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婕 王步芳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产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产业链完整齐全,配套加工水平排名第一,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几年来,贸易保护主义频繁抬头,全球化甚至出现了倒退,逆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日益扩散,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导致的贸易摩擦不断,我国纺织出口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但又必须解决的障碍。浙江作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大省,如何促进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逆全球化趋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纺织业位居全国第一,经过不断转型升级,在国际市场上初步具有了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并形成了规模经济性的产业集群。2020-2021年全球新一轮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对国际纺织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疫情的传播和部分国家控制疫情不力严重影响了贸易、投资和其他活动,同时也影响了全球纺织产业链的正常周转。随着全球经济陷入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部分传统产业步入衰退期,逆全球化愈加明显,浙江纺织出口企业将不断有新的挑战需要应对。在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浙江纺织出口现状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希望浙江纺织出口的发展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发挥典型带头作用,带领我国纺织出口行业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走向国际市场。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形成了“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状态,从而导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共产党宣言》揭示的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而且包含更丰富的内涵,超前预见了全球化所带来国家和民族矛盾。没有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原始积累就无法实现,但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参与到这一全球化进程以后,由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发达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利益逐渐减少,负面作用与日俱增。于是西方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考量,出现逆全球化思潮,随着本国对他国廉价产品的依赖,传统产业失业人数大幅增加,工薪阶层收入普遍减少,两极分化加剧。就像美国特色的资本集团和利益群体,进一步拉大了不同阶层的收入(贫富)差距。不仅美国上层统治者鼓吹逆全球化,而且许多普通民众也极端排外,据调查美国有50%以上普通工薪阶层人群认为经济全球化使美国利益受损;英国的逆全球化思潮也如出一辙,英国脱欧的票数同样说明了普通民众反对全球化的态度。
2020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是全面性的,波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民生等方方面面,将全球化系统的脆弱彻底暴露出来,出现抢夺物资、大量行业停摆、工厂停产、货物运输不畅等问题,各国为应对疫情陆续采取了贸易限制性措施,世界贸易活跃度大幅下降,全球贸易发展雪上加霜。我国出口贸易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比如国际纺织之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就在全球疫情冲击下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纺织出口危机。2019年柯桥区外贸出口增长1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6%;受疫情影响,2020年前两个月柯桥区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0.63%,2020年全年柯桥区自营出口8646028万元,同比下降0.3%,但2020年12月单月,柯桥区自营出口1474134万元,同比增长72.3%;疫情猖獗导致东南亚纺织供应不足,而我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2021年前三季度,绍兴柯桥区外贸出口增长39.1%,居全省第一。
目前欧美疫情还在扩散,导致失业人口、申请初领失业救济金的无业者数量不停攀升,欧美经济走向负增长,许多政客要求将全球化断链,与全球经济脱钩,通过阻止人流、资金流、货物流等手段,使全球化进程倒退。美国拜登新政府不时有人提出同我国“脱钩”,号召工业生产线回流美国本土,实际上是维护“美国至上”的霸权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纺织出口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浙江的纺纱、纺织品和产品出口也有了质的飞跃,发展足迹遍及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涉及到浙江纺织的进口且数量不少,主要出口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其中欧美市场是浙江主要的出口市场。
在出口企业结构上,主要是由民营、三资、国有企业组成。在改革开放以前,国有纺织企业出口是主力军,但近年来民营纺织及服装企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现代化的大型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继续打造纺织工业产业链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向上游行业延伸。非国有企业在我国纺织业中非常活跃,国有企业所占的份额开始变得有限,如雅戈尔和七匹狼等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纺织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28.9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出口商品占全国比重为6.6%。据海关快报统计,受防疫物资采购需求拉动影响,2020年浙江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达到2919.2亿美元,浙江纺织行业出口规模创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9.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1%。
从表1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浙江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增长率情况变化波动比较大,2009-2010年增长率从27%上涨到31%。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国内外棉价差距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浙江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在2012年的出口增长速度放缓。2013年纺织业增长13%,与2012年相比呈现前高后低的发展趋势。2015年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背景下,主要受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纺织化纤原材料大幅下跌,国内纺织原料市场涨少跌多,浙江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贸易处于低谷状态,负增长率达到-8.13%。2019年纺织纱线、纺织品和产品出口总额为2913.61亿元,比2018年增长8.47%。总体来看,2016年后浙江纺织出口额在不断保持增长。
表1 2009-2019年浙江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情况
国际市场占有率=某国/某地区某产品的出口总额/世界该产品的出口总额。比重越大,表明该国或该地区的某产品出口竞争力越强。
2016年11月,国际贸易中心可持续发展贸易项目负责人Joseph Wozniak称,中国加入WTO以来在全球纺织品产品出口方面增加了8倍,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从表2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浙江纺织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上在稳步增长,波动较小,从2008年的0.30%增长到2018年的0.52%。并且传统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还是浙江纺织企业的主要出口地,美国、欧盟、日本相加占比可达到47%。
表2 2008-2018年浙江纺织品出口数据比较分析
关于出口竞争力的衡量有三个指标,即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国际市场份额(MS)。如图1所示,浙江纺织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而国际市场占有率略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某一产业在一国家或地区出口中的份额与该产业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份额的比率,大于2.5的指数表明该行业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小于0.8则表明该行业有很弱的竞争力。受2015年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在2014年的1.36基础上再下降至1.31。在这之后的2016年又得到了大幅上涨,上升至1.55。浙江纺织行业2008-2018年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在1.31-1.55之间,反映出浙江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比较优势较强。
图1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
贸易竞争指数=(某国家/某地区的某产品的出口额-进口额)/(某国家/某地区的某产品的出口额+进口额)。TC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TC的数值越接近1,说明该国或者该地区的出口竞争能力越强。浙江纺织行业2008-2018年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76-0.91之间,TC值不断增大,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如图1所示,近十年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接近1,说明浙江纺织业的竞争优势高于国际水平,贸易竞争力较强。
1.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纺织贸易规则,活跃于国际贸易组织活动和外贸谈判。贸易壁垒必然引发各种贸易纠纷,特别是贸易壁垒发展的新趋势,使纠纷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纠纷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纺织品贸易争端处理机制,加强对国际经贸规则的研究,争取合理的规则制定权,防止某些国家对纺织品贸易的规定、标准、检验、认证等产生歧视性。我们的政府应该踊跃参与国际组织的各种活动,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滥用贸易壁垒的行为,强烈谴责发达国家漠视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行为。不仅是为了我国出口企业,同时也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去努力营造宽松合理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公平贸易谈判和相关协议的制定,不断争取应有的合理环境权益,甚至进一步争取制定国际规则的制定权;积极参与有关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国际讨论,同时关注推动相关法律文件的起草与修订。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重要会议和重要贸易环境论坛上,发挥我国必不可少的作用。
2.鼓励和扶持纺织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在纺织技术成果转化、绿色创新意识、创新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还存在不足。浙江纺织出口企业的创新主要是被动式创新,多数属于无序创新,没有相对规范的组织形式。因为企业缺少这方面资金的投入,所以这类纺织创新技术的运用和应用仍然有待提高。对于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的环保企业,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一是在税赋和税费方面的优惠;二是实行财政补贴;三是加大政府采购对部分绿色纺织产品的支持力度;四是在贷款利率、展期货续贷等方面对纺织出口企业给予优惠,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1.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目前,浙江纺织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是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不断完善和更新技术法规和标准,并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因浙江纺织品出口市场集中程度较高,使纺织品出口频繁遭遇贸易壁垒。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经营战略,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出口规模,尽量避免市场集中的风险。
2.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今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出口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做到三个要求:外语沟通水平能力强、熟悉WTO有关规则以及国际通行规则、视野要国际化。在国际贸易争端中,浙江纺织出口企业应培养相关人员国际贸易协调、纠纷解决及国际营销能力。浙江纺织出口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需要培养或引进相关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应对国外的贸易壁垒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一支比较完整的实用型人才队伍。
1.收集和研究国内外纺织贸易信息。由于信息闭塞、联系不多、沟通不畅,造成了浙江纺织出口企业集体遭遇国外贸易壁垒的现象。同时浙江纺织品出口企业的数量众多,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要改善现在这样的状况,纺织行业协会的存在不可或缺。我们的纺织行业协会要发挥作用,加强研究国际环保标准和各种认证标准;协会要有效地向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传递实时信息,建立资料数据库信息中心,帮助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熟悉进口国对产品的各种技术要求以及指标,避免因纺织产品不符合环保法规给企业出口带来经营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加强纺织行业的贸易自律。当前浙江多数纺织出口企业仍采取无序竞争的策略,出口商品市场集中(主要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易受国外各种贸易壁垒的影响。纺织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对行业内违规行为的处罚和监管,引导行业间的合作与有序竞争,促使纺织企业转变出口方式,避免纺织企业集体受损事件的发生,这样才有利于浙江纺织行业出口形势的好转。
3.发挥好协会联系政府以及服务纺织企业的功能。早在2004年,浙江省纺织业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已双双占全国纺织业的1/5,利润占全国的比例近1/3,三项指标均居全国之首。尽管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早已成为世界第一纺织出口大国,但是相对于重化制造业,浙江纺织出口企业依然存在实力有限的问题,政府扶持纺织出口也必须统筹兼顾其他产业。纺织企业面临的各种贸易壁垒日益增多,而纺织工业出口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纺织行业协会应在本行业采取联合行动,有针对性地抵制不合理的贸易壁垒措施,快速组织各大纺织企业积极响应,同时积极运用国际贸易规则机制合理化解矛盾,为纺织出口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