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鸣亮
数学学习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交流的过程。交流,既有利于切入问题的本质,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又启发学生学会用习惯的方式和节奏走进自己、走进他人、走进文本,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数学交流,最终通向数学知识的再经历、再创造。
但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见课堂中的数学交流往往由教师和学优生主导,多数学生缺少交流分享的机会,学生之间也较少产生互动,越来越习惯于“听”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学”数学。以《小数乘整数》一课为例,如何帮助学生从被动的“听”数学转向主动的“说”数学、“学”数学?帮助学生学会用习惯的方式和节奏主动融入到交流中,构造属于自己的学习呢?
如果学习只是不断地听、不断地输入各种知识与观点,一旦没有使用,转身就会忘记。这样的学习远离了真实,远离了直面探究、升级思维等过程。而不管何种学习,都应启发学生走进自己,主动思考。我们知道,学生天生好质疑。因此,好的质疑能引发学生产生好奇,主动走进已有的认知经验,结合问题审视自我,批判性地与已有的经验进行对话,进而在迁移、组合、链接经验中形成自己的思考,产生可能的思想蜕变。
【教学片断一】
师:学过整数乘法了吗?
(课件:30×4=?)
生:等于120。
(课件0.3×4=?)
生:(教师把话筒递给两位学生,都回答)1.2。
师:奇怪了,小数乘整数学过了吗?没学过你们怎么都会呀?
怎么启发学生看见自己?认识自己?教学借由两个式子“30×4=?”“0.3×4=?”引发质疑:没学过怎么都会呀?暴露出学生的现有水平,使学生站在已有的水平上与内在的自我进行对话,辨别已有的经验,把自身的学习经验与知识基础联系起来,直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自己的方式展开对问题的解决与创造。有的从加法的意义来迁移,提出“把4个0.3加起来,不用乘法用加法”;有的根据两个乘法算式中乘数的关系来推理积的关系,认为“0.3是30的,30×4=120,所以用120÷100,把它的小数点向左挪两位,等于1.2,0.3×4=1.2”;也有的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建议“先把0.3看成3,直接3×4=12,3÷10=0.3,所以12÷10=1.2”……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与自我的交流中产生独有的思考,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与未知展开说理,使得学习从看见已有的“自己”开始,于跃向未来的“自我”探索中真正展开。
每个人的成长不应该是一条孤独的航线,而是与他人的思考用各种方式交织在一起。学会看见他人的思考,学会一群人一起合作解决问题,或许才是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学不仅要启发学生走进自己,输出、展示自己,更要给学生拥有“听见”他人思考的机会。教学借助淘气的想法(如图1),引发学生在“淘气画的图表示的是哪一个算式的计算道理呢”这一问题中,将思考外显,进入讨论与交流的学习状态。
图1
【教学片断二】
生:我觉得是0.3×4=1.2,因为一个○表示0.1,所以是0.3×4=1.2。
生:一个○也可以表示10,我觉得是30×4=120。
生:我认为两个都不是。一个○表示1,淘气的图表示的应该是3×4=12。
生:我们小组认为都可以。一个○表示10,3个○表示30,4组就是30×4=120。也可以一个○表示0.1,3个○表示0.3,4组就是0.3×4=1.2。
生:这道题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我觉得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因为每一个圈可以表示数字10,也可以代表0.1。
生:每一种都有可能,每一种都有道理,但我真的不知道淘气表示的是哪一种。
生:如果两种都是的话,那可能性就有无数种,可以是1,可以是2,可以是0.1,可以是0.2。
不同思考的交流中,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但也触发学生跳脱自己的视角,联系他人的思考,从更开阔的角度去洞察、去审视,进而提出“有无数种可能性”。此时,学生已然把自己置身于“与自己、与知识、与他人”的关系中,看见自己、也听见他人。他人的表达,触动学生与之进行内在对话,确认思考上不同之时,又兼容多样的思考。或产生质疑,或获得启示,进而使交流产生的力量不断生长,明晰淘气的图既可以表示“3个10×4=12个10”,也可以表示“3个0.1×4=12个0.1”。教学继而借助问题“淘气这个图还可以表示哪些算式的道理呢”启发学生进一步辩论,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接纳他人,最终获得理解和沟通,主动站在乘法意义的制高点,用系统的、整体的眼光看待和理解图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可以表示3个任何数乘4,进而厘清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算理本质,一样都在数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说理课堂中的讨论交流,每个发言、每个观点都是一个连接点,沟通了学生的思考与交流。我们希望帮助每位学生不仅看见自己,更借助表达、讨论和交流等途径,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网状连接,让每一位学生被“听见”。帮助学生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实现自我成长。
文本的意义并不在文本本身,而在于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遇见与影响。说理课堂中的学习,不仅引领学生与“人”对话,还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知道如何与“文本”对话,如何透过表面文本的阅读思考和解决问题,如何提炼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更知道如何走进文本的深处,在交流中深化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
“竖式中的4写在2的下面还是3的下面呢?”教学再次于学生的真困惑处驻足,并借助竖式文本(如图2),引发学生带着质疑,充分地透过文本中的两个竖式,深入到乘法算理中,将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联系在一起,深度的交流也得以充分地展开。有的联想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认为4应对齐个位;有的则从整数乘法想起,提出可以把2.13看成213,先算213×4,结果再点小数点,所以赞成4和小数的末位对齐。学生各执己见,双方辩论不停,都认为虽然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对方赞成的对齐方式改变了算式表示的意思。教师的适时介入,会引发学生产生怎样的交流呢?
图2
【教学片断三】
师:还有没有第三种观点?
生:两个都对。第一个竖式的4可以看成4.00。
生:如果两个都对的话,平时老师还怎么改作业?
师:想不想知道淘气是怎么想的?淘气也发现,这两个答案都对。把2.13看成213来算,所以4写在3的下面有没有道理?
师:问题来了,想一想,2.13×4和2.13+4中的4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生:不一样,加4是表示加上4个1,乘4表示4个2.13相加。
师:所以,4无论写在哪个数字下面,都可以表示有4个2相加,有4个0.1相加,又有4个0.03相加。
师:老师改作业怎么办呢?不着急,我们以前学过2130×4,这个竖式怎么列的?4写在哪个数字下面?
生:两个都可以,如果在3和0的中间画一条虚线,0就可以省略,得出积的时候再把0加上。
(出示课件如图3)
图3
生:所以4写在3的下面,这样更简便。
师:对,这样就把2130看成了213个10,所以4写在3的下面,算出852个10。
师:想一想,我们已经把2.13看成什么?
生:当成213来计算,算出852个0.01,所以把4写在3的下面。
师:对了,数位对齐可以,但为了方便以及和整数乘法统一,一般末位对齐。
“竖式中的4应该写在哪”这个话题中,又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整体认识乘法的机会,在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中搭建桥梁。从“竖式中的4应该写在哪”的纠结到“写哪都行”的统一,辩论的双方最终在说理中,深入到文本蕴含的思想与方法,不仅凸显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感知、识别和领悟,更凸显出同伴互助交流的价值。在这其间,学生主动透过文本关联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也主动关联自己与文本、与他人的思考,相互补充、相互质疑。既拓宽原有经验的边界,更使原有的零碎知识变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整体,深刻体会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整数算理的一致性的同时,发展自己。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我们希望,说理课堂上的交流,能把注意力的聚焦分配给每一个学生,撬动学生透过问题,带着每一次真实的思考,通过每一次真诚的交流,重新认识自己,搭建起与文本、与他人链接的桥梁,不仅思考现在,更能拥抱未来,推动自己去往更远、更广阔的天地,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
【教学片断四】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感受有哪些?
生: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生:有辩论的感受,有抢话筒的感受。
生:想问题要从多方面思考。
生:这次辩论让我懂得,要多思考对方的角度是否是对的,不能一意孤行,只想着自己的角度。
生:这次辩论让我明白看问题不能只看一个角度,要从多方面去看。
……
通过课尾的学习感受,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于交流中所体会到的力量,既往深处发现自己,又不断用他人的思考映照自我,进而认识到个体的独特性及团队的互助性,领悟多维度思考带来的魅力。我想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所收获的已不局限于小数乘整数的答案,不局限于知识上的生长,更多的是展开了关于自我的真成长、学习的真思考、思想的真启迪。
所以,交流是什么?什么样的交流才能给课堂上的每一个个体带来满足感?我想,当学生借由旧经验看到“自己”、表达“自己”,开始解惑的时候;当学生追寻知识道理的过程中越过自己、听见“他人”,最终达成共识的时候;当学生把自己融入文本思想中,走进“文本”,创造新经验的时候;当学生走进多元的交流,把自己放到“关系”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时候……学习早已潜入其中,充满了意外的发现和共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