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瑜
摘 要:历史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对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态度、全局观念起到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三观”形成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学一直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开展,使得历史学科本身的教育价值被严重掩盖,甚至磨灭了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冲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桎梏,改善历史教学的质量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图像史料的应用则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更多活力,对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历史知识面均有积极帮助,是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鉴于此,本文就图像史料的分类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对不同图像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图像史料
历史是一门纪实性学科,其内容不仅涵盖过去的史实,同时还包含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丰富,不仅涉及中华文明的起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同时还涉及中古时期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内容多、记忆量大,再加上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压力大,若不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则容易让学生形成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率[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充分认识图像史料的价值,并具备研读有代表性图像史料的能力。相对文字而言,图像史料可以更真实、直观地反映历史事件,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对提升历史教学效果有积极帮助[2]。为此,将图像史料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十分必要。
一、图像史料概述
图像史料也叫可视史料、影像史料。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图像史料主要是指承载历史信息的图像资料,比如:图片、地图等传媒图像。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图像史料不仅涉及图片、地图,同时遗址遗迹、博物馆文物、建筑、碑刻、影视片、纪实片等能够传达历史的对象同样也属于此范畴。
从形式来看,图像史料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其一,图片史料,如科学技术图、人物图像图、艺术品图、社会生活图、政治经济图、地图等均属于此范畴;其二,影视史料,如历史剧情片(包括电视、电影等影视作品)、历史纪录片等均属于此范畴[3]。
从来源来看,图像史料也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原始性图像史料,即真实存在的,可对历史面貌情况直观、真实反映的照片、纪录片、古画等。其二为再造性图像史料,即后人以历史信息为依据所创作出来的相关历史漫画、图画等。
总的来说,图像史料就像是历史的“镜子”,可以对历史的真实性进行反映,对历史信息传播优化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是历史学习、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像史料相对文字材料而言,是直观的相关的历史内容展示,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图像史料的形式较为灵活,可以是照片、地图,也可以是漫画、绘画,还可以是影视片、纪录片,多样化的呈现形式能够让历史课堂更加丰富有趣,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这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积极帮助,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更持久的专注力,更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可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4]。
(二)有利于增长学生历史学科见识
将图像史料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增长学生历史学科见识也有积极帮助。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是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之中,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缺乏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拓展、延伸。但教材内容有限,这也就容易导致学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对很多历史事件的了解并不深入、全面,只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也是影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效率的重要原因。而图像史料的应用则能够更为细化地展示相关历史内容,便于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更为清晰、具体的了解,对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积极帮助,从而可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掌握知识,提升其学习效率。此外,图像史料的应用还可以为学生拓展更多相关的历史内容,对增加学生的历史认知、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也有积极意义,是丰富历史课堂内容、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5]。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品质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即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了解、学习,能够以史为鉴,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教训,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发展,使之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人。但是多年来应试教育理念一直是我国的主流教育理念,在此影响下,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则成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目标,在无形中影响了各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历史学科而言,“死记硬背”相关的历史事件、基础结论则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使得该学科本身的教育价值被大幅度掩埋[6]。再加上教材内容有限,教材中对很多历史事件、历史观点的阐述较为浅显,若教学中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进行深入阐述分析,则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而图像史料的应用则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便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了解更多的学术观点、历史问题,这对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发展历史思维品质均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三、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从图像史料的形式来看,通常可以將其分为图片史料与影视史料两种类型。为此,本文就以此两大类型为例,对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一)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历史照片的应用
历史照片是图像史料的常见形式,其在还原特定历史时期真实状况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更真实、直观地了解相关历史情况。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利用历史照片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弥补单纯口头讲解的不足,对当时的历史情景、历史场面进行还原,从而给学生带来视觉及思维上的冲击,以帮助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形成更真实、客观的了解,更深刻的记忆,从而突破教学瓶颈,提升教学效果。具体教学中可以从课程导入及课堂教学两个环节来探索其应用方法:
其一,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历史照片。导入环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课堂之中,使得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但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对课堂导入的重视,只是简单的几句话进行导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历史图片的应用则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并且可以营造出相应的历史情境,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比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长城”“兵马俑”等学生熟悉的历史照片,以此来缓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抵触情绪。同时教师可以从照片出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认识中的长城、兵马俑的情况,以轻松的话题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活动之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趁机引入“秦始皇”“秦朝中央集权”等内容,带领学生系统地学习该章节的知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减少历史课堂的枯燥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进入到特定历史知识的学习之中,可为后续教学的高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其二,在课堂教学环节应用历史照片。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课堂讲解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情况。传统教学多是平铺直叙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讲解内容多流于表面,难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而历史照片的应用则能够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同时还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直观地了解相关历史知识,这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也有积极帮助。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灵活地应用历史照片作为辅助工具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学习“抗日战争”,为了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及侵略者的残暴,体会我国人民英勇抗战、誓死保卫国家的精神,教师就可以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战争照片,以历史照片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冲击,加深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印象。再者,在讲解“日本投降”的相关内容时,可为学生呈现“日本投降”的照片,并结合历史照片给予相应的解说,如照片的国旗即为反法西斯的各国国旗,日本作为法西斯的代表之一,向对方鞠躬致歉。这样通过教材、历史照片及教师讲解的有效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日本投降”这一历史事件重大意义的了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除了历史照片外,历史文物照片也是历史教学中的常用史料,在展现当时社会生活状况、发展状况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2.历史漫画的应用
历史漫画也是图像史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漫画作品具有线条简单、夸张的特点,可以通过风趣幽默的方式来实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赞美、批判或讽刺。将历史漫画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之中,不仅能够给历史课堂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从漫画的深刻寓意出发,引领学生通过观看漫画来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内涵,从而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同时学生在观察漫画、分析漫画寓意内涵、结合漫画展开想象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板书式教学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处境,了解晚清时期列强侵华状况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会列强侵华的残忍,教师就可以利用历史漫画的方式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武器装备等进行呈现,同时同样以漫画方式来呈现晚清时期人民吸食鸦片、军队战斗力不强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对晚清战败的原因形成深刻印象。当然,漫画所能展现出来的只是晚清战败的部分原因,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漫画内容、教材内容为学生更为深入地进行分析讲解,比如:“两国实力悬殊的根源在于国家性质”“清政府战败和当时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抵抗资本主义制度有关”等。这样以历史漫画为载体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又能以漫画为切入点进一步的分析讲解,实现图像史料和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了历史照片、历史漫画之外,历史绘画也是常用的图像史料形式。虽然历史绘画的冲击性不如照片、漫画强,但其更具艺术性,也是历史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在还原历史事件、提升历史人物生动性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比如:《清明上河图》能很好反映当时的市井风貌,将其应用到历史教学之中,更便于学生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让历史知识变得更为鲜活。
3.历史地图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广泛,其中不乏关于我国古代疆土领域、航海路线的内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将历史地图等史料内容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地图能够直观、明了地描述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发展势态等情况,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疆土变化情况、国家实力情况,从而可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为学生展示“秦朝疆域图”,借助历史地图来为学生讲解秦朝,让学生在历史地图中寻找秦长城、灵渠、秦都城的位置,然后以此为契机通过疆域变化来实现对秦朝实力的分析,达到高效教学效果。
(二)影视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影视史料也是图像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图片史料而言,影视史料的应用在提高历史形象及主观性方面可以发挥更高的价值。同时,影视史料的应用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听觉、感知上的刺激,更易于获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地应用影视史料进行辅助教学。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武昌首义》这部历史纪录片的相关片段,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影像资料。通过观看相关影视资料的方式,促使学生对孙中山先生以及“辛亥革命”了解得更全面。在人教版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通过出示五四运动影视混剪视频,以历史人物邓中夏的事迹,引出何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知识多少无关,而是一种社会担当。它意味着,当面对暴力与强权的时候,选择挺身而出,哪怕要舍弃身家性命,也要为弱势群体代言,为他发声,为他抗争。故而,五四运动重要的不是反抗的形式,而是为国为民反抗的精神,从而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发学生的共鸣。再比如:在学习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大国的崛起》的相关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影视片段的过程中对国家的兴衰变化形成直观、深刻的了解与记忆,降低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记忆难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影视史料应用时需要合理规划播放时间及时段,通常一节课中影视片段的播放情况应控制在5—10分钟之内,避免因影视片段播放过多而造成喧宾夺主的情况,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的应用价值显著,是提升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图像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以实现图像史料和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从而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提升该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孔兰慧.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一).2020.
[2]左庆云.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文理导航旬刊,2017(5):91.
[3]杨黎.分析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教师,2017(16):66.
[4]曹黎明.不同影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5(81):123.
[5]张旻.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2(30):97-99.
[6]赵丰产.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不同的图像史料[J].当代家庭教育,2018(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