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录
思维导图属于一种图示,包括文字、图像、符号与数字等元素,可以通过系统与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条理性归总知识、扩展思维并提升复习效果。在绘制思维导图环节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掌握知识脉络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对于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而言,思维导图具有很高的辅助教学功能,很有必要将其应用到复习课中。
当前,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仍不理想,还是存在一些教育短板需要完善,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方面,复习课教学仍以学生解答和教师讲解重点、难点知识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而且在机械式的复习模式下,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掌握知识而学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无法确保复习课教学的效果。那么,为完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短板,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结构化、条理化,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和了解数学知识,便于深入理解并系统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复习课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思维导图还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知识联络平台,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解答预设问题,并在解答问题中有效将旧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为学生自主解答预设问题提供便利条件,学生能够有效寻找问题的处理方式。思维导图除了能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外,还可以凸显合作关系,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互相分享各自的思想与观点,促使学生积极学習、探索未知知识并拉近情感,进而有效发挥团队合作力量并锻炼合作学习能力。
(一)运用思维导图归纳复习内容并理清数学关系
为确保复习课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授课前初中数学教师应统筹设计所要复习的具体知识,列出哪些数学知识点与训练题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具体学习职责由各小组组长负责安排与分配,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与时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扮演策划者角色。要教会学生如何绘制思维导图,还要全程跟踪学生绘制导图的过程。此外,在绘制导图中,教师须向学生传授分级绘制导图的方法,概念与公式为第一级,推理论证为第二级,案例分析是第三级,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复习思路更加清晰,为后续复习其他章节知识打好基础。
初中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归总复习内容与理清复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在复习环节中各个小组都应积极完善各组绘制的思维导图,经过小组内部成员讨论并形成统一意见以后,再由各小组组长分享思维导图成品。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以此为素材来探讨与评析,鼓励学生寻找其中的优势与不足,然后教师为学生预留时间,鼓励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总体评价,借助思维导图复习数学知识可以显著提高复习课教学质量。
(二)通过思维导图复习数学概念和定理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概念和定理,这些概念与定理比较晦涩难懂,且相似度很高,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概念与定义。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整理这些抽象的数学定理与概念,应巧借思维导图展示有关联的或者相似的数学定理与概念,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区别定理与概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知识。例如,在复习全等三角形知识的时候,因涉及的内容与范围比较广,不仅细节知识比较多,而且还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等内容,在复习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些知识。针对该问题,数学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展示这些细节与内容,其中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等,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内容清晰罗列在黑板上。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很容易区分这些概念与定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清晰理解与区分这些概念,并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与精准地应用这些知识,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三)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类错题
在数学复习中整理错题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整理错题可以查缺补漏并提高学生成绩,然而在整理错题过程中,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将自己遇到的错题抄写在错题本上,这种抄写方式毫无章法与规律,当学生复习的时候就很容易杂乱无章,从而影响复习效果。若教师教会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归类与整理错题本,将可以根据错题类型或者错题涉及的知识点来分类,将同类的整理到一起,当学生复习的时候,通过专题训练的方式可以避免学生的重复性复习,通过一次复习,学生即可掌握如何解答同一类型习题的方法,而且还可以确保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发现一个共性问题,部分学生为了应付教师检查,只是简单地将错题直接抄写到错题本,这样不仅会占用学生时间,而且也不能发挥错题本的功效。为解决该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错题本,指导学生正确整理错题本。以“相似三角形”题目为例,主要做法如下:第一,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将错题本和相似三角形有关的错题提取出来;第二,引导学生在错题本中提出和相似三角形知识有关联的错题,然后将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错题分别整理,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晰整理错题本,学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复习。总而言之,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科学归类和整理错题,借助思维导图罗列并展示同类型错题,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复习效果。
(四)利用思维导图分析专项题
教师应改变以往按照一节课一节课的内容来复习的方式,应以知识点为依据来进行专项练习,通过专项练习,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学习与思考,这不仅可以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让复习课教学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比如,以“圆”类型题为例,在复习这类题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以圆的定义与性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圆、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展开研究,并且还要为学生延伸有关计算方法,帮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并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圆有关的知识并掌握解答方法。总而言之,利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复习专项题目,有助于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与发散思维,进而促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与整理所学知识。
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可知,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包括:运用思维导图归纳复习内容、理清数学关系、复习数学概念和定理、归类错题、利用思维导图分析专项题等。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而言,思维导图具有很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若借助思维导图串联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与复习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复习效果。另外,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与效率。对于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而言,思维导图具有很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很有必要将其应用到复习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