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2-07-05 09:14程光照
关键词:解决主要问题小学语文

程光照

摘   要:教师依据结构和结构化的理论,用结构化思维方式思考,构建了从解读教材到教学设计再到课堂教学的一套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适应学生发展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策略,可让教师明明白白教语文,解决当前教学存在的教师一言堂,应对当前问题的解决策略,应当实施小学语文教材结构化解读以语言的学习和习练为重点探索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结构式设计策略。再者,以习得方法和训练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实施课堂结构式习练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要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19/22-0113-05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强调分析理解,过于强调挖掘人文内涵,过于注重对内容的学习,讲故事、学内容、总结中心思想、总结其中的道理,却唯独缺少语言的的学习与运用。教学方式方法也是讲、教为主,不是进行听说读写的学习、训练,其结果最终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很好地提升,更不用说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了。所以,小学六年读完,语文课时最多,花费的精力最大,结果不自能读书,不自能作文,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都还十分欠缺,学生表达空洞、文不达意成为普遍现象,这些都是因为忽视了语言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我国语言界的一代宗师、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1978年3月在《人民日报》发文提出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用占总课时30%的时间学习语文,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叔湘之问”曾被当时的语文教学界称誉为震人心魄的“一声惊雷”,在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界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反响。

近两年,笔者深入基层学校的语文课堂,听课近100节,经过认真的分析梳理,汇总了小学语文课堂上呈现的各种形态及问题:一是“讲”的课堂依然盛行。串讲串问,从第一自然段讲到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内容,讲故事,講思想意义,讲道理,讲含义,就是不讲语言和言语的秘妙;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听众,他们没有主动参与,只能毫无兴趣地听,毫无章法地记;从头问到尾,问题缺乏深度,多而乱,甚至明知故问,学生从头到尾,就是疲于应付老师的问题,或读说课文内容回答,或东一句西一句应答,无时间、无机会自主阅读,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当然就无从进行语言的感悟与学习、积累与运用、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二是“教”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屡屡出现。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字词、教句子、教段落、教语文知识、教修辞手法、教描写方法,就是不教听说读写,不教语言运用。教师还是讲授、灌输为主,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只能机械地听记,稍不注意,就遗漏了很多知识。有的老师还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告诉学生,某某是考试的知识点,大家要重点学习掌握等等。应试教育的思想顽固不化,学生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考试而读书。三是“追求形式,忽视本质”的课堂占一大部分。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很多老师也在积极践行这一理念,完全采用或部分环节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探究,并交流汇报,展示评价。但由于对这一学习方式理解掌握不深,操作不当,往往出现合作流于形式、交流不深入、汇报走过场、抓不住课堂生成等现象,效果不理想,甚至还不如讲、教的效果。有的盲目搞活动,设置了表演环节,也不关心活动的意图、表演的有效性和背后的意义,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任何作用的无效教学,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失去了自主阅读、感悟体验的机会。四是以多媒体为主体或者不适当使用多媒体的课堂大有人在。没能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过分或者完全依赖多媒体,把什么激情导入、解读课题、作者简介、整体感知、深入感悟、情感升华等等,一直到布置作业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导读问题、问题答案等等,统统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手不离鼠标或者翻页笔,讲解、提问、学习交流、答案呈现,一刻不离多媒体,无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反馈情况,更无暇走到学生中间,进行个别辅导,呈现出以多媒体为主体的教学形态,违反课程改革要求。有的老师认为,不使用多媒体的课不是好课,但不研究与课程、与教学内容、课堂环节的有机结合,呈现的不是重难点,呈现时不是关键环节,难免成为摆设,或者对教学没有起到辅助作用,牵强附会,或者成为多余环节,学生没有多少兴趣观看,反而效果不佳。五是讲练做题式的课堂偶尔有之。这样的课堂上,读读讲讲,讲讲读读,好像也给了学生读书时间,也讲解了一些重点内容,但进行的是脱离语言环境的字词教学,单独抽出来的句型训练、只注重概括内容、弄不清构段方式、写作技巧的段落学习、传授知识、讲解习作技巧、分析修辞作用的机械式教学等等。有的每进行一个环节,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做做,看似有练习,但练习的是一些固化的题型,是重复单一的、机械抄写的题目,不是练的听说读写、背诵,不是为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练习,纯粹是为了应试。六是思想教育痕迹过浓的课堂也有存在。有的语文课堂不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训练,而是深挖其主题思想,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思想教育,用道德说教代替人文味,上成思品课,还美其名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有的教师一味发掘文本的“新颖别致”之处,出现了一些教学病态: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生拉硬拽、前提虚假、无中生有,甚至传播一些迷信思想等等,不但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还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和发展。

深层次探究这些现象或问题的背后原因,我们觉得在教师自身方面:一是对新课程理念学习认识不够,不能指导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或者重视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二是自己上学时老师的影响太深,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过于固化,“应试教育”的印迹难以消除,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不下去,新的理念接受不了,新的教学方式操作不了,不想改变自己的教学现状和教学形态。三是不愿意费劲或者没有时间去解读教材、钻研课文、研究学情、自己独立做教学设计,用学校发的现成教案集或者网上下载的教学设计,省时省力,没有想到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会不会水土不服,学生不适应。四是整合语文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欠缺。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形式和手段,语言文字的揣摩运用和深入挖掘是内容和目的。很多语文教师不能有机地将两者结合,做到灵活而有效地运用,经常为运用而运用,本末倒置,反而出现很多问题。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诸方面能力的,并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载体,实践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主导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除了一些必要的课件呈现重点内容、重点问题、关键环节、难点内容外,信息技术手段更多的是在配乐朗读、情景动画、影视剧片段展示、看图作文、作文评改论坛诗社、课本剧、教师下水、资料整理积累、表格运用等方面发挥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从这些方面将两者有机整合,发挥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作用。

笔者经过仔细对这些原因进行思考分析,发现最核心的原因,还是老师们对小学语文该“教什么,怎么教”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笔者又想起2018年在邯郸市一个核心区25所市内小学开展的一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调研活动。那次调研,笔者一人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主要采用听评课、与学校领导交流、与语文教师座谈的方式,调查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的问题与现今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类似。“讲”“教”之风盛行,讲内容、讲故事、串讲串问,学生无心认真思考,都是疲于应付,或者读说课文内容作答;教知识、教方法,无人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老师们不能很好把握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理念和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单一、单调,课堂气氛沉闷;过分依赖多媒体,无精力关注学情,无心指导学生朗读、书写。标准答案事先准备好,随着学生回答不时显示在屏幕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失去自主寻找答案进行训练的机会。

交流座谈之后,笔者弄清了他们的理念和方法来源不一:有的说是沿用自己老师的做法,有的说是学习借鉴某些名师、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做法,有的说是按照某省、市、区教研员的说法做的,有的说是按照过去教初中时的做法教学的。几乎很少有老师说,是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理念来进行教学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法,不按照它的目标、要求、教学建议进行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岂能高效,岂能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让学生喜欢?调研结束,笔者冷静思考,还是认为:语文老师们教不好语文,还是对小学语文该“教什么,怎么教”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笔者始终不相信或者不明白:到现在为止,吕老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吕叔湘之问”依然没有一个好的答案。中国的语文老师为什么教不好中国的语文,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上了这么多的语文课,依然不会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很多人大学毕业连基本的公文材料都写不好,很多单位、部门不缺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的人才,就是都缺写材料的人。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探索,结合近两年笔者主持的省级课题“小學语文阅读教学结构化训练策略研究”的研究实验,依据结构和结构化的理论,用结构化思维方式思考研究,构建了从解读教材到教学设计再到课堂教学的一套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适应学生发展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策略,可让语文老师明明白白教语文,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标。

一、以理清文本内容结构和表达结构为目的,实施小学语文教材结构化解读策略

解读教材,要把整篇课文看作是一个“结构”,每个自然段或意义段都是这个“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要素。要弄清各个部分或要素在整个“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必须把其结构化。解读教材,就是要把整篇课文结构化,理清内容结构与语言(表达、语言)结构。内容结构,即作者按照一定的思路或顺序组织安排的材料,就是写的什么?(写人记事文,一般指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典型事例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景文一般指写的什么景物及特点;说明文一般指写的什么事物及特点、性质、作用等。议论文一般指论点、论据。诗歌指作者描述的意象或意境等。)语言(形式、表达)结构,即作者对内容的表达方式方法,即怎么写的?包括遣词造句、句子表达方式、句型特点、描写方法、修辞手法、构段方式、写作顺序、音韵格律、平仄特点等等。

只有解读了文本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结构,这才能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手法,既厘清写什么,又弄懂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而为什么这样写,一方面是感悟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效果,探求作者写作的秘妙;另一方面是感悟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所以教材结构化解读,就是从不同维度理解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发现文本的意义,弄懂文本的内容结构和言语表达结构,进而提炼出文本的学习价值,选择确定典型的语言材料,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做出教学设想和规划。教师要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出学生读不到的东西,来吸引学生。要反复素读,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不依赖教参,不依赖别人的现成解读,获得对文本的真实阅读体验,真切的审美感受和价值,产生感觉,最终是获得自己独立的判断。

二、以语言的学习和习练为重点,探索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结构式设计策略

教学结构式设计,是在把教材结构化基础上,把整个设计当作一个大的“结构”,每一个环节都是整个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要素,要把整个设计结构化,即以课文提供的典型语言材料为凭借,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重要性,步步深入地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设计成一个个训练和发展的平台,预设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根据语言材料的特点,抓住各种训练点,设计听说读写训练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习练,各有侧重,扎实有效。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打下坚实的汉语言文化的基础,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文学的启蒙,提高文化思想修养。这些内容与环节的预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通过每一课的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习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水平,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这样的结构式设计,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结构式习练的过程,成为学生习练语文能力的一个个平台、发展的台阶,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使用语言的技能,能力整体提升。这样的预设还要结合学情,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也一定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迅速成长,使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学生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三、以习得方法和训练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实施课堂结构式习练教学策略

课堂结构式习练教学,就是把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看作一个结构,每一个环节是这个“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要素,要充分(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16页)发挥每一个要素的作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产生最大的效率,得到最好的效果,并且螺旋式上升,从而达到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每一环节都是教师呈现教学某部分内容的平台,是学生习得语文或语言学习方法技能、训练提升听说读思写能力、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平台。其中一个环节是课堂的重点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流程和模式即为:呈现教学内容(典型语言材料重点段)——学生自主阅读——感悟体验——捕捉训练点——引导学生习练(听读思说写,全为练重点。习得好方法,能力得以练。)——总结评价(总结写作法,清晰明表达。积累妙言语,行云布雨先。自能把文做,下笔不再难。考试何足惧,成绩赶人前。)。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最重要部分,要引导学生“听读思说写”全面习练,学深学透,练熟练会,牵一发动全身,达到整堂课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其他环节是课堂的次要环节,不再全面习练,可依据课文特点,在“听读思说写”某一能力方面强化习练。每堂课习练的环节,要做到精准先,不必过多设计,习练精透即到端点。

笔者研究总结的这些教学策略尚不够成熟,算是作为“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有益探索。当下,笔者正带领一些语文老师对这些方法策略进行广泛地实践验证,以便得以改进提升,全面推广,让广大师生受益。

猜你喜欢
解决主要问题小学语文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银行业风险简述及对策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