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后分层作业的设计及实施探究

2022-07-05 23:22尹如梦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5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实施小学英语

摘 要:分层教学是依据小学生们不同的学习能力而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现实产物。一视同仁的作业设计,虽然能够检验学生们基本的学习情况,但却忽视了学生们自身的差异性,无法提高学优生的英语水平,也会使学困生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因此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是必要和紧迫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实施

作者简介:尹如梦,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

小学高年级英语,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单词、词汇、句型、语法等内容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学生们因为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不同,他们的英语成绩开始出现明显不同,如果英语教师仍然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专门化的教学,会不断降低英语教学的质量,因而分层教学不失为解决该问题的良策。本文将着重讨论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和实施,以期实现生本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英语能力的分层

英语教师想要进行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首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细致观察,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情况,确认他们的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明确他们的学习成绩,综合上述内容,再将他们划为学优生、普通学生、学困生三个不同层级,这是开展英语课后作业分层设计的基础。

(一)态度分层

爱迪生曾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其实大多数的学生天赋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可能班级中存在那么一两位英语学习天赋较强的学生,但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英语学习能力特别好的学生呢?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超强的语言天赋?事实并非如此。其实他们英语学习成绩优秀是汗水的成就。因此在笔者看来,学习态度是学生们英语学习能力的最基本的分层,所以英语教师在对学生们学习能力进行划分的时候,首先需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他们对于英语学习是否存在兴趣。

例如,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活动之中,是否与教师开展互动,课后是否积极地向教师询问英语问题,并且教师还需要和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课后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综合他们在课堂和家庭中的表现,从而了解他们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在此基础上将他们划分为主动学习型、基本了解型、被动接受型三种不同类型。主动学习型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会积极主动地接触英语,对学习英语拥有极大的热情。基本了解型的学生拥有一般的学习态度,他们只会按照家长和教师的要求来安排自己的英語学习任务,对英语学习抱着一般兴趣。被动接受型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会主动学习英语,甚至对英语学习存在抵制或厌烦心理。

(二)方法分层

学习方法影响着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最终效果。每一个学生通过对自己英语学习经验和反思进行总结,都会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有的学生热衷于“听”,喜欢听各种英语故事,各种英语新闻,通过“听”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听力能力;有的学生热衷于“说”,喜欢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无数的锻炼中拥有了优秀的口语能力;有的学生热衷于“读”,喜欢看各种英语文学或英语读物,从英语阅读中了解英语文化,无形中拥有流利的口语和丰富的词汇量;有的学生热衷于“写”,喜欢用英语来记录自己的想法,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英文写作能力。因此,英语教师需要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判断学生们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基本情况。

例如,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英语课堂的不同教学内容,从中观察每一位学生对于听说读写的基本态度,从作业反馈中了解他们各项能力的基本情况,甚至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根据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意见,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并且可以和每一位学生开展沟通交流,询问他们学习英语的基本情况,以及都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学习英语的,都希望教师通过何种方式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从而判断他们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判断他们的学习能力,将他们划分为全面型、特长型、基本型。全面型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拥有不错的学习方法,特长型的学生只在听说读写的某一方面存在优势,基本型的学生对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缺乏兴趣,不存在学习方法的思考和运用。

(三)成绩分层

英语能力最简单的分类依据就是“英语成绩”,通过每一次英语成绩的分数,教师就可以对学生们的英语能力展开细致划分,从总成绩可以了解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从听说读写的不同考察内容,可以更加详尽地了解他们英语的各项能力。这是英语教师对学生英语能力划分的最优依据,因为它更加清晰地表明了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上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较强的学习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基本上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因而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过往成绩进行细致研究。

例如,英语教师可以从学生过往的成绩中发现很多问题,根据学习成绩的变化,从中了解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变化,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最终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成绩,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报告,分析他们成绩的变化,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趋势,从而将他们分为进步型、保持型、退步型三种不同的类别。进步型的学生,英语成绩总体趋势上保持一种向上的态势,表明了他们对于英语良好兴趣;保持型的学生,英语成绩保持着基本的稳定,不上不下,表明了他们只将英语学习当作学习任务的态度;退步型的学生,英语成绩不断下滑,表明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准备放弃的心理。

二、教材内容的分层

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以英语教材为导向,基本上传授的都是英语教材的知识,因此英语教师想要检验每一位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布置课后作业都需要以教材为依托,从中挑选课后作业的基本范围,所以英语教师想要实现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后作业的分层,首先需要对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分层,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的不同,学习难度的不同,将教材内容分为基础内容、中等内容、深化内容三种层级。

(一)内容分层

英语教材一般是由单词、短语、句式、语法等基本内容组成,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课后作业分层之前,需要对英语教材内容进行分层,毕竟作业是英语教材内容的延伸,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需要了解该单元需要掌握哪些英语单词,这些英语单词有哪些固定搭配,本单元需要学习哪些基本句式,需要掌握哪些英语语法等等。通过将该单元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将内容分为“词汇”“短语”“句式”“语法”等不同层级,以此作为课后作业分层的基础。

例如,在梳理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Holiday fun”内容时,教师首先需要根据词汇、句式、语法的不同内容,将教材内容划分为必须记忆的内容、基本掌握的内容和只需了解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来开展作业设计,需要以“必须记忆的内容”为设计核心,其他两种类别为补充。

(二)方式分层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实现两者的搭配,是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开展英语课后作业分层设计之前,英语教师首先需要分析英语教材本身教学方法的设计安排,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细致考察,了解英语教材每一单元的主题是如何通过听说读写来展开的,分析听说读写教学方法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了解教师是否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思路,如英语教材中“听”的部分,是否能通过“读”“说”甚至“写”的方式来加以考察,从而增强课后作业布置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因为教材内容才是课后作业布置的基础。

例如,在梳理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2“What a day!”内容的时候,从中可以发现“Sound time”“Song time”等内容是通过“听”的方式展开,“Read and order”“True or false”等内容是通过“读”的方式展开,“Story time”等内容是通过“说”的方式展开,“Think and write”是通过“写”的方式展开。而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实现分层设计,实现作业难度的差异性,可以将“Sound time”“Song time”这些需要利用“听”的方式开展的教学内容,改编成需要利用“说”来完成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利用视频录像的方式,完成教材中英语歌曲的演唱。

(三)难度分层

事物都有着不同的难易程度,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容易的英语知识,学生们掌握迅速,困难的英语知识,学生们难以理解。即便是同一个单词,英语教师也可以根据其用法的不同,逐渐展开,不断深化该单词的难度。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首先需要对作业内容的难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针对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难度,而难易程度的掌握,需要英语教师根据英语教材的要求进行。

例如,在设计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Then and now”课后作业时,英语教师首先需要整理该单元内容的基本内容,了解重难点所在,明白该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区分语法中的一般现在式和一般过去式,了解这两种时态的基本用法。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重点考察该部分内容,以此为基础逐步提高作业的难度,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英语中的现在进行式或过去进行时。

三、课后作业的分层

课后作业的基本价值在于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知识体系,但现阶段统一的作业形式,一般情况下对于学优生而言太过简单,对于学困生而言有些困难,并不能实现课后作业的基本目标,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有利于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学生们的知识储备。在笔者看来,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兴趣、作业形式、作业难度的不同,来完成作业的分层设计。

(一)兴趣分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内容亦是如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需要考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作为作业内容的出发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有利于他们更加认真仔细地对待作业。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关注学生们的兴趣所在,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拥有热情,在此基础上来合理地设计作业内容,实现兴趣的分层。

例如,在设计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Chinese New Year”课后作业时,英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们对于节假日的关注点,询问他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节日,有哪些节日活动是他们最想开展的,以此作为课后作业的出发点。如该单元语法的核心是掌握“What are going to do”这一基本句式,如果学生们喜欢中国的中秋节、西方的万圣节,则可以以万圣节或中秋节为作业背景,布置两种不同的课后作业。

(二)方式分层

作业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传统的英语课后作业基本上都是以“练习听力”“阅读课文”“背诵单词”“英语书写”这四部分组成,基本上都是通过纸质书写来完成,但作业的方式应当符合学生们的兴趣,提供多样的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完成作业的热情,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完成作业分层设计。

例如,在设计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Protect the Earth”课后作业时,想要让学生们掌握“use to do something”和“should do something”的基本用法,英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可以让学生们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运用上述两种基本句型写一篇小作业,或者可以让学生们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运用上述句型,完成一段英语演讲,录成一段影片,或者表演一个话劇等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热情。

(三)难度分层

之所以进行英语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归根结底是学生们英语能力的不同,想要通过设计不同层级的英语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英语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升,因此作业分层设计的核心就是实现作业难度的分层。英语教师在设计不同层级作业的时候,需要实现难度的区别化,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作业。

例如,在设计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Signs”课后作业时,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该单元内容的核心是掌握“What does it mean”这一基本句型,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需要以该句型为核心内容,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学困生掌握该基本句型,让普通学生能够以该句型为核心,进行扩展练习,让学优生能够以该句型为主题,写一篇英语小短文。

四、结语

分层教学是生本主义的体现,以学生英语能力为出发点,以切实提高学生们的英语能力为目标,合理设计不同层级的课后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不让英语作业仅仅是题海战术的反复演练,这是现代教育对英语教师的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于丽丽.探讨小学英语课后分层作业[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0):127.

[2]程颖喆.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后分层作业布置的方法的探究[J].校园英语,2019(34):112.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实施小学英语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对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点滴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