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效应

2022-07-04 08:51李国庆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传情荷塘月色物象

李国庆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脍炙人口,历传不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享有崇高的地位。这篇作品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本文仅从语言的艺术效应方面作一解讀。

一、状物摹形的造型效应

造型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绘画、雕塑、建筑等。语言文字也能造型,它通过状物、摹形、拟声能让读者头脑形成逼真的视觉形象,给人以欣赏的美感。造型是所有文学作品的共同效应,我们要使文章写得有诗情画意,彰显艺术魅力,就得学会运用语言造型艺术。要很好地发挥这一艺术效应,就要善于对事物作准确、精细的描绘,摹出形貌,传出神韵,给读者如睹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活实感。

《荷塘月色》就是语言造型的典范。如写荷塘,先写荷叶,将之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表现形貌风姿绰约。再描写荷花的各种形态,“袅娜地开着”,表现体态轻盈柔美;“羞涩地打着朵儿”,宛似少女脉脉含情。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像粒粒明珠,像碧天繁星,像出浴美人,写出月光下荷花晶莹、闪亮、美好的特点,极尽描摹荷花之美艳。从描写的态势看,先描写荷叶荷花的静态,再写动态:微风送来清香,叶子与花引起闪电般的颤动,并迅速传至荷塘远处。作者从荷花的形、色、香等角度,细腻雕琢,让人视之可见,闻之可感。为了更具语言的立体造型感,写景化静为动。月光本是静态物,作者偏不写月光“照”在花叶上,而说月光似水“泻”在花叶上,呈现出月光的缓缓流动感;写青雾不说“笼罩”在荷塘,而用一“浮”字,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巧用形象感强的动词给人以灵动美,传达出景物神韵。

本文抓取典型物象,或从不同的感官、颜色、态势等方面细腻刻画,或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等穷形尽相,或用比喻、拟人、移觉等修辞化实为虚,形象描摹,文章彰显出景物的造型美,给人以形象的观感。

二、融情于物的传情效应

情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无情之文只不过是文字游戏,不能称为艺术品。在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抒发不能一味用语言赤裸裸地表白,常常是融情于物,借物象间接传达。而语言文字的描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情调与韵味。本文语言的传情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敷设物象的色彩。作者很注意给物象敷色,如走人迹罕至的“幽僻”的小路,荷塘四围是“蓊蓊郁郁”的树;深邃的天上是“苍茫”的月;月光隔树而照,灌木落下的“黑影”似鬼“峭楞楞”的;灯光无精打采,像“渴睡人的眼”。还如写月光下花和叶子的颜色,像“在牛乳中洗过”,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从这些描述,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用语色彩不鲜亮,带有浓浓的灰色调,所描绘的情景给人以幽暗、朦胧的感觉。景为情设,这其实就是作者灰色情绪的辐射,就像那“灯光”萎靡不振。文章也写了荷叶荷花等清丽幽美的景象,传达出作者难得的偷闲时刻那短暂的淡淡的一丝快乐心境。

二是,讲究词句的节奏。节奏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本文描写景物、表露心情多用长句,长句适宜抒写细密绵长的情思。语句节奏舒缓、平稳,用词语调低沉。读之,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淡淡哀愁这一特定心境。本文运用了不少形容性描景叠词,这些叠词也有传情效应。如写荷塘四围是“蓊蓊郁郁”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又加之用“重重”“阴阴”等词语来形容,使景物笼罩着沉郁的氛围,强化了环境寂寞、荷塘僻静和作者的内心不静。写无月之夜晚小路“阴森森”的,月光“淡淡”的,叠词强化了景象的状态。这些都与作者当时哀愁的心境合拍。

三、含蓄蕴藉的象征效应

在表情达意上,这篇散文语言有意追求复义性,常用象征手法来表达味外之旨、言外之意,造成语言含蓄蕴藉的艺术效应。

我国古代名人写诗撰文常借助一些意象作为隐喻象征,有的意象已经形成一种固化的文化传统,世世代代沿袭下来。如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荷花已经成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的化身;“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借月表达清静淡泊的情怀和孤高超凡的心绪。显然作家们把莲荷与明月作为高洁人品的象征,是加以颂扬的对象。作者在本文中对莲荷与明月着力精雕细刻,倍加赞赏,就是为了表现他的高洁品质。我们从他20年后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足见他的民族骨气和耿介性情。否则,他凭着满腹学问随波逐流,何愁没有高就之地,怎会因现实黑暗而郁闷,来荷塘一游来解愁呢?

还如作者写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似鬼一般,作者为何要描写“黑影”,并用“鬼”加以形容?除了要营造一种虚无缥缈、朦胧幽深的意境外,还具有深层的象征内涵。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政府制造白色恐怖时期,反动派禁止正义的呼声和行动,野蛮地屠杀进步人士。作者对这种行为十分不满,他渴望光明和自由。这里的“黑影”“鬼”,象征了黑暗的社会现实,隐射了反动派的魔鬼行为。文章语言的含蓄表达,增加了新颖奇特的审美意蕴,给读者耐人寻味的艺术美感。???

语言是文学的外壳和媒介,作为“工具性”,它能发挥造型、传情和象征等多方面的效应。审美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优美的,它是一种艺术创造。这篇散文语言是经过精心提炼的语言精华,我们要认真品读,以提高文学审美素养。

猜你喜欢
传情荷塘月色物象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鸡蛋益人又传情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尺素传情,见字如面
荷塘月色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