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青
【摘要】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很多行为习惯正在养成,作为班主任要想把班级管理好就要采取一些艺术手段,笔者认为,“爱”的艺术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爱”的艺术就是在管理和处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时,以爱之名去宽容犯错的学生、关心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和欣赏学生的差异性。用“爱”的艺术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真挚的情感,健康快乐地融入班集体,让班主任工作变得机智和井然有序。以爱之名,温润每个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爱的艺术;心灵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如,对调皮犯错的学生如何教育和引导、让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如何得到温暖,以及让后进生如何有自信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是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若能以爱之名去爱每一个学生,相信一定会让问题学生找回正确的方向,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快乐地成长。当然,这里的爱并不是泛滥的爱,而是要讲究艺术性的爱。以爱之名,用“爱”的艺术去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温润学生的心灵,让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应如何巧妙地运用这种“爱”的艺术呢?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宽以待生,软化躁动的心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常常也会遇到一些躁动的小学生,往往这些躁动的学生都是比较经常犯错的。班主任若不能很好地教育这些容易躁动的学生,采取硬碰硬的方式,或者用过激的语言去伤害学生,甚至体罚学生,定会引起这些学生的反感,反而让这些躁动学生的德育工作变得更难上加难。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用“爱”的艺术去宽容地看待学生躁动,软化学生的锋芒,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错误,并且改正错误。以爱之名,温润躁动学生的心灵,实现班主任的教育目的。
如,笔者班的小杜,人很聪明,但是很调皮,总是在上课时和别人讲话,很多科任教师也曾在课堂上教育过他,但效果甚微。一次,在上笔者的课上,笔者看见他又开始和同桌讲话,笔者当时并没有当着全班的面呵责他,而是采用了“爱”的艺术去宽容他的这种行为,再趁全班学生在齐读的时候,走到他身旁拍拍他的肩膀,等齐读完再设置一个问题让他回答。笔者看见他站起来时,他的脸是红的,笔者知道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趁热打铁,又在他回答出来问题的时候,给予一番表扬,他的脸就更红了。课后,他自己主动找笔者道歉并感谢笔者能以这方式提醒他的错误,还让笔者监督他把这种不良行为改正过来。
班主任在处理由于躁动经常性犯错学生的教育并不是一次就可以教育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以爱之名去宽容学生错误。我们应切记宽容犯错并不是放任学生犯错,而是用宽容态度机智地给予机会引导和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因为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服从管理,让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加顺利。以爱之名,用“爱”的艺术去宽容学生的错误,温润学生躁动的心灵,促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改正。
二、关怀备至,淡化孤寂的心灵
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问题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尤为明显,这些学生的内心往往存在孤寂、失落、焦虑等心理障碍和性格的缺陷。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阴霾,淡化他们孤寂的心灵,像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地成长,是班主任必修的一门功课。因此,班主任可以以爱之名,用“爱”的艺术对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关怀备至,抚慰他们孤寂的心灵,让他们也能得到温暖,再来解决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教育的目的。
如,笔者班的小钟就是一位典型的留守加单亲儿童。他寄住在外公家,从接到这位学生,笔者就注意到他和其他学生不一样,他不喜欢与班上同学说话,成绩也不是特别稳定。通过与其家长的沟通了解到他的情况,为此,笔者以爱之名,用“爱”的艺术对他关怀备至,去温润他孤寂的心灵。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笔者把他约到学校的草坪上聊天,先从他喜欢的篮球做为话题的切入点,让他开口说话。然后,再举一些类似于他但依然积极向上生活着的例子,對他的生活和学习上所遭遇的困难进行开导。最后,给了他一个带锁的小箱子让他把不想跟别人说的心事用纸条写进去,想和别人分享的可以找老师或同学分享,让他的心事都表达出来。整个聊天的过程,笔者始终都带着充满爱的微笑,因为这样才会让他更容易打开心扉,他也用微笑回应笔者,笔者知道他开始接受笔者了。这次聊天后,笔者让班上的学生多主动和他说话,和他打打篮球。学习上笔者也经常辅导他,生活上对他嘘寒问暖。一学期下来,他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慢慢地提升了,他还给笔者写了一封感谢信,笔者感动之余,暗想:这就是成功的教育吧。
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像小钟这样的弱势群体是需要教师更多地去关心和呵护的,但千万不要用可怜的眼光看待他们,因为这样他们会更自卑。从这个成功教育后,笔者在班上成立了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上互帮小组,比如,学习上让优生带动他们,生活上创造机会让他们共度周末、节假日或生日等。以爱之名,用“爱”艺术去对他们关怀备至,让这些学生也能得到温暖,温润他们孤寂的心灵,实现德育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欣赏差异,感化漂浮的心灵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是只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一位学生,有些学生的潜能还没开发就被你扼杀在摇篮中了,就会让他们失去信心,也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管理反感,这时教师管理班级就会难上加难了。而应该以爱之名,用“爱”的艺术去欣赏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抬起头,并用他们的闪光点照亮他们成长的路,从而感化后进生漂浮的心灵。
如,笔者班的小刘是大家眼中的后进生。在一次大扫除的安排上,全班学生都不愿意去扫厕所,他却自己主动举起手来。当时,笔者就对他另眼相看了,更让笔者惊喜的是,那天中午他早早地到学校把厕所洗得干干净净。笔者开始欣赏他的负责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班会课上,借机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大力表扬了他这种精神,批评了一些成绩好但劳动意识缺乏的学生,也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品德教育。笔者第一次看他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整一节班会课他都认认真真的。这次之后,因为欣赏他的责任感,笔者让他担任了班上的劳动委员,他总是把班级的卫生安排得有条有理。可能是因为当了班干部的原因,他开始自觉地约束以往一些不良习惯,学习上也更用功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扩大化,后进生也有“春天”。教育并不能只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标准评价,这是失败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以爱之名,用“爱”的艺术去欣赏和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激发学生的潜能,温润后进生漂浮不定的心灵,达到更理想的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机智的教育手段,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以爱之名,用“爱”的艺术——宽容、关怀和欣赏学生,去温润学生的心灵,不仅能让学生服从教师的管理,实现教育的目的,还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机智和管理班级的能力。以爱之名,温润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责任编辑 陈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