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张雯静 武永红 郭倩玉
1)河南鹤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 鹤壁 458030 2)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州 45005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闭塞、痉挛,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 PCI 仅能解除冠状动脉狭窄并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之部分患者对疾病、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等知识缺乏客观认知,自我管理意识薄弱,易出现不良情绪和不规范的生活及活动等行为,可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影响心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2-3]。本研究拟评价PCI后个性化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9-10—2020-10在我院行 PCI 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1)沟通能力正常。(2)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和PCI指征。(3)手术过程顺利。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2)认知功能障碍或有精神病史不能配合研究者。(3)随访资料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1.2方法2组术后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运动、生活等个性化康复指导。
1.2.1 常规护理 指导患者按医嘱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保持合理膳食,控制病情。出院时告知患者 PCI 术后应严格戒烟禁酒、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教会患者自测血压、心率的方式,并嘱其出院后每月进行电话回访,并按规定返院复查。
1.2.2 个性化康复指导 (1)成立个性化康复干预小组:由手术、康复及营养、心理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情况共同查阅相关资料,评估PCI后易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康复指导方案。(2)个性化康复指导:①心理康复指导。术后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其信任,引导其讲出内心的顾虑,了解其不良情绪的程度及其诱因。耐心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劝导、安慰,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并采用倾听、鼓励、疏导等方法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出院后多参加社区或社会团体活动,加强与他人交流,保持心理愉悦。动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开展个体性心理辅导,必要时配合医生给予适量的药物提高其睡眠质量。鼓励家属日常生活中多给予患者关心,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督促和帮助患者纠正不良习惯。对术后及住院期间表现积极者给予表扬。定期组织病友讨论会,分享治疗成功经验,提高患者康复积极性。②个性化生活及运动康复指导。关注患者的理解能力,采用针对性和多种形式定期实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均衡的饮食习惯、平稳的情绪、科学的运动方法,以及遵医嘱规范应用抗凝、降脂和降压药物,可有利于控制高凝状态、血压及血脂和降低术后冠状血管再狭窄发生风险。向患者讲述辨别急性心肌梗死时胸痛的位置、性质,以及预防和应急措施等。引导患者进行打太极拳、步行、慢跑、做简单体操等适量的有氧运动,3~5次/周,50 min/次,强度视患者的耐受力而定。每天播放舒缓优美的轻音乐,30 min/次,告知患者合理的饮食方式,以清淡且富含纤维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忌烟酒,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1)护理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在患者安静状态下使用GE公司的V7超声诊断仪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包含14个条目,分4级评分,分值为14~56分。评分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共17个条目,多数采用0~4分5级评分法,少数条目采用0~2分3级评分法。分值为17~53分。分数越高,提示抑郁越严重。(2)术后及随访3个月期间并发症:心律失常、低血压出血血肿、迷走神经反射。
2.1基线资料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2心功能、焦虑、抑郁评分护理前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及BNP、LVEF比较
2.3生活质量护理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2.4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及术后3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n(%)]
PCI 因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治疗费用低、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4-5]。但冠心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因长期承受病痛折磨、对疾病及PCI手术缺乏正确认知,术后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信心,而且极大影响规范用药、生活、活动等康复行为[6]。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可反映左室功能障碍(LVD)程度、心室分泌率,其血浆浓度和心功能密切相关,BNP升高可表示一定程度心功能障碍。LVEF可反映射血功能,对于心衰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7-8]。我们开展此项小样本前瞻性研究,针对PCI 术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不良情绪的诱因,以及缺乏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等特点,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生活、活动等个性化康复指导。经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焦虑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在于: PCI术后通过个性化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PCI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纠正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习惯,增强了对治疗和护理根治的配合度,从而能自觉调整心态,合理膳食,积极开展有氧运动,并根据医嘱规范应用抗凝、降脂等药物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亦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9-10]。
综上所述,对行PCI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运动、生活等个性化康复指导,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并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