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山 孔庆聪 廖志毅
摘要:高水平专业群作为实施“双高计划”的重要抓手,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数字商贸专业群为例,其组群逻辑强调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接性、学校与专业群的共生性、核心专业与群内专业的关联性以及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协同性。在专业群建设策略上,着力共创培养模式,推进“双主体”协同育人;共建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共享师资队伍,打造创新团队。
关键词:“双高”数字商贸;专业群;组建逻辑;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5C-0068-04
一、引言
隨着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及《中国特色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正式拉开帷幕,高职教育进入了以“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新目标的“双高”时代[1]。高职“双高计划”的建设以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为基点,2021年12月,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数字商贸专业群立项建设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对数字商贸专业群的组群逻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对其他高水平的专业群建设起到引领辐射作用,从而推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建设,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数字商贸专业群的组建逻辑
专业群作为高职院校应对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的逻辑起点应立足于区域产业结构,基于产业链上的职业岗位群,对标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学校与专业共生、核心专业与群内专业共进、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协同的专业群。
(一)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接性
专业群建设旨在建立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之间的平衡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契合程度是衡量专业群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化发展倒逼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专业建设模式转型,专业群建设则有利于区域产业链、技术链的上下贯通[2]。产业链与专业群之间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高职院校依据产业链不同环节,基于不同逻辑构建专业群,促使专业设置紧跟产业发展需求,专业布局体现区域产业特色,同时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对供给侧进行适时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必将催生出新的专业或方向,这些新专业或方向助推学校特色化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两者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在当今全球化数字经济时代,现代商贸流通业正加速转型形成“前端服务—中端运营—后台数据支撑”的扁平化数字商贸产业链,同时催生大量新岗位。湖北省作为中部商贸流通要塞,现代商贸流通业人才缺口巨大,迫切需要改革人才供给侧,因此,要打造精准响应产业升级的、对接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数字商贸专业群,聚焦服务数字商贸高质量发展。
(二)学校与专业群的共生性
学校的发展水平与专业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高水平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建设质量,而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则为高水平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决定着专业建设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学校的发展与专业群建设是一种共生关系。只有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专业群建设的目标达成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专业群效应。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作为偏商贸性质的高职院校,成立数字商贸群便成为学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不二之选。学校以电子商务为核心专业,专业群内包含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软件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数字商贸专业群主要立足武汉“1+8”城市圈,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及海外,聚焦数字商贸高质量发展,校企共同培养“会商务、善营销、懂管理、精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核心专业与群内专业的关联性
“双高计划”提出要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湖北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可以对群内专业的建设发展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专业群建设以对接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为目标价值取向,专业群内各专业服务于同一岗位群或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面向共同的行业背景或者技术领域。数字商贸专业群基于技术技能关系组群,群内5个专业有“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共同领域,有相关度高的电商运营、商务数据分析等就业岗位,有共享度强的电子商务基础、市场营销等课程资源,有关联性强的阿里巴巴、菜鸟网络、京东、方太等实践基地,核心专业与群内专业呈现高度关联性。
(四)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协同性
产业链中有较为明确的工作任务分工,因此专业群内部各专业之间也要体现职业分工的逻辑关系。专业群可以深层次挖掘群内各专业的发展潜力,汇聚专业发展合力,激活专业的原生发展活力,实现专业群内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数字商贸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对应数字商贸全产业链,起黏合专业群的作用;市场营销专业利用数字营销优势,依托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对应中端商贸流通运营,支撑新零售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依托智慧物流设备与技术,对应中端商贸流通运营,支撑物流环节高效运转;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优势,与国际接轨,对应中端商贸流通运营,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软件技术专业主要对应前端(应用开发)服务及后台数据应用,支撑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发展。
三、数字商贸专业群建设策略
(一)共创培养模式,推进“双主体”协同育人
数字商贸专业群建设面向现代服务业,群内专业包括财经商贸大类以及电子与信息大类,精准对接商贸流通类人才岗位需求,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提高专业群适应社会转型升级的能力。
学校与企业共同探索新商科现代学徒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四双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四双”即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的双导师、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的双身份、授课课堂与课外项目工作室的双领域、产业学院产学研育人平台与现代化信息网络教学平台的双平台。“三融合”即课岗融合、课赛融合、课证融合。同时学校联合京东、淘宝、中原地产集团、贝壳集团、安吉物流集团等校企合作单位,充分整合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商贸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将数字商贸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先进元素融入实践教学项目;建设融智慧超市、电商直播中心、市场营销技能、智慧物流于一体的新商科实训中心,打造省级数字商貿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叉车驾驶技能培训考试中心,对内对外进行培训和考试,形成集教学实训、企业经营、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此外,在创业孵化、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等方面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完善育人模式,切实推进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二)共建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的细胞,专业是课程的组合。专业群建设本质是课程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是高水平专业群课程秩序重构[3]。数字商贸专业群课程体系主要有三层组成,底层是由人文基础课程和技术公共课组成的基础共享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中层属于专业方向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技能;顶层设置专业选修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迁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强调三个体系,即注重专业交叉融合,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为适应现代社会商贸流通产业的多样性,构建数字商贸流通专业群课程体系;为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构建创新创业类专业拓展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呈现以下特点。
1.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建立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作为课程建设的具体表现,专业群在推进、优化课程体系时,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侧和人才培养供给侧耦合角度出发,确定专业群课程建设的主体责任、课程资源建设目标及标准、专业群课程资源的使用路径等,按照整体统筹规划、分时逐步推荐的策略,明确专业群内各课程相应知识点的数量、类型以及结构,力争群内专业能用、行业企业认可,形成资源数量丰富、类型众多、质量优秀的专业群课程资源库,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对课程资源的“共商、共建、共享”。
2.岗课赛证融通,强化核心能力培养。鉴于当前商贸流通行业发展迅速,学校实训不能及时吸纳新技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现实,专业群建设进行了几方面的改革。第一,依岗定课,依据岗位群上岗标准,提炼出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知识能力要素,以岗位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进行课程改革。第二,课证融通,积极申报并开展供应链运营、电商直播等1+X证书试点,将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技能证书标准对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三,以赛促教,一方面,整合各实训室、项目工作室资源,努力建成竞赛训练与实训结合的赛训一体化平台。另一方面,将竞赛标准融进课程标准、竞赛项目融进教学内容、竞赛成果融进教学成果,力求借助职业技能大赛强调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3.挖掘思政元素,突出课程思政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这为课程思政教学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生硬突兀地加入思政元素,而是要立足专业背景,依据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深挖课程中蕴含的职业素养、国家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意识等思政元素。
(三)共享师资队伍,打造创新团队
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促进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坚持师德为先,“内培外引”双管齐下,实施“专家进校园、教师下企业”工程,与企业共同培育具有“高职教水平、高职业素养、高运营能力”的“三高”教师,努力打造一支“师德师风高尚、结构科学合理、改革基础良好、特色优势明显”的数字商贸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队伍。
1.建构结构化创新团队,发挥合力效应。结构化意味着体系化、清晰、完整以及明确化,数字商贸专业群着力建立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打造一支由团队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兼职教师构成的教师队伍。团队带头人由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中具有扎实深厚专业知识、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担任,主要负责把握专业建设和改革动态,引领专业群的建设及发展。作为创新团队的核心,也可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骨干教师则由具备较强专业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组成,同时聘请企业高水平专家指导教学。
2.开展质量工程提升计划,促进能力提升。持续开展专业教学、信息技术等各类培训,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教法改革研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技能大赛以及各种校内外的师资培训,同时依托校区合作平台,选派教师入驻企业开展挂职锻炼,学习新技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鼓励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推动“双师型”教师团队素质的整体上升。
3.完善教师成长保障机制,助力持续发展。一是建立教学激励机制。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成果奖励,激发专业群教师教学改革动力。学院制订成果奖励办法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竞赛获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让教师感受到成果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二是建立教学约束机制。约束机制的建立可使教学改革实践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成为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学院制订绩效工资改革方案,明确不同级别不同岗位教师的考核标准,关系教师的评优评先、职位升迁、职称晋升等,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积极行动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杨勇,康欢,林旭.“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理性转型[J].教育与职业,2020(20):35-41.
[2]马廷奇.从专业到专业群: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产业需求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11-15.
[3]林克松,许丽丽.课程秩序重构: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逻辑、架构与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125-131.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责任编辑: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