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音乐深度融合的活动探究

2022-07-04 08:19潘美晴付洁张灵丽
幼儿美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律动音乐作品中国画

潘美晴 付洁 张灵丽

中国画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两者通过各自特有的表达向人们传达美,从而陶冶人的情操。本活动尝试将中国画欣赏和音乐欣赏两种材料相结合,通过创设艺术环境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知觉,让幼儿深度体验艺术的魅力。中国画之美和音乐之美结合的活动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沉浸式感受中国画与音乐之美,启发幼儿的肢体语言表达

音乐与绘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共通的。当幼儿听到音乐时,会根据音乐旋律不由自主地舞动身体,当幼儿看到富有艺术气息的画面时,他们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表达感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中国画与音乐相结合带来的双重震撼,教师可以尝试播放一些律动音乐,并结合简单的律动游戏,让幼儿的身心得到放松,然后在音乐氛围中再欣赏中国画。

在中国画欣赏环节,教师展示经典名作引导幼儿欣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和创造性的表达,所以教师要多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比如展示齐白石的虾系列作品,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境,或帮助他们联想到在水中活蹦乱跳、嬉戏玩耍的小虾,或引导他们把自己幻想成画面中的小虾,摆出不同的动作等。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材料,比如彩带、气球、纸伞等作为道具,丰富幼儿的联想。

在音乐欣赏和游戏环节,教师先用音乐律动游戏的方式打开幼儿的肢体语言表达。音乐律动游戏可采用非移动性与移动性动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当音乐旋律轻缓时,教师采用非移动性动作法,即教师和幼儿坐着或站着,不产生位移,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做动作,比如可以坐下双手拍腿,或站在原地点头、弯腰、抬腿等。当音乐节奏旋律变化大时,教师可采用移动性动作法,即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快慢来调整身体动作。

教师通过这两种方法很好地引导幼兒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这种肢体语言也是幼儿表达感情和想象的最为直接和天然的方式之一。

二、巧妙搭配中国画与音乐作品,提升幼儿的欣赏感知能力

音乐与绘画能够视听相通,音画互感。比如,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取材于他的朋友格尔曼的绘画,英国作曲家沃尔顿的管弦乐《普茨茅斯的一角》则取材于英国画家罗兰逊的一幅风景画。教师可尝试将音乐作品与中国画作品巧妙搭配,让幼儿提升其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感知能力。

教师可选择合适的中国画作品和音乐作品进行匹配,将中国画的视觉意境与音乐的听觉氛围有机融为一体。比如将灵动活泼的中国画作品匹配轻快悦耳的音乐作品,将宏伟壮丽的山林之景中国画作品搭配韵律富有变化的音乐作品,让幼儿在音乐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中国画中的“景”。

以中国画作品《千里江山图》为例。教师首先带领幼儿欣赏整幅长卷。整幅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画中的群山连绵起伏,山的起伏高低就像音乐中的音阶,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教师根据画面的不同部分,提供音乐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对画面进行配乐。幼儿在欣赏中国画的同时,随着旋律悠扬的乐声,瞬间宛如坐上一叶扁舟,畅游在青山绿水之间,并不由得舞动了起来,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喜爱之情。幼儿乐此不疲,从而提升了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感知能力。

三、融合中国画与音乐作品,开展实践活动

(一)前期准备

教师在活动前为幼儿准备相关素材,把选择权交给幼儿,请幼儿自主挑选和匹配中国画作品与音乐作品。

经过讨论和投票,最终幼儿选出了四幅他们最感兴趣的中国画,分别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大千的《荷花》、齐白石的《虾趣图》、吴冠中的《春如线》。根据中国画作品,幼儿又自主选出了与之匹配的音乐作品与表现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并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探究实例

活动一?感虾趣

在欣赏齐白石的画作《虾趣图》时,幼儿先是观察了画面中不同形态的虾,然后用语言描述看到的虾。接着,教师播放奥尔夫音乐《开始和停止》,这首乐曲曲风轻快,有丰富的节奏变化,富有趣味性。这种音乐上的“节奏感”和中国画《虾趣图》中疏密关系所显现的“节奏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音乐的伴奏下,孩子们纷纷进入了各自设计的画面情景中:有的表现“虾妈妈”带着一群“虾宝宝”出门游玩的情景,有的表现很多小虾在窃窃私语;还有的表现小虾跳起了舞蹈的情景等。当音乐连续响起时,大家表现得很活跃,而当音乐突然停顿时,大家瞬间静了下来。在这过程中,孩子们既体验到《虾趣图》中虾群嬉戏的乐趣,又对这幅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感受。

活动二?描春景

在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时,教师引导幼儿着重观察了画面中优美流畅的线条以及艳丽的色彩。比如看到线条,引导幼儿联想到波浪、柳条,看到彩色的点,引导幼儿联想到春天花朵、青草、小鸟、雨点的颜色等。当播放轻音乐《暮春》时,幼儿听到音乐中的鸟声、雨点声,仿佛来到了百花盛开的春天。许多幼儿拿起了丝巾挥舞,表达自己对春的感受。

接下来,教师提供作画材料,让幼儿选择材料进行创作。在音乐营造出的氛围中,幼儿把听到的感受化为画面中的点、线、面——宛转悠扬的音乐犹如画面中的线条,灵动清脆的音乐就像点缀春天的彩色的点。最终,幼儿用浓淡相宜的墨色和绚丽的色彩描绘出了他们自己的《春景图》。这种融合音乐和中国画的欣赏活动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感受与表达能力,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并滋养了幼儿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与表现能力。

可见,中国画和音乐这两种材料的结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听觉和体觉,唤醒了幼儿的通感,为幼儿的自主选择、自主表达、自主创作提供了支架,让幼儿多元感受艺术之美。与此同时,将中国画与音乐深度融合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也使幼儿对艺术的欣赏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 1 ]高妍,湛颖,马欣雨,孟子厚.民乐与国画交互审美的増效效果研究[J].声学学报,2020,第45卷(第5期):749-758.

[2]杨有丽.趣味国画教学方法研究[J].科幻画报,2020:257.

[ 3 ]赵国强.让学生在音乐营造的诗境中感受中国画的意境美[J].艺术与体育教育,2020:198.

[4]刘清爽.音乐律动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幼儿教育,2021:33-34.

[5]贾茜.论中国画中的文学性和音乐性[J].书画世界,2021:29-31.

[ 6 ]湛颖,高妍,谢凌云.国画与民乐的视听觉通感实验研究[J].演艺科技,2019(第5期):18-31.

猜你喜欢
律动音乐作品中国画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中国画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