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卫国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学校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的关键在于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立足县域产业经济和企业发展特点,全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融合发展,创新实践“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教融合“三共”机制,高品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5C-0052-04
从人才供求关系上来看,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的关键在于产教融合。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规模、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因此,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紧抓县域职业教育整合及搬入新校区之机,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基地的战略目标,将产教融合作为学校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共建共享公共实训中心,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创新“共建、共享、共育”产教融合“三共”机制,高品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瞄准成为“劳模精神的传习所、精英蓝领的训练营、产教融合的试验田、创新创业的孵化器、社会服务的主阵地”的建设目标,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靖江之路。
一、“四引”工程,基地共建机制
产教融合的基础是搭建合作平台、夯实融合基地。多方实践表明,仅仅依靠学校这一支力量,产教融合的基础建设是很难完成的。为此,学校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积极推动靖江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题调研指导职业教育发展,靖江市委深改委先后出台《靖江市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靖江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共建共享方案》,形成政府引领、园区支持、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融入的多层次、立体化多元主体共同合作的建设模式。
(一)引校进园
产业集聚催生职业教育资源的集聚。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规模效益极大地推动了靖江经济的发展。为抓住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学校克服重重困难,于2019年整体搬迁至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先期进入开发园区的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融合发展,创新建设靖江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着力构建“中职—五年制高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形成涵盖全日制中职(含“3+3”中高职衔接、“3+4”中职本科、职教高考班)、五年制高职、应用型本科、非全日制本专科,以及各类职业培训等多样化、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基地,实现县域产教“面对面”。
(二)引校驻企
传统的“厂办技校”优势明显,但也存在分散企业资源和生产精力的缺陷,中小企业开设“厂办技校”更困难。为了补缺中小企业这个短板,笔者带领团队针对企业区域位置、产业特点、人才需求程度等,提出“学校办到企业,课堂办到车间”校企合作思路,先后在靖江市宝钢空调设备厂等数十家企业内,“引校驻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变企业为“校办技校”,变车间为“特训课堂”。企业提供必要的学练场地、设备、兼职师傅,学校主导,企业协助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及训练管理。
(三)引企入校
针对学校专业建设、教师发展、课程改革等需求,补缺学校人才培养短板,通过遴选、公开竞争等环节,“引企入校”,与合作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联合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中心。目前,学校已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合作,共建“工业4.0(靖江)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与德资企业凯傲宝骊合作共建“双元制”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与英资企业吉凯恩航空、英国韦斯顿学院共建航空产业制造人才培训基地;与新世纪液压联合打造“精密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与新程汽车工业合作建设“模具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此外,“旅游烹饪协同创新中心”“会计事务协同创新中心”正在建设中。至此,学校已经建成覆盖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现代服务等专业的校企合作基地,形成了集实践教学、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互动式培养(培训)模式。
(四)引资助校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必要且丰富的资金支持。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一争二投三吸引”的多渠道筹措经费机制,“引资助校”。“一争”,即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用好用足政策,加大跑项目力度,努力争取国家、省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二投”,即加大本地政府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投入力度,把职业教育作为新增教育财政支出的重点投入领域,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多方筹措基地共建资金用于职教发展;“三吸引”,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吸引行业、企业和民间资金举办职业教育。
二、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机制
我们认为,产教之间融合不是目标,而是手段,通过融合,旨在激活参与融合的各方积极性,取长补短,充分享受融合带来的“红利”,共享融合资源,达到“1+1>2”的效果。
(一)共享设备资源
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企业,设备的投入始终占有资金投入的很大比例。通过整合学校与企业设备,合理配置其教学与生产的用途,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达到最优化,从而降低双方的投入。一是把企业有相对稳定任务的生产设备引入学校,与学校部分实习设备整合,在完成特定生产任务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在一般企业难以学到的相对完整的工藝流程;二是把学校相对闲置或数量单一的设备移至特定企业,与企业生产设备整合,借助特定生产任务或教学课题,盘活设备资源;三是利用校企双方资金共同购置双方使用率不高,但又必备的用于产品性能测试、技术研究等的实验设备。
(二)共享技术资源
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各有所长,且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企业技术人员长于实践短于理论,而学校专业教师则相反。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结合,对于企业,可以助力企业完成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数据分析、仿真设计等需要极强理论支持的任务;对于学校,可以给课堂带来更鲜活的教学素材、更丰富的经验性知识等。为此,学校由产学研办公室牵头各学科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建立技术研发平台,服务产业紧跟前沿技术。学校成立了机电工程和信息工程两个校企合作技术研发组,近几年,年均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9个以上,企业专利申请12个以上。
(三)共享课程资源
推进岗位与培训标准融合,筑牢赋能成长“高速路”。学校积极贯彻落实《靖江市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统筹职业培训项目和计划,优化职业培训管理流程,创新培训模式。通过“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与园区联结”的方式,开发立体化、可选择的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由政府、企业购买相应的培训服务。
(四)共享文化资源
推进企业文化走进校园行动。一是营造校园企业文化氛围。如实施班级企业冠名制、班级或实习车间引入5S等企业化管理方式。二是企业文化进课程。规定专业教师必须将企业价值观、质量观、安全观、规范观等作为课程内容之一,且课时不少于3%。三是企业文化进头脑。依托学校“工匠大讲堂”“校友现身说”等平台,让学生直面企业文化。
推进学校文化辐射社会行动。一是校园文化进社区(乡村)。以基于网格化服务的师生志愿团队为主体,开展“雷锋日”等送技术、送温暖、展才艺的活动。二是校园文化进中小学。建成以“工业机器人”等为主题的职业体验中心,轮流对县域中小学生开放。三是校园文化进学生家庭。每学期举办一次以学生技能展示为主题的“职教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近距离了解学生学校生活学习状态。四是校园文化进企业。定期开展“我是职校生”活动,通过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将校园文化展现给企业。
三、协同合作,人才共育机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一项立体化工程,具体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谁来培养、培养内容,以及培养质量等。笔者亲自设计、全力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双师育人、双向育人、双境育人”,将关键点落在“协同”上面,以发挥学校与企业在育人上的各自优势。
(一)协同论证专业设置
坚持学校与企业合作专业论证常态化、制度化,引入专业淘汰、调整与创新机制。学校现建有泰州市装备制造职业集团等职业教育联盟3个,积极邀请企业管理骨干、技术能手、行业专家等定期开展专业论证座谈会,撰写专业论证报告,开展县域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首先,针对学生多样化需求,对原有专业进行优化整合、集群建设,打造出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现代服务四大专业群,其中,先进制造专业群、财经商贸专业群已经被立项为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专业群。其次,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辐射与示范功能。学校先后创成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现代化专业群2个。最后,瞄准未来发展需求,顺应靖江市“十四五”规划、“智能制造城”建设和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向,增设新专业,全力打造面向智能制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二)协同培养专业师资
一方面,推進教师“双师”化,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实践,兼任教学能手和行业技术顾问,打通从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到特级教师的专职教师培养通道;另一方面,推进兼职队伍建设,积极吸收企业能工巧匠、行业专家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学校通过开展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师徒结对”行动、新老教师之间“青蓝工程”行动,持续提升这两支教师队伍的产教跨界能力。学校现有专职“双师型”教师260人,兼职教师稳定在80人左右,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技术能手1人、省职教领军人才5人,建有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
(三)协同开发专业课程
为改变专业教材相对于科技进步、产业升级、行业发展的滞后状态,借助产教融合平台,学校鼓励教师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主动学习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以最新工程实例作为教学案例,更新丰富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一是瞄准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标准,联合开发国家规划教材;二是瞄准特色产业、特殊项目、特别工种,联合开发校本课程;三是瞄准企业、行业、事业等单位部门特殊需求,联合开发培训课程。学校现有国家规划教材4部,校本教材40种,培训教材35类。
(四)协同开展质量评价
一方面,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评价等相结合,以完善的评价制度为保障,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立足学生学业、课程、教师教学以及教学资源等评价对象的多个评价维度,动态跟踪评价结果,着力构建“主体多元,客体多维”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基于1+X证书制度评价标准,校企联合建立健全证书准入机制,严格遴选证书的“含金量”,把好“入口关”;深入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发展,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培训,切实保证证书培训质量,把好“过程关”;加强证书考核统筹,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加强对证书质量的跟踪和反馈,把好“出口关”。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阶段,深化产教融合必须聚焦适应性、聚力高质量,勇于探索求索、敢于改革变革,开辟一条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的发展道路,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塑造让产业与人才交互更直接、更主动的创新生态,精准把握产业技术变革的趋势与需求,有机融入职教发展战略、学科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打造开放、包容、协同的创新生态圈,播下更多“大国工匠”的种子,厚植更多梦想生长的土壤。
责任编辑:章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