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祎
在一场羽毛球混合双打的比赛中,前几拍发挥的好坏和战术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场比赛的最终结果,通过对郑思维和黄雅琼运动员的前三拍技战术在比赛中所运用的战术效果和特点进一步分析并得出结论。
本文通过总结郑思维和黄雅琼的前三拍技战术在比赛中所运用的战术效果和特点,和通过20场的比赛视频的进一步分析,能够结合教练和运动员的学习经验,对羽毛球比赛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创新羽毛球训练的主要技术理论,并进行教学设计。
1 发球落点及技战术分析
1.1 发球落点分析
在一场羽毛球混合双打的比赛中,前几拍发挥的好坏和战术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场比赛的最终结果,所以发球的成功与否也十分重要。
发球是羽毛球比赛中唯一一个不受对方控制和影响的技術,运动员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想法来进行发球,因此发球权变得至关重要。1号位和2号位是发球技术运用的主要选择区域,1号位占比43.48%,2号位占比21.74%,而对手多选择于3号位,3号位占比46.15%,在激烈的比赛中,世界优秀的混双运动员都会选择1号区域为前场发球区域,因为1号区域的发球线路较其他区域相比最短,因此距离短就导致了球在空中的停留时间段,直接导致留给对手进行接发球的时间较少,能够有效的保持己方优势。
1.2 发球得失分情况分析
通过表2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郑思维和黄雅琼的场均发球得分失分数据分比为51.11%和48.89%。这两名运动员在针对对方接发球球员是女运动员时一般发的都是平高球,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打乱对方的节奏,而且这种方式不仅对女运动员有一定的作用,对男运动员也同样有较好的效果。
2 接发球落点及技战术分析
2.1 接发球落点分析
发球的灵活度较高,因为发球并不受对手限制,发球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各种类型的球,但是接发球的限制较多,不仅要受到相关规则的限制,而且要求球员不能提前进行移动,需要等到对方在判断出球的运动方向后运动员才能够进行移动运用接发球技术。其中规则规定,如果接发球方接发球失误,那么发球方直接判定得分。虽然不能及时判定对手的发球方向,但我方球员可以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在对方发球后进行接发球同样能够为己方创造优势,甚至将被动状态变为主动状态。
接发球技术是混合双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混合双打比赛中,双方对接发球的重视程度都较高。通过表3中的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4号区为郑思维、黄雅琼接发球技术的重点运用区域,占得比重为20.74%。因为4号区域处于对方的反手区域,本身就增加了对手的击球难度,而且此位置具有特殊性,4号区域是对手两名运动员的结合位置,对对方两名运动员的结合部分进行进攻能够有效的为我方创造进攻机会。回球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2号区域,占19.26%,这种情况主要与郑思维和黄雅琼两名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有着直接关系。黄雅琼这名运动员在网前的技术较为突出,且在赛场上灵活多变,对对手球员回球的处理非常果断且准确,郑思维这名球员的后场进攻具有威胁性而且移动速度较快,能够给对方网前球员造成较大的回球压力。5号区域由于本身存在线路较短的特点,因此是追身球技术运用的主要区域,占14.07%。此区域留给对手的预判和反应时间较短,而且回球高度一般在运动员胸口位置,这个位置本身就不便于发力,所以选择此区域能够有效的限制对方的进攻。
2.2 接发球得失分情况分析
根据表4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郑思维和黄雅琼两名运动员的得分和失分所占比重分别为72.59%和27.41%,这种数据与前面所提及的黄雅琼的灵活度以及场上判断力有着直接关系,而且接发球的得分对运动员体力也是一种有效保存。接发球的失误主要原因是对对手方进攻线路的错误预判,但郑思维和黄雅琼的失分情况较低,如果能在保证进攻的基础上减少失误次数就能够有效控制比赛的结果和走向。
2.3 接发球技术运用情况
通过表5数据可知,两名运动员在比赛中主要使用的技术包括:推球、搓放、封扑、杀球。根据数据统计,推球技术的使用占技术总体使用情况的21.43%;搓放技术的使用占技术总体使用情况的20.41%;封扑技术的使用占技术总体使用情况的22.45%;杀球技术的使用占技术总体使用情况的14.29%。以上数据说明,郑思维和黄雅琼组合在比赛中的接发球部分主要处于主动状态,两名运动员一直积极抢占最佳击球点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出球线路趋势朝下。封扑技术的使用占接发球技术总体运用情况的22.45%。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郑思维、黄雅琼组合在发球区域选择上主要集中在1号和5号区域内,甚至有时会连续选择以上两个区域作为发球落点区域,原因是选择1号和5号发球区域会让发球距离变短,给对方的预判时间较少,从而提升第三拍抢攻的成功效率,这就是两名运动员在比赛中主要选中1号和5号区域作为落点区域的主要原因。经过对比,1号区域的落点频率要高于5号区域的落点频率,分别占比54.37%、21.25%。
(2)通过分析这两名球员的近20场比赛中我们发现,两名运动员在比赛中主要使用的技术包括:推球、搓放、封扑、杀球。根据数据统计,推球技术的使用占技术总体使用情况的22.45%;搓放技术的使用占技术总体使用情况的20.41%;封扑技术的使用占技术总体使用情况的21.43%;杀球技术的使用占技术总体使用情况的14.29%。以上数据说明,郑思维和黄雅琼组合在比赛中的接发球部分主要处于主动状态,两名运动员一直积极抢占最佳击球点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出球线路趋势朝下。
(3)在郑思维、黄雅琼两名球员的技战术配合中,挡球、推球、挑球等技术运动的频率较高。其中挡球技术在郑思维和黄雅琼两名球员的技战术配合中运用频率最高,根据数据显示,挡网的使用比例能够达到36.44%。除此之外,挑球技术的应用在两名球员的技战术使用中达到了24%。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郑思维和黄雅琼两名球员的配合中出现被动状态和持平状态的频率比较多,比占据主动状态的频率发生的更高,但失误率最少。本文之前提到,发球抢攻战术的有效实施是由发球质量和前三拍的主动权争夺结果而直接决定的,其中落点较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8号、9号、5号、3号以及2号区域。
3.2 建议
(1)运动员应注意发球落点的丰富性,在发球落点的掌握上应以网前反手位和追身位落点为重点,以后场落点为辅助。同时运动员的发球区域应有多重选择,及时结合己方优势和对方劣势来对发球区域进行适当调整;对接发球的回击以及发球技术运动的丰富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尤为重要。
(2)双打配合一定要遵循着一人创造机会一人抓住机会为原则。发球即标志着战术执行的开始,发球战术的执行效果不仅与发球质量、发球落点以及双方的准备状态有较大的关系,同时对第三拍回击时的质量、落点和技术有着较大关联。发球手在发球后应及时为后场队友及时让出有利位置,从而避免出现被追身的状态或漏接两腰的来球,同时在双打技战术中,两名运动在进攻时要注意统一靠近一侧。由于接发球的技术多元化导致了接发球的落点也丰富多样,这种接发球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将左右场区和中路有效的联合起来。
(3)混合双打比赛中,己方与对方共四个人,不仅是默契的考验,更是羽毛球基本功、技战术配合的检验。因此与搭档加强基本功和技战术配合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前三拍的技战术配合是重点中的重点,在前三拍中的有效进攻,才能够避免后期的体力消耗。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