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工作成就感与人性化护理能力的关系

2022-07-04 09:26:28董红崔慧霞徐笑笑王维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康复科残疾人人性化

董红,崔慧霞,徐笑笑,王维维

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辽宁锦州市121000

0 引言

随着人们对康复医疗需求的日益增加[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2]。《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3]。

人性化护理理论框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为对话、团体、现象护理学,体现在护士的整个护理行为 中[4]。Symons 等[5]和Satchidanand 等[6]的 研 究 发 现,通过改变医护人员对残疾人的态度,可以提高对残疾人人性化护理水平,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调查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工作成就感与人性化护理能力现状,并探讨三者间的关系,为提高残疾人的医疗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3 月,便利抽取锦州市、盘锦市、营口市和抚顺市8所综合性医院(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5 医院、锦州市中医院、锦州市中心医院、盘锦市人民医院、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和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的康复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此次调查。

排除标准:①实习或见习的康复科护理人员;②没有取得相应资格证书;③由于见习、外出等原因不在岗。

1.2 方法

1.2.1 一般社会学资料调查问卷

该问卷自行设计,共10 个条目,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种、工资、婚姻、子女、编制和是否接受过残疾人相关教育。

1.2.2 医护人员残疾人态度量表

该量表由韩国学者Yi 等[7]研发,本研究团队引入,共有20 个条目,4 个维度,分别为知识技能、责任、临床行为和情绪反应。量表Cronbach α 为0.890,本研究中为0.938,各维度为0.843~0.944,具有良好的信度。

1.2.3 工作成就感量表

此量表由程刚[8]研发,共有24 个条目,4 个维度,分别为岗位成就感、薪资待遇成就感、职业成就感和人际关系成就感。量表Cronbach α为0.905,具有良好的信度。

1.2.4 护士人性化护理能力量表

该量表由Pérez-Fuentes 等[9]研发,由李康源等[10]将其引入,共19 个条目,5 个维度,分别为乐观性格、社会交往、情感理解、自我效能和工作影响。≤73 分为较差,74~81 分为中等,≥82 分为良好。量表Cronbach α 为0.88,本研究中为0.912,各维度为0.771~0.887,具有良好的信度。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9录入数据,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资料以频数描述,计量资料以(±s)表示;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工作成就感与人性化护理能力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以康复科医护人员对残疾人态度为自变量X,人性化护理能力为因变量Y,工作成就感为中介变量M,采用Hayes 的Process 程序对工作成就感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用AMOS 建立结构模型,bootstrap 法进行潜变量中介效应检验,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 <5,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mean-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0.1,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of-fit index,GFI)、Tucker-Lewis 指 数(Tucker-Lewis index,TLI)、增值拟合指数(incremental fit index,IFI)均>0.9,认为模型拟合度可以接受。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96 份,其中男性9 例,女性187例;专科生77 例,本科生114 例,硕士及以上5 例;初级职称113例,中级职称70例,高级职称13例。

2.1 量表评分

医护人员残疾人态度量表总分为(82.06±11.35),总条目均分为(4.10±0.57)。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分别为临床行为(4.27±0.58)、责任(4.16±0.65)、情绪反应(3.98±0.89)和知识技能(3.84±0.72)。

工作成就感量表总分为(81.04±14.89),总条目均分为(3.38±0.62)。

护士人性化护理能力量表总分为(73.39±10.75),总条目均分为(3.86±0.57),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社会交往(4.15±0.67)、乐观性格(4.04±0.75)、自我效能(4.02±0.62)、情感理解(3.93±0.78)和工作影响(3.39±0.86)。

2.2 相关性分析

康复科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能力总分与对残疾人态度和工作成就感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见表1。

表1 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工作成就感与人性化护理能力的相关性(n=196)

2.3 工作成就感的中介效应

回归模型1: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对工作成就感有显著正向影响(B=0.644,95%CI 0.482~0.806,P<0.001)。回归模型2: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对人性化护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B=0.733,95%CI 0.648~0.818,P<0.001)。回归模型3:工作成就感对人性化护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B=0.221,95%CI 0.154~0.289,P<0.001),同时,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对人性化护理能力的影响仍然显 著(B=0.591,95%CI 0.502~0.680,P< 0.001)。见表2。

表2 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工作成就感与人性化护理能力的回归模型(n=196)

2.4 效应验证

以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为自变量X,人性化护理能力为因变量Y,工作成就感为中介变量M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具体路径图见图1。模型拟合度可以接受(χ2/df=2.893,GFI=0.891,CFI=0.936,TLI=0.914,IFI=0.936,RMSEA=0.098)。

图1 工作成就感在对残疾人态度与人性化护理能力的中介作用路径图

采用AMOS 中bootstrap 法验证工作成就感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有效。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在人性化护理能力的总效应为0.795,工作成就感对人性化护理能力的间接效应为0.420,占总效应的52.83%。见表3。

表3 工作成就感对人性化护理能力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分析(n=196)

3 讨论

3.1 计划行为理论

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由Ajzen 在1991 年提出[11],是对理性行为理论的补充与完善。该理论由5 个要素组成,即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和行为。Ajzen 认为,所有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由行为意向间接影响行为的表现,而行为意向与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息息相关(图2)。本研究的三个变量分别为人性化护理能力、对残疾人态度和工作成就感。有学者指出,将人性化护理的基本概念作用于护理行为后就有了它独特的生命力,针对不同情景会产生不同的护理行为,并存在于护士的整个护理行为中。为了提高人性化护理能力,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将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和工作成就感作为影响行为意向的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探讨其对人性化护理行为的影响。

图2 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图

3.2 人性化护理能力的现状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971年,人性化护理这一概念首次被美国学者Paterson 和Zderad 提出[12],并逐渐发展成人性化护理理论。Pérez-Fuentes 等[9]首次提出人性化护理不仅是对患者,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的能力同样应该受到关注与评价。本研究显示,康复科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能力的总分为(73.39±10.75),与原量表中的分级标准[13]比较,康复科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能力较差,其中工作影响维度得分最低,表明康复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的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紧张、内疚、害怕等情况。可能原因是康复科的患者多需要长期治疗[14],容易复发且不易治愈,患者及家属的负面情绪、自身的工作压力往往会影响护理人员[15-16]。还有研究发现[17],人性化护理能力与情绪疲惫、职业倦怠、共情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等因素有关。管理者应针对性加强康复科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改善其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减少对工作影响,降低倦怠感,提高人性化护理能力。

3.3 工作成就感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显示,康复科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能力与其对残疾人态度、工作成就感均呈正相关。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可以直接作用于人性化护理能力,也可以间接通过工作成就感作用于人性化护理能力,直接效应为37.5%,中介效应为42%,中介占总效应的52.83%。提示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更多通过工作成就感来影响人性化护理能力。

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总条目均分为(4.10±0.57),与Yi 等[7]和Devkota 等[18]的研究结果相似。知识技能和情绪反应两个维度得分较低,说明康复科护理人员关于残疾人相关知识技能掌握不扎实,包括残疾的类型及所需的辅助设备等,且容易出现烦躁、不舒服、不知如何交流和处理残疾人及家属的负面情绪等。以往研究发现,康复专科护士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未能充分发挥专业作用[19],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20-21]。与其他科室相比,康复科不是以治疗某种疾病为目的,而是通过各种方法使患者、伤者及有残疾的人在体格、精神、职业、社会等层面得到康复,使其有尊严地生活[22-23]。有国外研究者发现,在康复过程中增加以护士为主导的活动,可以促进残疾人康复[20]。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相关知识技能的了解程度、对残疾人的责任心、在工作中的临床行为及情绪反应均会影响人性化护理能力。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康复科护理的特殊性,个性化开展与残疾人相关的专业课程教育[24],进一步提高人性化护理能力。

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的结构模型中,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与人性化护理能力间的关系更多通过工作成就感来实现。Meglino 等[25]认为,工作成就感是人类基本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个体工作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本研究中,工作成就感总条目均分为(3.38±0.62),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成就感是对工作的主观成功或愉悦的感受,工作成就感降低会出现工作机械化、自我效能下降及工作效率降低,导致临床操作差错频发,离职率增加。工作成就感与职业认同、组织承诺、工作压力及自尊均有关系[26],受管理干预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医院管理人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康复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如增加晋升机会,调节科室氛围,减轻工作强度和压力,改善医患、护患关系等[27],从而间接提高康复科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能力,进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科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能力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工作成就感均影响人性化护理能力,其对残疾人态度越好,工作成就感越高,人性化护理能力越强。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的态度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人性化护理能力,也可以通过工作成就感间接影响人性化护理能力。此结果为临床管理者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便利抽样等不足之处,研究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康复科残疾人人性化
康复科和护理部的区别
人性化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8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2017年21期)2017-11-16 09:22:38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关爱残疾人
我骄傲
环球时报(2016-07-12)2016-07-12 07:24:56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3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8
护理评估单在康复科管理中的应用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4:46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