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班主任对班级工作来讲,至关重要,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序推进、实现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实现学期确立的班级管理目标等起到核心作用。优秀班主任应掌握相应的方法管理、目标管理,要对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研究,注重师生关系与情感的培养,宽严相济,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平等博爱;注重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班级有效管理,促进班级学生共同进步。现依据实际教学管理经验,结合高中工作特点,对班级有效管理进行探讨。
高中这个阶段,学生整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要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在现代教育中,班主任更要全面注重班级全部学生进行教导与管理,确立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目的,使学生在平和稳定的感受中进行学习。班主任要不断总结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得失,提升管理技能,促进良好氛围形成。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针对高中学生敏感的特点,对学习好的学生、成绩一般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时,要保持合理适度,不要过度夸张或偏颇。若是对好的学生过度表扬,会使成绩好的学生产生自满自大的心理,对不好的学生不加注重,容易伤害成绩差的学生自尊心,不利于和谐班集体的构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对自我定位有合理认知,公平对待每位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教育是爱的教育,谁没有爱心,谁就教育不好人。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更要有感情,有爱心,积极主动,全面掌控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新动向,多措并举,用心教育,平等坦诚。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也不是学生的敌对者,而是学生的知心人、引领者、好朋友。要主动融入班集体,遇到问题和事情,不要蛮横处理,更不要忽视学生心理特点,意气用事。否则难免将事情引导相反方向上去,与班级管理目标背道而驰。班主任要有耐心,全面仔细分析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合理必要地疏导,解决化解小事,利用其经验,给予最佳解决方案,寻求最佳化解办法。班主任要多措并举,鼓励与教育相结合,达到班级有效管理目标的实现。
高中班集体,每个学生各有特点,但也有一些共性,即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肯定,从而使自己感受得到释放和满足,将自身闪光点放大,获取表扬,满足自尊心、虚荣心。因此,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时,要根据其特点,利用其特点,多方综合考虑,顺势而为。对优等生,针对其学习中的优越感和浮躁心,适当予以纠正和提醒,让其对自身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戒骄戒躁,平衡发展。针对学困生,要了解其心理特点,是否存在自卑、敏感、不被理解重视的心理,班主任作为其接触到的主要教职人员,班主任的态度对他们能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处理方法不当,将不能化解其心里矛盾,造成更深的执拗与不配合。这就需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敏锐观察他们的情绪波动,单独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激励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确认错误性质,分析事件属偶发还是其他,给予必要引导,使学生对于自己错误有正确的认知,纠正错误,产生自信心,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班主任要充分认知到家长会的重要性。学生千差万别,这不仅体现在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成绩取得、生活习惯的养成,甚至一些性格特征的体现,这或多或少都与成长环境、家庭氛围、所受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极为重大。家长会就是班主任更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性格、心理等众多内容的良好机会。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的召开,使家长与班主任进行很好地沟通,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家长重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发挥出家庭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作用。在班级管理工作框架下,班主任跟家长共同配合,良性互动,共同将学生培养成知识全面、人格健全的社会优良人才。
家长会的召开,不要开成对学生不良现象的诉控会,也不是空洞的闲谈会,而是班级管理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联系桥梁。家长会的召开,要根据班级管理需要,也可根据不同的主题,解决管理工作中某些具体问题,具体事件,使家长会的召开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将所有力量更有效的集聚到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当中来。
总之,高中班主任要切实认识到班级管理具有的责任与义务,发挥班级管理工作在高中阶段的主导价值与作用,积极探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方法,推进班级中每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化解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使学生形成全面健全的人格,将高中教学工作全面有效地向前推进。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第五中学 贺志刚)5FF02944-9039-4546-B797-911402DCB7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