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血复脉汤辅助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2022-07-07 03:36:38孙超婵洪涛方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复脉心脉通脉

孙超婵,洪涛方

(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白鹤分院全科·浙江 宁波 315000)

任 远

(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浙江 宁波 315000)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自律性受损或传导功能障碍造成的以心率减慢(<60 次/min)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可见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疲乏、记忆力减退、反应减慢等,重者可引起室颤、晕厥等,如不积极治疗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引发心肌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甚至会诱发心源性猝死[1]。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药物治疗(如阿托品、肾上腺素、氨茶碱等)或手术植入起搏器治疗,在提高心率、改善心电传导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极易导致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2]。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发现中药在长期用药、控制临床症状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具有个体化治疗、组方多样、疗效显著的特点[3-4],与西药合用可显著提高疗效。本研究运用自拟益气养血复脉汤联合西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旨在为中医药介入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寻找新途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鄞州人民医院医诊治的68 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4 例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12 例;年龄46~71 岁,平均(51.7±4.6)岁;病程6~27 个月,平均(11.6±1.7)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4 例、窦性心动过缓者14 例、逸搏或逸搏心律者3 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者8 例、其他5 例。观察组34 例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14 例;年龄46~73 岁,平均(50.6±4.8)岁;病程最短者7~25 个月,平均(12.7±1.4)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5 例、窦性心动过缓者12 例、逸搏或逸搏心律者4 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者9 例、其他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中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5];2)中医辨证属于气血亏虚兼心脉瘀阻证者[6];3)40 岁≤年龄≤75 岁;4)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严重心律失常、重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征患者;2)根据患者病情需手术植入起搏器治疗者;3)合并有心功能衰竭、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者;4)既往行心脏相关外科手术者;5)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嘱两组患者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等;忌吸烟、饮酒、饮浓茶和咖啡等;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适当体育锻炼;按时服药,规律就诊复查。对照组患者参考《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5],给予硫酸阿托品片(杭州民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086,规格:0.3 mg*100 s/盒)0.3 mg口服,3 次/日,根据患者的症状调整用药剂量。观察组口服西药同时给予自拟益气养血复脉汤,黄芪 15 g,党参 12 g,西洋参 9 g,太子参 9 g,生地黄15 g,麦冬 12 g,五味子 9 g,炙甘草 12 g,丹参 15 g,川芎15 g,牛膝15 g,降香 15 g,桂枝 9 g,附子 5 g,干姜 9 g,酸枣仁 12 g,柏子仁 15 g,上药日1 剂水煎,早晚分服,共治疗1 个月。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标准》[6]之“心悸”的疗效标准判定。

2.3 观察指标

2.3.1 症状评分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气血亏虚兼心脉瘀阻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面色晦暗、失眠多梦、胸部刺痛、舌质紫暗采用4 级分级法评分,无则记为0 分、轻度则记为2 分、中度则记为4 分、重度则记为6 分。

2.3.2 静息心率 治疗前后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率,具体方法为清晨静息状态下采用上臂式全自动血压测量仪器(浙江红素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型号:HEM-8713)在测血压的同时检测心率,取患者的右上肢,同时测量3 次,取3次的平均值,最后统计静息心率。

2.3.3 24 h心率 治疗前后采用多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长春时代数码限公司生产,型号:SDD-A)监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统计24 h最慢心率、24 h平均心率、24 h总心率。

3 结果

3.1 益气养血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益气养血复脉汤对中医症状的改善效果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益气养血复脉汤对静息心率、24 h心率的影响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24 h心率比较

4 讨论

我国人口基数大,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国家之一[7],其中缓慢型心律失常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同时大部分中老年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基础疾病,给该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8]。该病发病率高,若早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引起心脏骤停、猝死、阿-斯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防治疾病的进展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9]。由于西医药对于该病治疗的局限性,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满意[10]。中西医结合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方法,并且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1]。

缓慢型心律失常中医学属于“心悸”“怔忡”范畴,其患者因感受外邪、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倦伤身、疾病传变、年老体衰等原因,造成机体气血亏耗,气虚一方面无以化生血液,而导致血虚,进而无以濡养心脉,另一方面推动血液无力,引起血停于心脉而发生瘀血阻滞,心脉不通,发为心悸、胸闷;血虚则无以濡养心及心脉,导致心神失养而发为心悸、不寐;可见本病病机关键为气血亏虚兼心脉瘀阻,治宜益气养血、活血通脉[12]。自拟益气养血复脉汤辅助治疗该病,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党参益气健脾,西洋参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生地黄养血滋阴,麦冬养阴生津、补养脾胃,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炙甘草补养心气、助复心脉,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川芎活血行气,牛膝逐瘀通脉,降香行气活血止痛,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附子、干姜补火助阳、回阳通脉,酸枣仁补肝、宁心、生津,柏子仁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起益气养血、活血通脉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气虚血瘀兼血瘀中医证候各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静息心率、24 h最慢心率、24 h平均心率、24 h总心率均有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表明自拟益气养血复脉汤辅助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率。

猜你喜欢
复脉心脉通脉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8:52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39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