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22-07-03 13:47姚彦妮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姚彦妮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学科具有广泛意义上的实用性。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的问题有效情境化、生活化,和生活实际有效联系在一起,提升数学学科本身的兴趣点,有效指导学生从兴趣出发,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发出数学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引言

数学课程作为一项实用性课程,其课程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前众多教师将主要的教学精力放在了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不足。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希望能提升数学课程教学成效,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个人思维能力还是知识学习能力,都在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能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内在动力,实现数学课程质量的提升。

1.优化课前导入,提升课程质量

课前导入环节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开展数学课程课前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心理分析,他们年龄小,认知水平低。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热情需要以兴趣为支撑点。课前介绍的过程正是以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和关键学习内容,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保持全班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借助儿童形象思维比较突出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引导环节运用各种形象和符号,既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和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字”课中,老师在课前介绍环节实现了符号意识的渗透。首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老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部动画,并配以音乐。在动画中,一群青蛙在池塘边排成一排,一个接一个地跳入水中。在音乐中,老师演唱了一首“一只青蛙一张嘴,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眼睛四条腿……”的歌曲,运用这段动画内容可以吸引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其次,作者根据动画提出问题:小朋友们,既然一只青蛙一张嘴呱呱叫,两个眼睛看飞虫,四条腿不停跳。两个怎么样?三个怎么样?四个怎么样?通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动物“青蛙”的形式,指导学生思考生活问题,进入学习状态,并形成独立思考的核心素养。

2.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模式相对固定,基本就是教师针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初步讲授,学生被动倾听,之后结合数学题的练习和检测手段,进行课堂测试和课后作业布置。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极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厌倦心理。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传统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制约性,虽然在知识传授上也能做到精心讲解,教师也会精心准备,但是这种机械被动的倾听,缺少学生的有效参与,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有效融入生活实际,引领学生摆脱机械记忆的尴尬现状,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身思考力和理解力的有效运用,激发他们学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自身的成就感,促进学习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完美结合,有效打造学习的内驱力,切实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展开研究,要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的整体水准,设置好课堂教学计划,搭建好具体的教学相关环节,用积极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学有所获,不断获得自身能力的成长和进步。

3.创设情境,在培养能力和素养中厚植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始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情境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通过创设学生易于理解的的数学情景,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和相关内容,融入趣味性的情境以导入课堂,借助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问题或探究过程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解构问题,并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运用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情境教学策略,进行新课程导入,让抽象知識简单化、可视化、直观化,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时,在课堂导入阶段,老师寻找到了不同材质、大小的圆形轮子,多角度展示圆形轮子模型,让学生亲手滚动体会轮子在平面物体上的运动态势。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适时抓住时机,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为什么轮子是圆形的?轮子为何可以在水平面上滚动?汽车的轮子为什么不设计成方形?学生们积极进行讨论,众说纷纭,辨析质疑,最终梳理出相关结论。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探究:如果轮子轮毂的长度长短不一且相差较大,轮子滚起来的情形又会怎样?引发学生理解圆周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是圆形轮子可以在平面上平稳滚动的原因所在。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圆的知识”学习的进阶搭建了支架,并和学生一道回归教材中的知识点,运用知识点解答情境所设置的问题,让探究学习真正发生。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进行新课程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还可以生成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深化实施“双减”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融入简单、生动的生活情境,以真实情景的内涵促进学生的理解,同时随着教学的深入,融入更为丰富的生活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通过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治国.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才智,2019(36):114.

[2]李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9(12):170.

[3]盛芳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53.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