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在儿童传染病分诊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2022-07-04 14:07郑玉婷廖云姗潘雯滢郑文娟韩亚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准确率门诊

郑玉婷,廖云姗,范 娜,潘雯滢,郑文娟,韩亚娟

(昆明市儿童医院护理部,云南 昆明 650034)

预检分诊是指医务人员对来诊患者进行快速分类,以甄别出传染病或急危重症患者,确定患者优先诊疗的科室或进行进一步处理的过程。传统的预检分诊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患者及家属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等内容的观察和询问,再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诊到专科诊室就诊,这不仅会出现分诊失误,还极大地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1],容易造成患者在医院候诊时间长。传染病感染患者和疑似患者到医院门诊就医时,与医务人员、同期就诊患者密切接触,有传播疾病的风险。门诊预检分诊工作是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第一步,加强儿童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可以及早的发现和管理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对预防和控制儿童传染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办公厅2015 年3 月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提出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2]。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网络智能信息化,将其逐步应用到临床护理中,以解决沉重的护理工作和分诊难度大等问题[3],缩短患者在医院的候诊时间。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结合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将网络智能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应用到儿童传染病分诊工作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 年6 月 至12 月 及2021 年6 月-12 月 期间,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分别分诊12 585 例和13 269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抽取500 例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纳入标准:(1)年龄:0~18 岁,在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就诊的肠道传染病患者;(2)患者或家属有语言沟通能力;(3)患者或家属会自行使用智能手机;(4)参与网络预约;(5)病情分级4(a 或b)级。排除标准:(1)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抢救患者;(2)不能自行使用智能手机的患者或家属;(3)非肠道传染病患者;(4)不愿意参与网络预约。对照组随机纳入2020 年6~12 月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就诊的500 例患者,年龄(3.65±2.86)岁;其中男304 例(60.8%),女196 例(39.2%);病情分级为4a 级335(67%),4b 级165(33%)。试验组随机纳入2021 年同期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就诊的500 例患者,年龄(3.77±2.85)岁;其中男299例(59.8%),女201 例(40.2%);病情分级为4a级318(63.6%),4b 级182(36.4%)。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预检分诊方法。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人员为具有5 a 以上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护士,并通过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患者到院就诊时,门诊大厅一级分诊医护人员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询问患者及家属流行病学接触史、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4]、在线预约等资料信息进行分区域就诊指引。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二级分诊护士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体重、病情级别等情况的评估及信息录入,安排患者到专科诊室就诊指引。

1.2.2 实验组采用智能预检分诊系统进行预检分诊的方法。

成立智能预检分诊研发团队。团队成员由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儿科专家、信息工程师共计10 人组成,依据专业工作能力进行职责分工,建立定期的沟通和管理机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病例资料和儿童肠道传染病诊疗规范[5-7],经过5位高级职称儿科专家咨询后制订患者预检分诊信息录入平台。内容包括儿童常见肠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1)体温情况(体温 < 37.3 ℃、体温≥37.3 ℃);(2)病症内容包含:腹泻;疱疹(手、足、口部位其中之一或同时有);上呼吸道症状(包含咳嗽、流涕、鼻塞);流行病学接触史(有腹泻、疱疹患者接触史);(3)实验室检验结果(检测、未检测),共计8 个条目进行结构化设置。

1.2.3 线上流程患者家属在院外可以用智能手机登录医院就诊预约平台,用点选的方式录入预检分诊条目信息。点选体温 < 37.3 ℃,病症选择上呼吸道症状,无流行病学史的患者指引至普通儿内科门诊就诊;点选体温 < 37.3 ℃,病症选择除上呼吸道症状外的任一症状或多个症状,和(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指引至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就诊;点选体温≥37.3 ℃,病症选择除上呼吸道症状外的任一症状或多个症状,和(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指引至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就诊;点选体温≥37.3 ℃,病症选择上呼吸道症状,指引至发热门诊就诊;。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内容,互联网技术智能决策后形成电子导诊单。

1.2.4 线下流程患者按电子导诊单到院就诊时,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分诊护士对患者的预约情况核对,对其进行生命体征、体重、安全风险评估等内容测量后,按结构化病情分级内容条目进行点选和录入,系统根据患者端、护士端录入内容进行智能决策分级分区,引导患者到指定区域进行线下诊疗服务。患者就诊结束后,系统根据患者就诊情况,利用互联网及时推送电子健康教育处方至患者家属手机,宣教传染病防控措施。智能预检分诊流程见图1。

图1 智能预检分诊流程图Fig.1 Flow chart of intelligent pre-inspection and triage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2 组儿童肠道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准确率、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频次、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评价。分诊准确率=单位时间内准确分诊患者数量/分诊患者总人数×100%。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频次为患者就诊时经过分诊的次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科室实际发生并上报医院感控办的例数/科室总人数×100%计算。患者家属满意度为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家属对医院候诊环境、分诊护士的服务态度、就诊秩序、分诊流程的满意度评价,评价维度包含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满意5 个条目;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对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学分析;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 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

从表1 可以看出,对照组分诊准确率为53.6%,实验组为77.2%,实验组患者分诊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2 组儿童肠道传染病的分诊准确率[n(%)]Tab.1 Triage accuracy of 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ld patients [n(%)]

2.2 2 组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频次比较

2 组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频次比较结果见表2。从表2 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接触医务人员频次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表2 2 组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频次()Tab.2 Frequency of contact with medical staff of patients()

表2 2 组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频次()Tab.2 Frequency of contact with medical staff of patients()

*P < 0.05。

2.3 2 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价

内容包括对医院候诊环境、分诊护士的服务态度、就诊秩序、分诊流程的满意度。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价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价n(%)Tab.3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Family member of patients n(%)

2.4 2 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

2 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2 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n(%)]Tab.4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the 2 groups was compared [n(%)]

3 讨论

3.1 智能预检分诊系统可以提高儿童肠道传染病分诊准确率

预检分诊的目的是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安排患者就诊顺序、分流患者至相应科室,而快速评估及分流患者是成功救治患者、有效防止人群聚集和医院感染的首要环节。多家医疗机构均在急诊预检分诊方面有所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8-10],但是对快速进行传染病分流的研究较少。相关文献显示[11],利用信息平台对大数据的自动提取和分析,可以辅助决策初筛。本研究根据儿童肠道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史,以互联网智能信息化系统为基础,建立了结构化信息录入方式,通过系统的智能决策,自动分析疑似病例信息,快速完成预检分诊初筛。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儿童肠道传染病分诊的准确率为77.2%,明显高于对照组分诊准确率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该系统能有效提高传染病患者分诊准确率。

3.2 智能预检分诊系统能减少分诊频次防止交叉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手足口病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5 岁以下的儿童易感;我国北方在7 月发病数量最高,南方地区5 月、9~10 月是高峰期[12]。如果传染病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在入院时未得到及时分流,候诊于各个区域时,会增加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密切接触的频次,存在较大的传播风险。目前,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早期识别还停留在人工识别的阶段,从患者就诊到传染病识别,时间较长,不利于传染病的防控[13]。本研究利用患者家属手机互联网系统与医院预检分诊系统相结合方式,将预检分诊关口前移至院外,操作快捷、分诊准确,对照组患者接触医务人员频次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高利[14]的研究相近。在统计周期内,儿童肠道传染病门诊、门诊部的医务人员未出现职业暴露情况,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智能预检分诊系统能减少患者折返科室频次,有效避免医院内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

3.3 智能预检分诊系统有效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儿科患者存在病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的特点,因此有效的预检分诊模式对分诊工作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在儿科分诊中应用系统化的预检分诊模式能提高分诊准确率,减少候诊意外和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15-16]。本研究智能预检分诊系统分诊准确,减少了患者折返科室次数,有效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就诊结束后,系统根据患者就诊情况,利用互联网及时推送健康教育及科普知识宣传,有效的做好儿童传染病科学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护理服务的品质。

3.4 智能预检分诊系统可以动态对数据进行监控,对传染病防控有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医院管理者对于医疗数据的使用和研究更为电子化,并能通过大数据掌控医联体之间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控能力[17]。本研究的智能预检分诊通过对就诊的传染病患者信息进行数据收集,为医疗机构提供我市儿童传染病流行病学特性,也为儿童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研究数据基础。该系统在患者进入医院前能及时、有效的筛查和指引肠道传染病患者到指定区域就诊,有效控制传染源,对儿童传染病的疫情防控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预检分诊系统的构建,实现了患者预检分诊的评估和智能决策,提高儿童传染病患者预检分诊的准确率,可以尽早筛查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隔离传染病患者,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实现动态对数据进行监控,对儿童传染病的防控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准确率门诊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门诊支付之变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