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浩 张华清 张 鹏 赵 敏 吕玉娥 李圣云△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尤以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多见。该疾病多以头晕、头痛为主,且与颈部体位变动相关。由于近年来工作、生活方式等的改变,患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该疾病治疗方法多样,其中针刺治疗以其效果显著、不良作用小而被广大患者接受。
吕景山教授在针灸临床中治疗各样疾病用穴精当,首倡“对穴”,即两个穴位的配伍应用。它是基于相配两穴性能上开合相继、动静相随、升降相承、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而创立的。
吕景山教授认为对穴“列缺、后溪”“后溪、束骨”主治一切头项强痛,其中包括椎动脉型颈椎病,且在临床上已取得显著疗效。笔者以椎动脉型颈椎病兔模型为对象,观察针刺“吕景山对穴组方”对模型兔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相关肽(CGRP)的影响,旨在探讨针刺“对穴组方”治疗CSA的作用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动物日本成年大耳家兔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3.0 kg。常规饲养1周后开始实验。
1.2 主要实验材料及设备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25 mm×25 mm,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消痔灵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SONARA/tek型经颅及周围血管多普勒诊断系统(Natus Neurology Incorporated公司);兔降钙素基因相关肽ELISA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兔内皮素1ELISA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D5-2A离心机(北京新时代北利医疗器械有效公司)。
1.3 方法
1.3.1 造模方法实验前将60只家兔经耳静脉采血,测定ET、CGRP值,此后将上述家兔,雌雄各半60只,6.0%硫化钠作为脱毛剂,将家兔左侧颈部、枕后体毛脱掉,采用 TCD 检测家兔脑血流,记录各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取硬化剂消痔灵注射液10 ml注射于兔左侧 C3~C5颈椎横突侧面,第2周和第4周重复注射,使家兔的椎动脉周围软组织形成无菌性炎症及瘢痕组织,从而造成椎动脉受压的模型。再次以 TCD检测各家兔脑血流,选取左侧椎动脉Vm、右侧椎动脉Vm、基底动脉Vm 均小于造模前对应流速10 cm/S 以上者,认为模型制备成功。造模过程中有10只家兔无明显原因死亡, 5只家兔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疮疡,5只家兔造模失败,40只家兔经过TCD检测造模成功。
1.3.2 实验分组将造模成功的40只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治疗A组,选取对穴“后溪、列缺”;治疗B组,选取对穴“后溪、束骨”;治疗C组,选取对穴“后溪、列缺、束骨”;空白D组,常规饲养,不做治疗。
1.3.3 治疗方法所有模型均于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连续治疗28 d,穴区去毛,家兔穴位的选择按照动物穴位的常规定位方法[1,2]。常规消毒后,毫针刺入1~2 mm,留针30 min,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平补平泻,每日针灸1次。A组,选取对穴“后溪、列缺”治疗;B组,选取对穴“后溪、束骨”治疗;C组,选取对穴“后溪、列缺、束骨”治疗;D组,常规饲养,不做治疗。
1.3.4 观察指标严格按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的步骤进行,于造模前及针刺的第7天、第14天、第28天经兔耳静脉采血,测定ET、CGRP。
2.1 造模前正常家兔指标造模前60只正常家兔血清ET值为(2.13±0.22)mmol/L、CGRP值为(49.81±1.24)mmol/L。
2.2 治疗后各组动物指标变化治疗7 d后,A、B、C组与D组相比较ET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GRP值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A、B、C组与D组相比较ET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GRP值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A、B、C组与D组相比较ET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GRP值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家兔血清ET值在治疗过程中呈逐步降低趋势,分别将治疗7 d、14 d、28 d做两两对比提示:同一组间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 3组家兔CGRP值呈逐步上升趋势,同样两两对比提示:同一组间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不论ET值还是CGRP值均未见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实验家兔针刺激后血清ET和CGRP测定值比较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或刺激椎动脉使椎-基底动脉血流减少,进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为主,也有视物模糊、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晕厥等症状兼存[3]。治疗上中医运用针灸、推拿、理疗或药物贴敷等手段改善症状,其中针灸治疗效果明显,费用低廉,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4]。
ET主要分布于各类血管系统中,有较强的收缩血管作用,对维持颈椎动脉血管系统的生理活动有重要作用, 其合成、分泌及代谢异常与血管相关疾病密切相关[5]。当颈部因椎体、横突等异常增生压迫椎动脉时,可造成血管壁的缺血、缺氧,内皮细胞产生大量ET释放入血,使椎动脉持续收缩,当超过人体的代偿能力时就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CGRP广泛分布于神经和各大血管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是维持血管舒张张力的重要因素,对血管有正性变力和变时效应[6]。在通常情况下,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以维持各系统血管生理功能。研究表明颈椎病与血液流变性相关。血管活性因子ET和CGRP与CSA存在相关性[7]。
吕景山教授受先辈“对药”启发,在多年行医过程中提出“对穴”理论,主张取穴精简、效专力宏,在治疗一切头项强痛时常针刺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8],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取得显著临床疗效[9]。列缺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通过针刺列缺穴可激发肺经、大肠经、任脉之经气,促进头颈部的经络调节。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可疏通督脉经气,有通经活络止痛之效。手足太阳经气相通,针刺后溪对督脉及手足太阳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疼痛均有较好疗效。列缺、后溪二穴伍用,通调任督二脉,宣通太阳经气,活络止痛之力增强。束骨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膀胱脉气所注,有宣通本经阳气之功,与后溪穴配伍,二者同属输木穴,二穴伍用,同经相应,同气相求,可疏通太阳经气,进而起到通经活络,理气止痛之效,对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活动受限,疗效显著。
本研究结果提示,CSA模型兔血浆ET及CGRP含量异常,针刺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均可使CSA模型兔血管紧张因子ET水平降低,使血管舒张因子CGRP水平升高,但是二者相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将“后溪、列缺、束骨”三者合用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对穴可以降低ET含量,提高CGRP含量,从而达到缓解血管痉挛、水肿,改善血管供血的效果,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