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
从教30多年来,我非常有幸跟着国家课程改革的脚步,从实践者、改革者成长为参与制定者。对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发布,我想,其不仅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树立了新思想,指明了新方向,也重新激活了每一所有理想、有担当、有行动力的学校对新时代教育使命与责任的自觉追问:如何回归学校育人主体,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之路?在这个大追问之下,我们不妨先展开一些“小思考” ——
从学校角度出发,如何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放置到具体而真实的学校场域,聚焦“完整人”的发展,系统集成与整体落地?
一所学校的一切育人要素、课程元素及整个育人环节,必须融入一个具体人的核心素养培育,聚焦儿童的一日学校生活,关注儿童完整成长的教育进阶。然而,在我们的教育经验中,小学、初中往往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并将之作为引以为傲的“教育资借”,从而导致儿童成长的“错位”与学段“段差”。新课标提出关于学段进阶和衔接的“九年一贯性”要求,促进学校的教育发生过程更有秩序地系统进行;促使每一个教育者,以及各环节、各要素、各方位上的教育力量都集聚到儿童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发展上。实际上,清华附小几年前便已开始实施“启程—知行—修远”三进阶育人。同时,学校主动向下延伸幼小衔接,“接一程再接一程”;努力向上贯通小初衔接,“送一程再送一程”。结合新课标的新要求,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引领担当,加强学生贯通培养的理路与规程研究。
从校长角度出发,如何研判新时代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机制、新思路与新方法,实现教育多元主体的价值共创?
应该说一所学校的校长心怀什么样的教育观、课程观、儿童观及教师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境界。作为校长,必须思考儿童成长全过程、全要素与育人各环节的融通。新课标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赋予了高质量育人新内涵,启示我们:要将义务教育阶段的16门学科具体地安放在学校的微观系统中;要注重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阶段性;要挖掘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整体构架课程内容,并予以情境化、过程化、完整化实施;要让儿童在现实生活与经验改造中成长,实现学科素养到学生发展素养的转化;要重构家校社新型关系场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共创“内外双循环”的成长课程链,等等。
从实践者角度出发,如何提升教师的育人胜任力,切实让每一个儿童的每一日生活都充满期待与实际获得,让儿童真正站立学校正中央?
一名优秀的教师,会自觉把新课标落实的过程当作自己专业成长和提高育人胜任力的过程。我自身便是在20多年的课堂实践与对课程标准的落实中,实现了从“三个超越”、主题教学到“1+X课程”,再到逐步构建成志教育系统育人模式的理念升华。此次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课程综合”“跨学科学习”“学习与生活”等关键词,构筑起我们新的教育实践“顶层哲学”和专业成长指南。就清华附小而言,在上一轮课改中,我们每年围绕一个伟大人物主题开展深度学习,形成了“任务群”雏形和全学科参与、所有师生共学的惯例。今年,借助“杜甫诞辰1310年”年度课程群,我们将结合新课标探索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题任务群新模式,努力在学段衔接、跨学科学习及过程性评价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这些,无疑对教师的育人胜任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言以蔽之,教育人必须回归真实的教育现场,在深入研究与认识新时代儿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主动全面地实践新课标,于教育变革的復杂性中探求创新,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寻求自己的教育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