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朱国美
【摘 要】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旨在振兴传统工艺,因而非遗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自2001年在全国首开文物保护专业,经过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以文物保护为原点、非遗传承为界面的专业建设格局;2017年经南京市政府批复成立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形成了基于“文物医院”建设的临床带教式非遗人才培养的路径范式。
【关键词】文物医院;临床带教模式;非遗;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4-0048-04
【作者简介】1.王燕,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17)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遗教育、文物保护、职业教育管理;2.朱国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17)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振兴传统工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传承文化基因,保护非遗工艺,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于2001年在全国率先开办文物修复专业,旨在培养紧缺的文物修复人才。开办这样的新专业,就会面临师资匮乏和教材不规范等问题。同时,传统的文物修复“师带徒”培养模式,存在受教人数受限、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另外,由于文物的珍贵性,在常规教学中学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文物,缺乏实战经验,难以满足顶岗实践需要。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又发现,师资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存在知识体系更新不及时、技艺无法用现代手段来表达等阻碍,导致培养的传承人操作技能强但理论知识和研判能力不足,不具备对文物“望闻问切”及“开处方、动手术”的综合能力。这些问题对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造成不利,为此,学校展开了基于“文物医院”建设的非遗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一、探索与实践
为解决以上问题,学校在专业开办之初就深度关联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图书馆及第二历史档案馆等行业权威机构,聘请了省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专家团队到校任教,开发专业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明确了文物保护非遗人才培养规格。此外,学校成立了实体“文物医院”——文物修复保护中心,承接全国各地文物修复项目,把真实修复项目与教学相融合,将课堂开在“工场”,校企双导师现场带教,实现了全真修复环境下的临床教学。同时,学校进一步升级专业,拓展了古籍、书画、陶瓷3个修复方向,打造“政校行企研”五位一体混编教学团队、导师团队、职教联盟,形成了“多元共育”人才培养格局。
为了解决实训教学中材料和资源受时空限制的问题,学校借智慧校園建设契机,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建设了虚拟“文物医院”,形成了基于“文物医院”的线下全真和线上仿真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临床式”文物修复的思维模式,促使教学与职业技能无缝对接。此外,为进一步拓展非遗人才培养,学校在原有专业建设基础上成立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进一步探索基于虚实“文物医院”平台的临床带教式非遗人才培养路径。
(一)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梳理传承路径
学校采用校企双导师(行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与校内专任教师)合作教学方式,先后组建了18届现代学徒制班级,借助行业标准、技术优势,形成对文物修复技艺“科学化表达—课程化呈现—系统化培养”的传承路径;结合理实一体的现代化“文物医院”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仿真+全真”工作情境下“临床式”文物医生的培养理念。通过线上理论学习、模拟操作、反复演练,线下导师带教、实操训练,培养学生“望闻问切”综合能力,掌握“问诊—治疗—康复—出院”的文物修复“临床式”实践思维。技能考核过关的文物医生可胜任国家三级文物修复师的职业资格岗位,成为“能诊断、能处方、能修复”的三能型文物医生。
(二)建立“文物医院”,采用临床带教式教学模式
为解决实训教学资源不足及顶岗实践困难等问题,学校先后建立实、虚“文物医院”,承接了各地文博单位50多项修复业务,将课堂开进“文物医院”,开启了临床带教培养模式。学生先在实体“文物医院”中接触真实文物修复案例,观摩企业导师的临床修复示范,在校内导师指导下讨论交流;再登录虚拟“文物医院”平台,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对文物进行线上“问诊、建档、检测、修复治疗、治愈出院”等仿真临床操作,反复演练以充分熟悉修复流程;最后,基于实体“文物医院”,学生在双导师的现场指导下进行临床修复实践。
线上线下文物医院“仿真+全真”的教学情境,虚实结合,将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以临床案例为基础,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的一种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应用于教学中,形成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旨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基于案例、发现文物病害、科学诊断、合理保护的“临床式”实践思维,有力提升学生的修复实战能力。
同时,学校基于项目化教学特色对接行业企业,在文物医院平台中实现产教研一体化,学生在“文物医院”中完成“病历式”修复档案,记录和保存文物一整套基础病害及修复信息、照片资料及修复方案等内容。修复档案跟随文物的修复进程逐步完善,最终被提交到文物医院。“病历式”修复档案不只是记录文物修复的过程信息,还真实记载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便于学生自我评价,也便于导师根据过程性记录给出精准评价和指导,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1]
(三)开发嵌入式非遗课程体系,打造混编教学团队
基于多年的非遗教学经验,学校开发了20多门非遗技艺课程,形成了以公共基础课程为基、以专业技艺课程为主、以专业素养课程为辅的非遗文化有机渗透的课程体系(见图1),旨在培养学生文物修复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学校基于“政校行企研”职教联盟机制,建立了“五位一体”的混编教学团队,形成“多元共育”的人才培养格局。科研院所依据自身优势,提出体系构建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的具体措施;行业企业的专家团队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资源的开发及课程教材建设。学校同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院校人员共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发挥职教联盟的主体优势,促进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混编教学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为专业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最新的行业技术、标准,让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较全面的临床“疑难杂症”和与时俱进的修复理念,实现学习渠道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有助于打造职教联盟育人链,提升学生文物修复综合能力。[2]
二、效果与反思
多年来,学校基于“文物医院”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13届共800多名“文物医生”,受到了各地文博单位的欢迎,抢救性保护修复了近万件珍贵文物,成为全国文物保护非遗人才培养的范式单位;学校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与示范基地”,实现了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职教的有机融合。学校依托实体文物医院,建成了省级非遗体验中心,以非遗技艺项目课程为抓手,开发非遗体验活动20多项;开展传统非遗技艺特色文化体验培训活动,年均接待活动参与者3000余人次;面向全国图书馆、档案馆等行业单位开展修复技能培训,承办国家级和省级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及非遗传承人培训活动。学校凭借专业优势,积极帮扶国家西部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援疆助教、与四川档案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等,助培多名文物修复人才,有力传播了非遗文化。此外,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主动开展对外交流,开展中埃文物古籍修复教育论坛、大英图书馆交流等活动,参加全国会议交流汇报、接待港澳台同行等考察交流活动逾百次,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
学校的非遗人才培养经验主要源于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梳理办学经验和成果,同时关注毕业生的岗位发展,反馈并滚动调整教学,深化非遗人才培养成果并进行推广。
第一,完善“四维合一”的教学构架,夯实“临床式”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将基于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成果,进一步梳理并确立“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专业教师+企业导师”“教学情景+工作场景”“教学标准+企业标准”四维合一的立体式教学构架,始终保持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团队应在“四维”架构中梳理每项非遗课程的“临床带教”个性化模式,组合形成系列“临床式”非遗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整体设计5年人才培养工程,形成“临床式”非遗人才培养路径范式。
第二,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趋势,完善虚拟文物医院建设,开发新形态教材。学校将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互联网+职业教育”常态化发展;进一步建设文物修复医院数字资源中心及实训平台,完善平台中课程互动教学功能,丰富文物医院的线上课程资源。同时学校将结合线上课程中教学资源,根据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理念,开发核心课程新型活页式融媒体教材,使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做到无缝衔接。
第三,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长效反馈机制,完善毕业生岗位调研标准,检验并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每年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调研,梳理毕业生与岗位发展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的适配度,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并适时反馈到教育教学中,必要时根据调研报告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使培养的人才与时俱进、与岗俱进,较好满足岗位需求。<E:\2022年教育报\6月\教师发展6期\教师发展\KT1.TIF>
【参考文献】
[1]吴岳军.传统手工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4):49-54.
[2]柏乐,王文浩.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铁画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9(19):89-9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