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丽 吕波涛
高职类院校的体育教学,其主要目标是提高从业者的身体素质,预防职业疾病。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不容乐观,理论课程较少、教师不稳定、薪资待遇不公正、学生毕业就业前景差等问题尤为显著,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以宁夏体育职业学院为调研对象,试图从整体的、系统的与发展的角度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已经将人才的领域进行了拓宽,要求职业体育院校应该做好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将终身体育意识,全民体育精神作为发展目标。但是当前职业体育学院的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要求和期望,只有通过改革的方式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体育职业学院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的融入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体育院校和社会的接轨,应当从领导到学生一起加强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本文将以宁夏体育职业学院为例,探索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策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将以宁夏体育职业学院的体育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编写本文时,我查阅了大量有关体育、体育课程、体育科研、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资料、期刊和文献120多篇,以及专著5部。
1.2.2 問卷调查法
结合本次的研究课题,笔者参考和遵循了社会调查问卷的相关设计原则,采纳了专家咨询法,检验和效度本次的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过程中,我走访了本校的体育老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就本次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请教和咨询,充分参考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校正,形成最终版本的调查问卷。问卷的信度检验方面,我查询资料,选择了“再测法”,间隔时间为半个月(15天),两次测试的相关联系数r设定为0.857,从而证实了本次的调查问卷设计合理,有很高的可信度,完全符合统计研究的要求。
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后,共向本校的所有体育老师以及150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整体的回收率为88%。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体育的理论课、体育实践课、课外活动、体育馆、体育专业师资队伍等等,以上问题均针对于本校职业体育教育急需改革的问题进行设定。
1.2.3 专家访谈法
对本校的体育部主任和一些体育专场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并对本校的体育课的理论教学和户外课程教学进行旁听和考察。
2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现状调研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体育教师性别及年龄情况调研
通过调查得知,体育老师年龄情况的调研数据中显示,本校的体育老师大多数为青年老师,但是年龄比例不太合理,虽然体育教师的队伍中年轻人应为主,但是目前本校的年轻体育教师占比过大。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体育教师职称情况调研
根据我国常规学校教职工的职称结构比例来看,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比例结构明显不合理,助教人数过多,副教授和教授职称只有5人。
此外,我校的学历情况比较乐观,但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还是太少。通过体育教师对其职业前景看法调研,接近一半的体育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信心,少数的教师认为职业前景不容乐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院应该加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培养,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树立体育教师的自信心。
2.2 体育教育专业科研成果现状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体育教师科研情况调研
体育老师的科研成果是其体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经过调研显示得出,发表过0-1篇论文的教师占了64%左右,这些教师大多数是助教,他们比较年轻,目前没有评选职称的动力,也缺乏相关论文编写的经验,同时,他们对于课程中的总结和归纳能力较弱,导致这方面的产出不足。2-4篇的为6人,占比18%,5-7篇的为3人,占比9%,7篇以上的为3人,占比9%。由此可以看出,我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急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予以改善。
2.3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现状
经过调研得出,我校的体育教学的理论课程使用的统编教材,主要讲授以下内容: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体育课程中的教学任务、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的好处、对人的影响和作用、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原则、体育锻炼的基本项目、锻炼方法、运动后产生的疲劳现象应如何消除、运动中的损伤如何避免和规避、体育健康与卫生保健等等。
目前使用的统编教材中大量心理健康的内容也被编进了教材,积极向学生宣扬健康第一的思想,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同时,体育老师也兼顾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以及充分发展自身的个性等。
但是我校的理论课程教学时间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来说略有不足,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为4:7,理论课教育的学时不足,深度也往往不够,有些书本上的知识没有时间跟学生传授,此外,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非常不足。
体育实践课程的内容页略显单薄,仅为足球、篮球、羽毛球和田径四种。
2.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与市场就业现状
调查显示,我校48%的学生希望在毕业后从事直接与体育相关的职业,体育教练近些年的选择情况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学生毕业后比较青睐的职业,经过调研显示,这些学生认为从事体育教练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比较契合,能够发挥自己所学知识和特长。其次,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职业意向也比较高,经过调研得出,大多数是由家长灌输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从事相关“铁饭碗”职业,此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或者从事其他非体育产业的工作。
3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加快体育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1)提高体育教师的薪资及福利待遇。当前,本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还是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首先面临的问题在于福利待遇相对较差,对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意识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首先在教师的地位上,体育老师应该是和其他专业学科的老师是相同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次,大力提高体育老师的福利待遇与薪资水平,让体育老师们抛除思想包袱,不会再地位和薪资待遇上产生明显的心理落差,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2)当前教学环境,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同级同事还是学生,都或多或少的会轻视体育课程,认为文理科才是重要的学科,需要纠正他们的观念,尤其是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一定要提高起来,应该健全管理制度,体育老师和其他老师应享受同等的待遇,既要通过宏观的方式去调控,又要协同共管,应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头上,并且需要将此项工作与责任人的年度晋升和奖励进行挂钩。针对当前本校体育课程及老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应包括如何去补充体育老师的教学力量、定期的专业课程培训、考核并给予与其他老师同等机会的考核和晋升政策,使本校的体育课程和教师队伍能够朝着更加正规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3)应该保持本校现有的体育教师的队伍稳定,尤其是青壮年体育老师的稳定,这方面的工作要从思想工作开始抓起。这些青壮年老师思想都比较活跃,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绝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定期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思想教育、奉獻精神思想教育、事业心思想教育、责任心思想教育等。
(4)通过对本校体育课程现状和老师的调研,我认为,本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会是一项持久的工作,所以,需要上级领导加强重视,对此进行详细的统筹规划。规划过程中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专家和学者参与规划政策的制定,确保师资建设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专业性。本校35岁以下的青壮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师中的核心所在,理应重点培养,对其进行建档,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同时,应关注这些教师的学历情况,鼓励他们中学历水平较低的老师继续深造,同时,在进一步招聘的时候,应该适当地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门槛。最后对本校的体育老师进行定期的专业课程培训,每年可以考虑安排到外省或外市进修学习,互相交流以拓宽知识和业务水平。
3.2 结合实际做好专业领域的科研规划
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否完善达标,体育老师的实际科研能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体育老师每天知识简单的照本宣科,以及简单的进行日常工作和课程总结,则说明本校没有体育科研气氛,体育科研能力几乎为零,这种情况下去谈体育改革,等于是痴人说梦,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我校的体育工作将永远落后于其他学校,更不能适应体育课程飞速发展的需求。同时,体育傲视的科研能力,也会如实反映到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上。因此,应该从学校层面重视体育课程科研工作,大力培养体育老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应充分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规划工作,根据我校体育科研的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应该将体育科研工作作为考核我校体育老师绩效的一个重点指标,加大此项指标的权重;其次,应该加大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强本校体育老师的科研锻炼,提高他们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素养;此外,对于在体育科研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老师,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政策,以此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体育科研工作中来,营造出浓厚的科研氛围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
3.3 多措并举优化专业课程设计
体育课程的具体内容,是体育老师进行体育教育的依据,也会直接影响到本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新的时代,体育课程的内容应该顺应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进行制定。例如,竞技类的相关项目,其旨意在于锻炼学生的拼搏精神以及强健学生的体魄,在我校,部分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可以进行酌情的升级和改造。相对于竞技类运动,在非竞技类运动项目中,应该进行新的设计,确保此类项目具有更强的娱乐和休闲属性。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应该扩展教学的范围,增加更多的职业体育知识以及养生、保健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此外,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明白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联关系,体育运动的原理等等。
综上,体育课程的内容不要仅仅拘束与课本内容,体育老师可以进行拓宽,拓宽的内容应符合时代要求,同时,保持一定的教学深度,提现体育竞技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最终的目的是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强健体魄,成为符合社会和群体发展需要的人才。
3.4 结合市场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毕业后的最终归宿是要走向社会,就业、工作,因此,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结合市场的需求,重点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学校应该加强与就业单位的合作和联系,例如,学校应和用人单位联合起来,共同选择和培养体育专业的相关人才进行训练,由大学和有关用人单位进行根据共同制定的标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此外,应该充分加强未来体育教师大学期间的教育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目前以大学为本的体育教师培养模式,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真正使用人单位与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4 结语
目前,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仍在进行中,目前来看,初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鼓励,从趋势上来看,未来体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必将走向多元化,体育以后将不再简简单单地是锻炼身体,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也会逐步涉猎并编进教材中,即是作为体育院校,也应遵循“育人”的宗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通过调研发现了本校在体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例如课程较为单一、课时较少、体育科研能力欠缺、教师数量较少、体育老师薪资待遇较差、缺少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等等,因此需要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工作,在改革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坚持结合实际做好专业领域的科研规划,坚持多措并举优化体育课程设计,并最终结合市场需求完善人才培养的方案,最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国家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开拓意识和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蓝领人才。
通讯作者:吕波涛
(作者单位:宁夏体育职业学院体育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