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研究

2022-07-08 09:05吴艳云田杰
现代教育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研究展望

吴艳云 田杰

[摘 要]高等教育走向“质量时代”,教师发展成为热门研究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初任教师的相关文献分析,发现大学初任女教师的发展情况不甚乐观,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从压力来源来看,初任女教师发展面临的压力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她们需要承受工作、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源内外交互作用,使大学初任女教师处于在夹缝生存的状态。就压力类型而言,划分方式多样,学界并未就此达成共识,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生活压力、职业压力、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当发展压力超出负荷之后,易使初任女教师产生工作满意度下降、激情消退、精神紧张乃至倦怠等不良后果。本研究对后续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展望:增加比较研究视角,强化实证调查;拓展动态分析趋向,探索普遍规律;深化研究主题内容,探讨压力机制。

[关键词]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压力来源;压力类型;压力后果;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2)03-0066-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2.03.011

一、引言

梅贻琦先生曾言:“大学之良窳,几乎全系于师资与设备之充实与否,而师资为尤要。”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心,亦是人才培养的基石。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教学规模的扩大,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与核心力量,尤其是在当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人数逐渐增加的社会背景下,高校青年女教师的人数和比例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但数量上的增长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历史上“男中心女边际”的不平等格局已经不复存在,也不意味着大学女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独特问题已然自行解决。现如今,大学女教师仍然面临发展意识偏弱、发展动力偏低、职业成就偏差和晋升机会偏少的现实困境。职业成就机会的不平等和那层无法逾越的“玻璃天花板”,使大学女教师必须要在职业生涯中加倍努力来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些努力对男教师而言却是轻而易举之事。同时,在竞争激烈的高校职场上,大学女教师也倍感压力,发展举步维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女教师想要在大学场域获得成功变得更加困难,无论是在行政管理还是在学术资源控制的科层体系中,她们都处在较低的发展位置。

初任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充满各种困难、压力、挑战与未知的最独特的发展阶段,也是教师需要茁壮成长和生存的最脆弱阶段。初任教师主要指那些刚从高等院校毕业,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并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承担与资深教师大致相同的教学工作,处于正式教学第1~3年的教师群体,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这类教师群体通常处在大学教师群体的边缘位置,最容易被忽视和遗忘。初任教师的发展情况不仅影响高校特定时期内的教育质量,而且对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文献对初任教师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初任女教师的发展状况关注得较少,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初任女教师是更特殊的一个群体,在“非升即走”的学术锦标赛晋升压力和冲击下,她们往往面临更多的发展压力问题,再加上女性身心比较脆弱,角色超载以及社会的潜在限制性因素,她们的发展情况尤其需要予以更多关注和重视。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但发展压力无疑是最普遍和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因此,探究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状况,尤其是她们面临的压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已有大学初任女教师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本研究着重探讨该群体的发展压力问题,以期能缓解大学初任女教师的发展压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助力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

二、分析框架

早期的教师发展主要涉及科研资助、奖金和学术休假,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发展源于认识到传统被忽视的教师群体——女性学者、新入职教师、双职教师和退休教师发展需求的发展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教师发展的概念重新受到审视。Crow等认为教师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个人、专家和学者的全面发展。Simpson和Jackson指出,教师发展是教师为满足其职业角色的需要,在认知、态度、情感、修养、技能、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变化。随着研究的深入,教师发展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有学者将教师发展视为一个能囊括教师各方面发展的概念。如潘懋元先生认为教师发展应包括科研水平、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师德的提升。1991年美国教育联合会(NEA)将大学教师发展定义为个人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专业发展。张恩忠在这四种发展的基础上加入“制度发展”一环,指出教师发展应包括个人发展、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和制度发展五个方面的发展。狹义的教师发展指通过有组织、有目的、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师培训,帮助高校教师更好地胜任教书育人的角色,在职业生涯之中得到全面发展。也有学者将教学发展直接等同于教师发展,如Boice认为教师发展就表现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总的来说,大学教师发展是教师的一个终身性、持续性和反思性的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

初任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大多数初任教师都会遭遇教育观念、角色认知、人际交往以及反思与重建等困境,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事业稳定,这些困境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初任教师的教育观念薄弱、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对教师角色的认知能力和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不足。也有研究者认为当前初任教师主要存在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不够扎实、职业价值观不够明确、自身个体特性影响教师胜任力等问题。初任教师经常会感受到巨大的发展压力,因为他们在努力达到严格的标准、新的评估要求、整合技术和满足学生需求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帮助。专门针对教师发展尤其是初任教师发展的培训项目和机构有很多,如美国的“全面引导计划”(Comprehensive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高等教育专业和组织发展网络(Prof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Network in Higher Education, POD Network)、教师发展中心(Faculty Development Center, FDC)、教育发展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ICED)、大学教师与教育发展协会(Staff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SEDA)等,但这些项目和机构的实施效果不足以彻底解决初任教师的发展困境,初任教师离职率仍是世界各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图1 分析框架已有研究表明,大学初任女教师在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方面存在更多问题,她们通常对工作不太满意,与资深教师的关系也不太融洽。大学初任女教师不仅需要承受教学和科研的巨大工作压力,还需要承担生育和抚养下一代的沉重家庭责任,常常面临角色的尖锐冲突,有时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庭中进行权衡取舍。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大学初任女教师定然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挑战。但是,已有研究对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来源、压力类型及影响后果尚未有清晰的归纳和总结,相关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整合和归纳。基于此,本研究借助已有相关文献,从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来源、压力类型、压力影响以及压力应对等方面着重分析大学初任女教师的发展压力问题,揭示她们的职业生存状态,分析框架见图1。

三、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来源

发展压力是指个体在特定工作条件下,长期不断地受到环境刺激而形成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综合状态,是一种个体特征与环境要求相互作用的应激反应。大学教师通常被视为高素质、高社会地位、高幸福感的人群,然而事实上他们往往承受着比普通人群更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却面临着来自社会舆论、教学考核、职称评定、人际关系、家庭、个人生活等多方面的沉重压力,由此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研究将大学青年教师的压力来源分为评价与考核、教学管理、学术科研、晋升、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影响,其中教学和科研压力最大。Jarvis认为大学教师的发展压力来源主要有3种:教学工作本身的因素(如工作量、工作时间、角色负荷、教学秩序等);对压力的认知不足(如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等);系统因素(如缺乏社会支持、对改革的认识、领导方式等)。由此可见,大学教师发展的压力来源是多维度、多方面的,是教师个人因素、学校情境因素、生活因素、家庭责任因素等非职业压力源交互作用的结果。

大学初任女教师处在一个坎坷的发展阶段,有很多术语用来描述她们遭受的挑战,如“挣扎”“困难”和“现实冲击”。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来源主要包括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两个方面。就外部压力而言,学校及院系提供的环境和支持在初任女教师发展过程中起到基石的作用,但如果学校的考核条件严苛且对女教师不友好,就会给她们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新入职的大学初任女教师时间紧、任务重,难以做到专业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她们的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再加上,大学初任女教师要面临家庭角色、工作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多重冲突,家庭事务占据了女教师的大量精力,影响她们教师职业角色的充分发挥。由于结婚、生子、抚育后代等家庭职责,致使初任女教师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人际交往,参与公共事务,这些都给大学初任女教师的发展带来很多的压力。此外,大学初任女教师希望建立一种团结合作的发展氛围,但常常由于学校支持不到位,制度性竞争激烈而陷入孤立无援的情境。在此境遇中,大学初任女教师有限的精力被肢解成为多元碎片,无法以等量的饱满情感诠释肩负每一个“角色”。内部压力主要源于大学初任女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从生理因素来看,研究表明,女教师与男教师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易产生敏感烦躁、焦虑忧郁、多愁善感等心理情绪和健康问题。此外,由于女性特有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角色,使高校女教师较之男教师更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产生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教师工作带有很大的情绪劳动成分,管理复杂的课堂所需要的情绪劳动对于那些很少准备好管理与教学工作的初任女教师来說更加紧迫,她们更容易感受到课堂体验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从女教师对自身期待的维度来说,大学初任女教师的进修路径偏少,知识输入和输出不平衡、在教学或学生管理活动中的难度大、学生课题参与积极性不高等情况都极易使情感细腻的大学初任女教师产生期待落差和情绪失落感,从而感到工作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失衡,这种失衡削弱了大学初任女教师的工作成就体验感,给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一系列打击,严重影响其后续的职业发展规划。

四、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分类

大学教师的发展压力有多种分类方式,王莉和赵光珍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压力可分为科研压力、教学压力、人际压力等。万正维和王浩指出,大学教师发展的压力主要包括经济压力、心理压力、教学科研压力、专业水平提升压力和自我定位不当压力。杨晓智将大学教师发展的压力分为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两类,其中,生活压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压力较大、工作与个人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工作压力主要表现为授课任务繁重、专业技能和授课技巧问题以及职业生涯缺乏指导和规划等。总的来说,已有研究将大学教师面临的压力主要分为生活压力、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事实上,对于初任教师而言,他们还需要面对职业适应压力,需要从职场“小白”迅速成长起来,顺利完成期待与兴奋、震惊与拒斥、探索与调试、顺应与融入四个阶段的过渡。初任教师面临的一些问题是适应、对满足需求能力的焦虑和课堂管理、与其他同事互动的需要、时间管理和课程组织。

大学初任女教师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需要承受上述的压力类型之外,还要面临社会压力,即便是在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的现代社会,初任女教师依然未能幸免社会舆论和传统性别分工观念的影响,社会对她们的期待较高,她们也极易遭受到家庭和事业兼顾中的角色冲突,在不公平竞争环境下的成就动机较低,晋升空间十分有限。尽管在高校内部有不少女教师努力奋进,脱颖而出,取得较好的成就,但是从比例上来说, 这些依然只是极少数人。

五、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影响及应对

压力对教师而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适当的发展压力有助于教师激发个人的潜力,而过度的压力负荷则会给教师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后果,抑制他们发挥应有的学术创新力。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初任教师尤其是初任女教师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大学女教师由于传统观念、性别特点、教学经验、职业适应、个人交往、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往往比男教师承受更多的外在期望压力以及更多内在角色冲突,再加上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她们的身心备受压力困扰。教师发展压力常常与教师职业倦怠紧密相关。阎光才认为,超强的职业压力负荷会使教师的行为表现甚至精神以及身心状态都呈现出不正常的特征,如工作满意度下降、激情消退、精神紧张乃至倦怠等,这些负面效应通常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学术活力甚至发展创造力。发展压力也会使大学初任女教师遭遇职业倦怠等消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她们教学和科研潜力的发挥,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初任教师倾向于对“教育者”身份下的教书育人工作采用深层表演的情绪劳动方式,改变内心认知以获得情感回馈,提升职业满意度,而对“多重身份”下的行政类工作采用表层表演的情绪劳动方式,容易陷入压抑、逃避的倦怠情绪中。此外,發展压力与离职率相关,巨大的发展压力和工作负荷可能会造成大学初任女教师的离职,使她们不得不离开职场,选择回归家庭。

Gordon等指出,初任教师不仅需要专业支持,还需要来自家庭、朋友、同事和其他教师教育者的情感支持。初任教师面临着较大的职业生存压力和发展压力,同时正处于职业起步阶段,他们的生活环境压力也会与其他压力叠加共存,应加强大学初任教师压力认知的探究与实践,明辨科研压力的本质,引导青年教师对压力来源进行信息性的归因,帮助其减少因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促进科研绩效水平的不断提升。张蓓等主张通过提高初任教师的薪酬并提供住房补贴和医疗保障、为青年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大青年教师科研资助力度和奖励力度、探索人性化的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管理制度、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发挥部门工会在青年教师关怀中的职能和职责等举措缓解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对于大学初任女教师来说,除了做好上述的举措之外,还要关心女教师的心理压力,放低对她们的过高期待和要求。

六、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学者们对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问题已经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其遭受的压力问题也有一些研究,对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来源、压力类型、压力影响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不少学者对初任女教师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一些经验性结果,证实大学初任女教师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需要从内外两个层面缓解她们的压力。但现有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本研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大学初任女教师的相关研究。

(一)增加比较研究视角,强化实证调查

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关该主体的压力研究更是较为零散,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且同质性研究较多,新意不足。大多数研究从本土化教师发展的情况入手,分析我国初任教师发展的压力问题,与国外教师发展压力的理论对话不够。未来的研究可以增加比较研究视角,通过对比国内外初任女教师的发展情况,更好地揭示我国大学初任女教师的发展情况和压力问题。此外,目前的研究主要以经验性研究为主,侧重阐释大学初任女教师的发展困境,但对具体的实证调查还比较少。未来的研究还要强化实证调查,增加潜在的研究变量,扩大初任女教师的样本量,更好地呈现我国大学初任女教师的发展现状和压力情况。

(二)拓展动态分析趋向,探索普遍规律

通过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发现这些研究多为静态研究,在分析大学初任教师的压力问题时,没有以清晰的时间发展脉络开展研究,多研究某一时间段的大学初任教师发展的压力问题,鲜有将其置于初任教师发展的阶段进行讨论。实践证明,大学初任教师的发展呈现出动态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的压力也会有所不同,绝不能一概而论,忽视压力的动态变化。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动态分析的方式探究大学初任女教师的发展压力变化情况,寻找其中的普遍性规律,帮助大学初任女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缓解各种心理不适的问题。

(三)深化研究主题内容,探讨压力机制

总体上来说,现有的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和初任教师发展研究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揭示出了这些教师面临的发展压力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但这些研究范式较为雷同,新意不足,且较为表浅,尚未揭示出大学初任教师尤其是初任女教师发展压力的产生机制,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链条。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源、压力类型以及压力应对研究只是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部分主题,并不能全面阐明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问题,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化和延展该主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深度,挖掘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压力产生的机制及发生作用的“黑箱”,从而真正帮助大学初任女教师缓解发展的压力,从源头上减轻她们的压力和负担。

参考文献:

[1]禹旭才.高校女教师的发展困境:社会性别视角的审视[J].大学教育科学,2012(05):78-83.

[2]朱湘虹,禹旭才.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理性诉求——基于现实与社会性别的双重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80-185.

[3]生云龙.从教师结构看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J].妇女研究论丛,2009(01):26-31.

[4]邵光华,顾泠沅.关于我国青年教师压力情况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2002(09):20-24.

[5]陶晓燕.权力维度中的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9):41-43.

[6]Clark,S.k.The plight of the novice teacher[J].The Clearing House,2012: 197-200.

[7]张建平.国外初任教师培养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2):29-34.

[8]Hunde,J.P.,Healy,M.Doing Faculty Development by Committee[M].Stillwater,OK:New forums Press,1991.

[9]Cytrynbaum,S.,Lee,S.,and Wadner D.Facult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 course[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982(05):11-22.

[10]Crow,M.L.,Milton,O.,Moomaw,W.E.,and O’Connell,W.R.(eds.).Faculty Development Centers in Southern Universities[M].Atlanta: 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Board,1976.

[11]Simpson RD,Jackson WK.A Multidimensional Holistic Approach to Faculty Renewal[C]//Wheeler DW &Associates.Enhancing faculty careers:Strategies for renewal.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0:166-187.

[12]潘懋元.大學教师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 2007(01):23-25.

[13]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Facul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Enhancing a National Resource[M].A Booklet in the Series to Promote Academic Justice and Excellence. Washington D.C, 1992:2-10.

[14]张恩忠.对地方高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2):31-32.

[15]庞海芍.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08):60-65.

[16]Boice R.Reexamination of traditional emphases in faculty development[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84(02):195-209.

[17]赵有军,李偲玮.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改善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4(03):75-77.

[18]孔敏.中小学初任教师胜任力的分析与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9(12):57-60.

[19]Stone,E.“If Not Us, Then Who?”[J].Kappa Delta Pi Record.2015(03):127–130.

[20]Sutcher, L.,L.Darling-Hammond,D.Carver-Thomas. A Coming Crisis in Teaching? Teacher Supply,Demand, and Shortages in the U.S.Palo Alto,CA: Learning Policy Institute.2016.https:// learning policy institute.org/product/coming-crisis-teaching.

[21]Ponjuan, L.,V.M.Conley,and C.Trower.Career stage differences in pre-tenure track faculty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with colleague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11(03): 319-346.

[22]武晓伟,吴枋泠,牛宙.学术“锦标赛”制下高校“女青椒”的制度认同与生存选择——一个“女青椒”的个案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9(06):64-69.

[23]Lyne KD, Barrett PT, Williams C, et al.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0 (73): 195-220.

[24]刘贤敏.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5(10):115-117.

[25]黎光明,沈绮云,杨琳,张敏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结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6):625-626.

[26]Jarvis, M. Teacher stress: A critical review of recent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J]. Stress News, 2002,14, 12-16.

[27]Melek akmak,Müge Gündüz & Anne Berit Emstad.Challenging moments of novice teachers: survival strategies developed through experiences [J].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9(02):147-162.

[28]Smith.J. Forging identities: The experiences of probationary lecturers in the UK[J].Studies in Higher Eduction, 2010(05):577-591.

[29]Reddick, R.J., A.B. Rochlen, J.R. Grasso, E.D. Reilly, and D.D. Spikes. Academic fathers pursuing tenur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work-family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and departmental culture [J].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2012(01): 1-15.

[30]任彩红.高校青年女教师自我实现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16(02):93-95.

[31]Trotman, C.A., and B.E. Brown. Faculty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Concerns of early and mid-career faculty[J]. TIAA-CREF Institute Research Dialogue. 2005: 1–11.

[32]赵云龙.中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2001—2010年[J].现代预防医学, 2014(15):2769-2772.

[33]李悦池,姚小玲.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基于NVivo10的质性研究[J].高教探索,2017(12):114-118.

[34]Bahia, S., Freire, I., Amaral, A., & Estrela, M. T. The emotional dimension of teaching in a group of Portuguese teachers[J].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13: 275–292.

[35]茍亚春.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6):263-266.

[36]王莉,赵光珍.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3):369-371.

[37]万正维,王浩.试论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J].教育探索,2013(02):97-98.

[38]杨晓智.高校青年教师压力来源及对策——基于北京市高校调查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95-97.

[39]刘子琦,李开萍.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现状及过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质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8(04):65-72.

[40]Talbert, B. A. A year in the lives of three beginning agriculture teacher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1994(02):31–36.

[41]张惠.社会性别视角下地方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研究——以西部地区M校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7(04):83-87.

[42]岳繼勇.论构建缓解高校女教师压力的学校支持环境[J].中国成人教育,2008(01):49-50.

[43]阎光才.象牙塔背后的阴影——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对学术活力影响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18(04):48-58

[44]梁茜.农村初任教师情感劳动的动因、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对11位农村初任教师的访谈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9(02):75-83.

[45]Catherine Whalen, Elizabeth Majocha & Shirley Van Nuland. Novice teacher challenges and promoting novice teacher retention in Canada,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9(05): 591-607.

[46]Gordon, S.P., & Maxey, S. How to help beginner teachers succeed. Alexandria, V 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0.

[47]刘新民,俞会新.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认知评价视角[J].北京社会科学,2018(10):76-88.

[48]张蓓,文晓巍,盘思桃.基于Karasek模型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7(10):121-128.

(责任编辑:许高蕊)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itial Female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WU Yanyun1, TIAN Jie2

(1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2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s moving towards the “quality era”, teacher’s development has developed into a hot research topic and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initial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ovice female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y face many pressures and challeng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essure sources, the press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itial female teachers is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level, they need to bear the pressure from work, family, society and so on, these pressure sources ar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action, which leads to female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y in the state of sandwich survival. As far as the type of stres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divide,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not agreed on its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novice female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y can be divided into life pressure, occupational pressure,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social pressure. When the development pressure exceeds the load, it is easy to make initial female teachers have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job satisfaction decline, passion subside, mental stress and even burnout. Finally, the following three prospec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 namely, increase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strengthe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xpand the trend of dynamic analysis, explore the general law, deepen the subject content of the study, and explore the pressure mechanism.

Key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initial female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stress sources; stress types; stress results; research prospect

猜你喜欢
研究展望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众创问题研究:现状、视角及展望
财税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研究综述及展望
制造业物流能力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近5年来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研究的综述分析
国内外城市开发区转型升级研究进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