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同屏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05 12:11梁辰
关键词:教育理念信息时代小学科学

梁辰

摘   要:智能手机的普及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手机与电子白板无线连接,同时具有实时传输、高清放大、操作简便、高度兼容等特点,发挥手机同屏技术优势,将智能手机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不仅优化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而且还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手机同屏;信息时代;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19/22-0061-03

201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核心理念就是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信息化真正发挥效力,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更新与应用,将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保驾护航。

21世纪是全球信息数字化、学习网络化的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的普及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智能手机整合了大量的功能,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和短信功能以外,还有拍照、录像、连接互联网、APP等大量的附加功能,具有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携带便捷等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教学思维的转变,手机同屏技术使教育更加直观化、信息化,是一种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为科学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学校网络光纤接入,实现了无线全覆盖,为手机进入课堂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随着学校电子白板广泛普及,手机同屏器、101教育PPT\希沃助手、爱莫助手等同屏功能都可以轻松使手机与电子白板无线连接,同时具有实时传输、高清放大、操作简便、高度兼容、成本低廉等特点,发挥手机同屏技术优势,将智能手机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不仅优化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而且还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巧用手机拍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一)生生互动,高效处理课堂生成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探究活动较多,学生容易兴奋,不利于课堂有序及规范操作。教师在活动指导及巡视中可以利用手机拍照或录像功能将学生小组活动的状态、过程及实验结果拍摄下来,利用无线同屏传输到电子白板与全班互动,通过放大、勾画、回放等功能及时、直观地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作出评价。对学生规范或错误的操作动作进行有针对地肯定或指导,不仅能让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更有理有据,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效果,更能让全班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自主进步的内驱力。

(二)助力学生自主探究,丰富教学资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行为心理学都明确地告诉我们:人总是要借助直观的、动态的表象去理解和认识抽象的、静止的事物,这种认知方式与生俱来,且要伴随一生。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借助直观形象发展抽象思维是一种必然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更好地让学生爱上科学。

小学科学是以探究为核心,学生为主体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的演示实验效果,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有的实验材料较小,现场演示效果不佳,有的学生分组实验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小组成员的分工安排、协作学习对实验的成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摆的研究》《让小车动起来》等分组探究活动,有的学习内容跨越时空比较久远,学生了解很少,如《用水计量时间》,诸如此类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提前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制作微课,课堂中同屏讲解,通过连续播放对实验过程整体感知,暂停播放对重点讲解,重复播放巩固加深,放大播放,为学生规范的操作打下基础。录制的微课还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供教师分享、研讨,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突破观察活动的局限性,支撑概念建构

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活动是学生探究感知周边世界的重要手段和技能。长期观察活动,学生存储的资源细碎,不利于建构完整的科学概念,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植物、动物、月相等观察活动,周期长难以全部在课上完成,但坚持观察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利用手机将观察景象拍摄记录下来,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一方面作为课上交流研讨资料,让教学更具个性化、生活化,学生学习起来更客观、真实、形象。课堂上将学生拍摄的视频利用手机 “快动作”同屏传输播放,很容易看到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更有利于总结变化从个别归纳到一般的规律性。既是是对观察活动的回顾,更有利于建构完整的科学概念,如:《月相变化》《凤仙花的一生》等长期观察活动课。

学生观察活动中,有些事物的变化稍纵即逝,学生用肉眼直接观察难以清晰看到实验效果和关键现象,将变化过程拍摄下来,用手机中“慢动作”或“延迟拍摄”播放功能同屏传输,更便于学生在课堂上理解概念。例如:《运动的小车》一课,将橡皮筋带动小车运动过程拍摄下来,学生通过慢动作视频清晰看到小车的运动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相反,为学生建构“弹力”的科学概念提供支撑。如《声音的变化》中震动幅度、震动频率的变化瞬间即逝,对于小学生是个教学难点,利用延迟拍摄同屏播放,可以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变化过程及规律。如:《蚕的一生》中蚁蚕的出生……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树立“科学即生活”的观念

课堂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唯一场所,科学探究的主阵地还可以在大自然、在社区、在家里,鼓励学生课下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家庭趣味小实验,或对自己不能解答的自然现象进行拍摄,将视频在课堂中同屏分享与解释,增加了学生的科學知识和素养,还激发保护了学生进一步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好奇心。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拓展活动趣味小实验“彩虹鸡尾酒”、四年级《空气占据空间》一课中“纸巾小魔术”及《电》单元中《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相关活动等。

二、妙用手机APP软件,提升知识储备,培养证据意识

(一)助力探究,满足个体需求,增加知识储备

科学教师在学生眼中是“全能型教师”。他们总是想从老师那里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教师能力、精力有限,难以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当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可以借助手机软件APP,轻松化解尴尬,还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授一年级《植物》单元时,学生在课下观察并搜集了各种各样不同植物的叶或花,但学生并不了解这是哪一种植物的叶和花,当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寻求帮助时,教师可以现场使用 “识花君”或“形色”APP软件进行拍照同屏输出识别,便捷、快速的帮助学生解决了植物问题,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实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意义。

(二)数据处理,丰富证据资源

数据收集与分析是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理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但冗长的统计过程让课堂实效降低。利用手机金山文档软件编辑功能与白板同屏输出后能及时快速汇总实验结果,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深化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了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的良好科学习惯。

智能化的数据处理,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比如二年级学习《测试反应快慢》时,为了建构核心概念“感觉 器官反复训练后反应速度会增快”,折线统计图是最有效的数据处理方式,但是绘制折线统计图超出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因此采用微信小程序“简单记录统计图表”自动生成折线统计图,便于学生发现数据后的规律。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让本课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科学教学中还可以使用各种APP软件协助教学,比如:谷歌星空、实时温度计、噪音测试仪、模拟实验室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效学习,借助数字化的力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生可视化、直观化的转变。

三、现场直播同屏,实时掌握学习动态,助推深度思维

当学生实验中出现差异性数据时,利用手机同屏技术实时直播学生的操作过程,便于学生深度思考差异性数据背后的原因。例如:講授《导体与绝缘体》时,学生检测口香糖纸是否导电时,学生出现不同的结果。在学生疑惑甚至急于否定他人时,教师立即利用手机同屏技术让学生演示自己的操作方法,此时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口香糖纸是复合型材料制成,内层由铝箔纸制成是导体材料,而外层由塑料纸制成是绝缘体。检测器接触不同的材质,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学生真实地看到实验结果产生的过程,积极主动地思考背后的原因,教师对课堂的生成指导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碰撞中得以提升。

手机同屏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师角色转变,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手机同屏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课堂,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新尝试、新融合,给科学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环境,让科学教育更加形象化、情境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尤其对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攻克的教学难点有较大的帮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在课堂中过多地使用手机同屏技术,会分散教师和学生的很多精力,无法专注于课堂本身,忽视了和学生真正的交流和指导,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手机同屏技术,更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用扎实的教学、多彩的课堂吸引每一位学生,用有效的互动交流调动每一位学生,让手机同屏技术为课堂服务,这样的课才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信息时代小学科学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