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花 余长庚 谭晓东 张学茂
摘要: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各学科教学的新常态,研究探讨在线教学的本质与内涵,深度分析疫情初期我国高校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探索和实践计算机类学科混合式教学体系。结果表明,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迫在眉睫,同時应结合学科特点和产业实际,重构教学资源、重设教学过程、重审课后反馈、重建课程评价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教学体系新生态。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混合教学体系;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4-0175-03
2020年初,全国高校全面启动在线课程教学,在线需求急剧增长。然而,在线教学的效果出现一些不如人意地方,如误解在线教学的本质、缺乏优质教学资源、忽视教学组织与管理等问题。众多学者对在线教学开展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及调查分析,厦门大学覃红霞等[1]认为不同学科的学理基础和核心结构不同,对学生的求学进程、学理思维及学习习惯等有深刻的影响,该团队采用比彻(Becher, T.)的学科分类方法,使用TAM 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对该校疫情初期不同学科的在线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开展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学科在线教学满意度低于线下教学满意度,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偏低。杨程[2]对高校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展开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是影响高校在线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高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线上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构建在线教学长效机制及加强教师培训是有效的解决途径。文献3研究发现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具有各自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3],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效果,构建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体系是未来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综上可知,教学体系的构建对高校教学质量和产教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工科院校计算机类学科的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新工科人才,研究探讨在线教学的本质与内涵,分析在线教学的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探索和实践计算机类学科混合教学体系,以期对我国高校尤其是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混合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1)探讨在线教学本质与内涵;(2)分析当前高校在线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3)探索和实践计算机类学科课程的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的混合教学体系。
1 在线教学本质与内涵
在线教学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传输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电视、移动端或PC端等设备,使学生与教师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开展教学活动。不同技术的支持和运用决定了在线教学形态的差异,但其主要内容载体相同,最终教学目的一致。
在线教学最早起源于2000年前后的远程学历教育,2008年掀起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建设,2011年在线教学实现真正的突破和发展,随后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4]。早在2003年,何克抗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混合式学习”理念;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和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5];2018年,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指出,坚持以融合创新为原则,“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通过文献调查研究可知,在线教学的发展是随着教学体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其真正的内涵体现在与线下教学组合程度的不断深化发展过程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初始阶段:线上教学以远程教学、网络教学为初始阶段,该阶段面向的群体对象是业余进修人员为获得成人教育学历而开展的主动学习活动,以线上远程授课为教学形式。
(2)简单组合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简单组合。该阶段的特点是照搬传统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设置较丰富的线上学习活动,教学活动衔接不够紧密,且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6],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在线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3)点缀组合阶段[7]:将教学活动直观理解为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教学体系。此阶段拥有较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但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教学组织通常在传统教学课堂上为了提升趣味性和学生参与度,简单地使用网上教学平台自带的一些功能,如签到、投票、抢答等,并未深层次开发和使用这些资源,使得线上教学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线上线下教学混合流于形式。
(4)融合组合阶段: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呈现深度融合特征,进入此阶段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很大提升,教师能够结合课程特点和产业实际,紧密围绕教学目标,重构教学资源,重设教学过程,重建考核评价,从教师的引导地位出发,聚焦学习主体,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点,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共生发展的新生态。
综上,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驱动教育变革,推进在线教学内涵的不断演进发展,在线教学融合线下教学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信息时代背景下在线教学除了对优质教学平台,硬件设施性能、优质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管理、校园无形资源提出了更高标准,也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当前高校在线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疫情发生以来,大规模在线教学对高校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仓促上马”的在线教学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急需解决,此处分析了当前阶段高校在线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对教学理念的认识有待增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高校教师对在线教学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质疑和认识不足是阻碍在线教学改革的主观因素。局限的思想认识加上对信息技术的质疑给高校教师在线教学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部分教师消极对待新的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致使在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8]。此外,应避免陷入“唯技术论”的误区,即在线教学中不应过于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而忽略教育本身的规律和原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恰如其分地使用信息技术,才能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2.2 对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持层面依赖性高
在线教学对所处的网络环境具有很高的依赖性,易受网络传输速度、通信工具、接入设备、设备配置方案等外部环境的干扰。此外,信息技术是在线教学运行的基础,只有技术的支持,才能够保证在线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我国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高,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现象。
2.3 在线教学缺乏高效的组织和管理
相比面对面线下教学,教师无法实时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现场感较差,缺乏教师实时监督的环境,易受周边学习环境的影响,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较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甚至偏离教学环节的情况。因此,如何高效组织和管理在线教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在线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师信息化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学对课程设计要求逐渐提高。然而,当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高,教育界对教师ICT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措施仍处在探索阶段,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挑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培养措施尚未形成体系,有待完善ICT能力评估体系和识别体系等等。上述原因导致高校教师对新型教学形式的适应性不足,信息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将线下课堂的教学方案、课时安排照搬照抄到在线课堂,缺乏对在线课堂的创造性设计。
2.5 课程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课程质量标准指标不够细化和产学衔接不紧密。这种局面除了在线教学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之外,还与在校教学资源的开发滞后于学科的发展,产教融合度不高,以及不同层次的高校对在线教学需求各不相同有较大关系。
2.6 缺乏针对不同层次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4号),决定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强调探索基于新工科理念的教学资源建设新路径,推动高校教学改革。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资源日渐丰富,但仍存在课程内容不成体系,未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教学资源数量有限,缺乏基于新工科理念的针对不同层次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等问题。
3 计算机类学科混合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类学科本身就是新技术的基础,计算机类专业教师作为新技术开发者、使用者和传播者,应主动适应信息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开展智慧教育教学[9],将新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坚持融合创新和平台推进,推动教学改革、优化管理、提升绩效[10]。
不同学科的发展以及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需求存在差异,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软硬实力、培养目标,以及计算机类学科特点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结合混合教学体系的发展现状,着重从下述几个方面展开了探索和实践。
3.1 选择优质教学平台
在教学实践中,线上教学主要采用的平台有QQ群课堂、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课堂派和学堂在线,采用多样化课堂形式,平台的最终选择则与课程的特点、平台资源情况、课程设计有关。其中,常用QQ 群课堂主要支持课堂互动、考勤签到,课堂派主要针对实时测评、单元测试,充分利用各平台的教学情况反馈、数据分析以及效果评价等多种功能,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跟进学情变化。
3.2 重构教学资源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基于新工科理念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与企业联合开发新形态教材、微课、动画、案例、课件、实践项目等数字课程资源,内容紧贴计算机学科发展前沿,融入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同时,利用海量教学数据和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积极应对个性化的教学需求。计算机类学科混合教学资源设置思路如图1所示。
3.3 重设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的主要资料为教材、课件、微视频和在线平台的慕课。按照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将教学资料和学习任务发布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完成微视频、慕课视频的学习和课后讨论题的资料整理。學生根据学习任务和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适时提醒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教师根据慕课中的视频观看、课后讨论、作业等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适当调整混合教学进度及内容,线上线下教学均以案例教学、项目驱动为主旋调,增加提问环节,同时要求学生通过QQ 群以图片、视频的方式提交作业、课程设计,并及时组织促进学习交流。此外,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引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构建知识,支持跨学习场所的企业合作学习,支持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学习,允许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
3.4 重建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科学、全面、客观、可操作、数据易收集等原则建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评价体系,为混合式教学建立标准规范。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与毕业达成度、工程认证标准相结合,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改进,从而起到长效反馈的作用。课程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和教学督导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涉及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资源、教育内容、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学生主体的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实践技能、职业能力、专业素养等内容。
3.5 重视课后总结与反馈
课程结束后及时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根据课程考核结果、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数据、行为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途径,持续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资源和在线交流活动,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深度融合线上教学活动和线下教学活动,完善教学组织和质量管理制度,促进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良性循环。
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式教学的学生出勤率较之简单在线教学出勤率高,超过80%的学生倾向于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促进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4 结语
疫情对高校教学的影响既是挑战亦是机遇,教学方式多样化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混合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我国高校后疫情时代丰富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途径,对疫情常态化教学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尽管目前我国混合式教学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有力,社会驱动力强大,发展前景光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教学过程组织管理和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线上教学平台,以多元化模式建设混合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完善课程体系,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引导各学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系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在线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覃红霞,李政,周建华.不同学科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意愿——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20,41(11):91-103.
[2] 杨程.高校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历程、困境及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3):152-157.
[3] 王月芬.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内涵、实施与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6):19-25.
[4] 许欢.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5]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6] 焦琳娟,郭会时,黄冬兰,等.构建线上线下混融的高效分析化学课堂——以沉淀滴定法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0):23-28.
[7] 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J].中国教育学刊,2020(5):5.
[8] 宋文静,李蕤,王蕊.在线教学能力的内涵、要素及提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36):77-80.
[9]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1,2018-04-13.
[10] 教育部.關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04/t20190402_376493.html,2019-03-20.
收稿日期:2021-07-08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20JGB375、2021JGA331、2021JGA336、2021JGB369);贺州学院教改工程项目(hzxyybjg202017)
作者简介:罗兰花(1982—),女,江西省宜丰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技术、教学改革与职业教育;通信作者:谭晓东(1974—),男,湖南省祁东县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网络通信协议与网格技术、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