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月娥
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他们是祖国的栋梁,学生的发展包含多方面,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习更多的知识,自主提升学习能力。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入手研究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因素和策略。
初中时期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又是三大主要学科中的一科。因此,研究影响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并帮助初中生寻找提高这项能力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一)家庭因素对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生活在不同家庭环境下的初中生,他们所拥有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家庭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长的自主学习能力。
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影响。父母采用的圈养方式和散养方式会直接决定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父母究竟应该使用圈养的方式,还是采用散养的方式呢?笔者认为,过度的散养和过度的圈养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在圈养和散养中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在圈养的教养方式下,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性,他们的成长环境十分安全,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能独立解决,这也就造成了他们很难实现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因此在学生自学时,需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父母圈养的教养方式,这些初中生在自学中遇到难题时,往往不知如何解决,他们只是一味地寻求他人的帮助,在他人也无法帮助自己时,他们常常放弃自主学习。而那些生活在散养的学生往往拥有良好的独立自主性,他们擅长自主学习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但由于缺乏约束性,他们在自学过程中缺乏自我控制力,自学时容易分心。
调查显示,家长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影响。
(二)学校因素对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对于学生,尤其是在寄宿学校上学的学生来说,他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学校,因此学校对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认为学校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不同。首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做题方法、讲解数学题目,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思考,进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电子教材的使用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初中生能够接触到的学习资源只有课本教材,因此他们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时,大多只能通过询问老师来解决。但在引入电子教材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可以利用手中的电子产品进行查询,在查询的过程中,他们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和思考,自主学习能力也就得到提高。另外,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个善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老师,会提升初中生的自信心,学生的独立性也会得到提高。
(三)社会因素对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初中生的行为和能力必定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社会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状况,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很少关注。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对于人才的衡量标准也不尽相同。在重视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社会背景下,全社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普遍较高。反之,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
(一)学生的应对策略
1.制订合理的数学学习计划
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夠帮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自主学习中,初中生需要制定合理的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计划。在课前,学生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自主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完成课本的相关阅读。在课后,学生应自主完成数学题目。这些计划应该做到详细清楚,他们应该详细标注完成的起止时间,学生应在完成的学习计划后标注,在未完成的学习计划也要做标注,进而能够有效地掌握自己的完成情况。
2.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寻找同伴或老师的帮助,或者查询一些学习资料。如果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又不愿寻求帮助,久而久之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最后,学生会产生焦躁心理,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学生只有利用好身边的学习资源,才能够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烦躁心理,帮助初中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3.进行及时的学习反思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初中生要时常进行反思和归因,要善于总结在自主学习中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自主学习的效果不佳,他们应该反思究竟在哪一个环节表现不佳,并有针对性地改进,以便在下一次自主学习中做得更好。
(二)家长的应对策略
在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中,家长应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家长应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效仿自己的行为,进而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家长应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做好督促和引导。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倦怠时,家长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另外,家长还要时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校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数学课堂模式
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中转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走向讲台交流他们的数学学习经验,分享自己的做题方法,必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老师讲解数学题目。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数学课后作业,并将有疑问的题目进行标注,在下一次上课时集中解决。教师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初中生组成数学学习小组。数学学习小组成员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2.利用电子教材进行教学
在数学学习尤其是平面几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了解平面几何。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为学生准备一台平板电脑。在自主学习遇到困难又找不到老师帮助时,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查询资料,寻找解题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做好监督,避免学生利用互联网去做学习之外的事情。
3.减少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时间
学生的自习课时间本来就很少,多则一周三节,少则一周一节。但部分老师为了追赶课程进度,时常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学校应将有限的自主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自习课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并对一天的学习进行反思。长此以往,学校会发现学生在自习课上学习到的比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多。
初中生应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找到合适的数学学习方法,并且定时进行反思。当然我们知道,只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因素要联合起来,促使初中生提高数学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