体适能的一个成分,或者给出最佳体适能关于柔韧性的定义,即在所有运动范围内,轻易弯曲、拉伸和扭动身体的能力。组织一个简短的头脑风暴,收集一些体育、其它体适能训练和日常生活中柔韧性如何帮助我们的实例。回顾健康体适能其他成分的定义(如定义卡提供的定义)。把学生分成3~4人小组,让大家排成接力赛的队形。发出信号,每组中一个学生开始往外跑,捡起一张定义卡,然后跑回组里。其他学生原地慢跑,直到跑步者返回。组员确认卡上的词汇是否属于柔韧性定义的组成部分,并确认是否还缺少其他成分。如果不是柔韧性定义的组成部分,下一位跑步者将卡片面朝下放回原地,然后捡起另一张卡。继续接力,直到组里拥有所需要的词汇卡,能够完整地定义柔韧性。然后,按正确顺序放置卡片,坐着完成拉伸,表示自己的小组已经完成任务。此训练可用作热身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团体拉伸完成训练[1]。
(二)多样化活动
如果想用这项训练作为热身活动,应考虑用更适合热身的移位运动来代替,比如快走。让刚带着卡片跑回来的学生,在退回错误的定义卡之后绕着训练室慢跑。这种运动能让学生在拉伸前进行热身。教授体适能的其它成分时,也可以使用这项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或者训练的不同阶段中,例如等待或跑步接力阶段,心率监测器可以用来追踪学生心脏努力工作的程度。计步器可用来确认训练中完成的步数。
二、柔韧性练习分类与方法
(一)“冲上云霄”
2名学生面对面站立,间距0.8~1.2m,挺胸收腹,双手分别持2根腰带的两端侧平举。吸气时双手向上举过头顶,保持6~8s;呼气时脚后跟上提,抬离地面,脊柱向上延展,保持6~8s,然后恢复初始姿势。提醒学生收紧核心,避免髋关节过度前送,造成骨盆前倾。在整个动态拉伸过程中需始终保持腰带处于紧绷状态。30s/组,每次练习2~3组,组间休息8~10s[2]。
(二)腹外斜肌伸展
2名学生面对面站立,间距0.8~1.2m,双脚打开与肩同宽,挺胸收腹,双手分别持2根腰带的两端侧平举。吸气时一侧手臂上举,向头顶方向延伸,绷紧腰带,保持6~8s;呼气时上半身向未上举手臂的一侧倾斜,上举手臂贴向耳根,腰背挺直,保持6~8s。提醒学生收紧核心,髋关节不要过度前送,身体沿指尖方向拉长。30s/组,每次练习2~3组,组间休息8~10s。
(三)站姿胸大肌拉伸
2名学生前后同向弓步站立,间距0.8~1.2m,前面的学生A双手在胸前与肩同宽,双手持腰带中间,另一名学生B双手握住腰带两端。前面学生立腕、掌根朝前,直臂用力向前,保持6~8s。随后学生B屈臂用力向后拉腰带,学生A顺势收肘,双手置于胸部两侧,身体有意识地做对抗性的动作,感受胸大肌拉伸。前面学生在练习时手持腰带立腕、掌根朝前,保持手腕中立位。收肘向后时双肩下沉,不要耸肩,抬头、挺胸、收腹。拉伸过程中保持腰带处于紧绷的状态。30s/组,每次练习2~3组,组间休息8~10s。2人轮换练习[3]。
三、总结
在学生喜欢的体适能训练或需要完成的日常训练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在日志里记录柔韧性如何帮助自己的经历,来应用柔韧性的定义。在校期间定期重复这个评估过程,监督学生把柔韧性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张雪虹.青海互助土族13~15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研究[D].青海:青海师范大学,2016.
[2] 王妮妮.论社会少儿舞蹈训练的科学性[D].沈阳师范大学,2016:5-6.
[3] 杜灵艳.当代少儿舞蹈教育方法探究与应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