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萍英
【片断一】
出示教学任务:459×7=
师:有困难可以打开练习本算一算。
清新干练的开场让学生很快进入静思慢想的计算中,接着,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评价。三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已经学过了,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并获得同伴的肯定,从中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正当全班还沉浸在同伴互查后全做对的暗喜中——
师:(提供有挑战性的任务)有个小朋友叫淘气,他和你们一样也是三年级的,他呀,是这样做的:
师:你们肯定想知道——(环视四周)
生:淘气这样做对吗?
师:是呀,淘气这样做对吗?(停顿片刻)对不对呢?(慢言、音量降低)
(学生严肃、沉思,个别学生举手)
师:我先了解一下,觉得淘气这样做对的同学请举手,手举高一点。
(少部分学生举手)
师:手放下,觉得淘气这样做不对的同学请举手?手举高一点。
(一半学生举手)
师:两次都没有举手的请举手,手举高一点。
(没人举手)
师:到底对不对呢?不着急,淘气的做法已经在你们的桌面上了,对不对?把你的想法写在淘气的算法旁边,可以涂涂、写写,开始你们的思考。
【赏析:淘气的算法到底对不对?学生进入了两难抉择,这里淘气算法的引入颇有学问,罗老师为什么在全班都会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引入淘气特殊的算法?淘气的算法为什么跟我的不一样?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触发探索和思考。】
【片断二】
师:有想法的请举手!(环视四周,大部分学生都举手了)把你们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
师:不好意思,暂停一下,我发现你们的桌子不方便讨论,可以站起来,可以离开位置,反正怎么方便讨论怎么来,好不好,开始吧!
合作交流前罗老师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对淘气的算法所隐含的道理进行挖掘,让学生先尽情地想,才能充分地说。这里学生独立思考和四人小组讨论的时间约有十分钟。其中有个小细节是可以随意走动,提示学生怎么方便怎么讨论,可见教师注重细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重在让每个学生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做到课堂中人人要说话。而小组内的交流给了那些胆小、表达力较弱的学生表现和提升表达能力的机会。
师:稍等、稍等,他们还没讨论完,他就想汇报想法了,等一等他们,最后那一组了。
(继续讨论)
师:和这个同学一样,想汇报想法的请举手,手举高一点。
(一部分学生举手)
师:说对的表扬,说错的也表扬,表扬举手的勇气。
(举手的学生渐渐多了)
【赏析:在全班汇报交流前有个约定:说对的表扬,说错的也表扬,表扬举手的勇气。这样的约定,既温暖,又鼓舞人心,不仅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引导着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乐观地面对和勇于解决问题,更是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稚嫩纯真的童心。】
【片断三】
生:我觉得这个算法是对的,因为七九六十三,他写了六十三,还有五七三十五,本来是写在百位,只是他写在下面一行而已,四七二十八,他写在千位,所以我觉得这是对的。
生:这样算是对的,但是有点乱。
师:听懂他说的了吗?我们来个约定,如果你同意就送他掌声,如果有意见有补充就举手,好不好?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我觉得这样算不是很乱,他是把三个分开算的,我们的方法是合起来算的,这样可以让答案更准确,他是先算9×7和4×7,所以我觉得一点都不乱。
生:我觉得不对,因为他乘的是一位数,而不是两位数,所以我觉得淘气的做法不对。
师:到底对不对呢?
生:我觉得是对的,因为5是在十位上,所以要加个0,50×7=350。
师:刚才听到你们几个都是认为对的,有没有认为是不对的?
(有学生举手)
师:我支持这个同学,上来吧。
生:按顺序算的话,可能会比这个步骤少一点。
生:也是对的……十位还是有计算的……
生:淘气可以把7×5写在上面,为什么要写在下面呢?
生:写在下面,其实他的答案也是一样的。
师:掌声加油一点点,加油!
生:你这样算老师会以为你有可能算错了……
生:老师肯定也会先算一下,或看答案。
生:可是我们照常写加法或者乘法的时候,都会写上进位的。
生:只要他能确保他是对的,就能这么写。
生:说不出来了。
师:说不出来了,谁来帮助一下吧。
生:那为什么要加呢?
生:如果把那个350省略掉,那答案不是错了吗?
生:那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算,那样多麻烦……
生:可是他那样写也是对的。
生:那为什么要先算百位呢?
生:如果是我理解的话,是先算409×7,把5挪下去就可以了。
生:那7×5为什么不写在上面,要写在下面呢?
生:我刚才已经说了,只要确保是对的就可以了。
生:那如果要验算这道题,要怎么验算?
生:应该都可以呀,其实他不是进位不进位的问题,其实这样写也可以算对的。
生:你说这个350可以写在下面,你也得有理由呀。
生:他的理由是错的,但这样算还是正确的。
生:这个问题可不可以留给我的后桌,我的后桌是课代表。
……
生:我有个方法证明,同样用这个方法。
(陆续有学生自发上台或补充或说明理由)
生:老师说要从个位算起。
(台上学生越来越多)
师:友情提示,这是辩论不是吵架。
……
(跳着算、横着算……)
师:还没讲的可以蹲下来。
……
【赏析:围绕淘气的算法对不对展开说理,辩证味、火药味渐浓,罗老师充分享受着学生的精彩辩论,在倾听中,偶尔引领其他学生也加入交流汇报中,让争辩越来越激烈,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说理中,忘我地跑到黑板前来举例验证,力证自己的观点,并说清其中的道理。这时还持着不对的那一方有点站不住脚了,罗老师又说快来帮帮他(用手示意周边的学生一起来参与),这时反方已有三位对正方一位在辩论,有了同伴的加持,反方一下子就注足了底气,虽然学生的质疑和表述不是很明确,但求援也是助力学习的方式,如正方的女生寻求她的同桌(课代表)来帮忙。罗老师抓住学生争辩的资源,故作淡定,不给提示,让学生自己寻求办法,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争辩说理的场景中,台前的学生不知不觉也越来越多了,这样交互式的对话,使课堂有了生长的力量。学生通过对话,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更加严密与深刻。而教师只在下面递话筒,当争辩的场面越来越激烈时,有个蹲下来的姿态是为了让下面的同学看得更清楚,这是多么可贵的品格,学科育人价值就自然产生了。
说理不只是一方说服另一方或是相互说服,我们可以更宽泛地把说理理解为通过同伴多角度交流获得共识的学习机会。学生有这样的改变,源自教师在教学中恪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职责,将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说理课堂改变了以往那种或明或暗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而是顺着学生的学来“导”,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的“学”多层次、大空间,学生思维也得到触动和发展。】
【片断四】
生:我看得懂,我能上去讲一下吗?
师:可以,也要让他听懂。
生:2863的63意思就是9×7的,而这个400×7就是2800。
生:两个合在一起,350就是50×7再加起来。
生:比如111乘以1到9用这个方法就太难了。
师:我们班的学生会假设、会举例,他也一样,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
生:111×9。
师:我们先来说淘气的这个方法对不对?
生:对(全班异口同声)。
师:只不过……
生:直接口算。
师:没必要用淘气的这个方法,你想问淘气什么?
生:为什么你要这样算?
师:淘气的方法有没有好的地方?
(四人小组讨论)
【赏析:倾听、表达、转述、批判、澄清、接纳、共识、求援、互助、合作就在说理中自然产生了。罗老师的经典小结:“算法只是知识,选择才是智慧。”寄语学生,未来的学习更需要今天这样的方式,也就是靠你们自己。罗老师既求取所想,又少教多学,具有很高的教学机智。】
综上所述,去掉单极化的教学方式,由此释放课堂说理的时空。课堂上教师可以预设所有的“教”(流程),但无法估量学生的“学”(想法)。说理旨在作为拓展、丰富学习方式的途径。说理时有可能发生龃龉,但也无妨,横向比较、纵深挖掘,让学理、教理在相对周密的辩论、批判过程中更具说服力,未来的学习绝不只是墨守成规、依赖路径,它需要用你所掌握的知识去思考、去选择和再创造,并进一步推进成长的进阶。基于说理的课堂学习方式使学习者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思考新问题,表达新观点,做到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