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元靖
1917 年,安徽省全椒县积玉桥(图1)重新修建清理时,人们发现旧桥墩附近有不少铭文刻石散落,每石刻有一字,总共千字左右,刻字石面约20 厘米见方,每字18 厘米左右,共计近千块,通过对铭刻内容的辨认,应为《千字文》中的部分残字。这批久佚的珍贵石刻书法文献便是《积玉桥残刻》。经全椒乡贤晚清举人江克让等匆忙搜寻拓制,共拓得86 字,后将其带至上海有正书局石印100 本(图2),除26 块刻石保留存放于全椒学宫外,其他刻石随即被当时的修桥施工方充当建筑材料填入新建桥基底部,至今未重见天日。
图1 全椒县积玉桥旧影
图2 有正书局《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
《全椒县志》中对积玉桥有载:“原名积玉桥,一名市石桥,今通称石桥。据康熙《全椒县志》记载:‘传汉初已有,宋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邑人吴讼暨僧行悦建(应为‘重建’)’。”
杨守敬在《积玉桥残刻》印本的跋文中对其发现、拓制、用途亦有详细记述:“全椒积玉桥故老相传汉初已有桥,近圮,吴佩之朱理真拓之,以示江退公先生,先生大惊,以为有汉魏遗矩,乃命其门人盛峻居及其子兆沅于乱石剔藓搜拓之,得七十余字……当时周兴嗣初奉敕为千文,或民间盛行以之计石数耳。”他认为《积玉桥残刻》有可能为按《千字文》内容顺序标记石块计数所用。
《积玉桥残刻》书法字形结构古拙奇特,线条圆劲活脱,融篆、隶、楷、行于一炉,诸体杂糅,气格不凡,书刻极朴实却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杨守敬在跋文中又描述道:“繇广文汪先生以拓本来,其用笔古朴浑厚,文字之损益皆六朝法也,如归为让座知凤等字是也,然字略带行押如律良等字是也。”他认为《积玉桥残刻》书法有六朝古法特征,其中的一些字还带有与《瘗鹤铭》书法相似的行押书之意。
1.篆籀气质
《积玉桥残刻》铭文线条含蓄坚实,迟涩凝重之间有爽朗之意,单字中的线条较少轻重变化,起收处皆以圆为主,看似简单粗率的书刻迹象实际却融入篆籀古意,具体表现如下:
“圆”的形态在线条起收、中段皆有所体现。线条起收形态的“圆”较容易被理解,篆、隶、楷书中不乏以圆笔著称的代表作,如《散氏盘》《石门颂》《石门铭》等,其铭文线条在圆的统一基调下又彰显出丰富的变化。
如图3 中所示,线条是《积玉桥残刻》中的常态化线条形态。该形态中间鼓起,这种坚实、饱满、浑圆的形态意象使笔者不禁联想到希腊神庙里的柱子。而当这种纯圆形态的笔画搭接组合出现时,却能带来审美视觉上的“方”形空间,方与圆以不同形式、角度体现,通过计白当黑的观察方法,很容易就能提取到这种比普通方形更为尖锐、激进的锐角方形审美特征(如图4),且随黑、白一方的方、圆特性加剧,与之对比的另一方也随其显著变化,东汉蔡邕所云“阴阳既生,形式出矣”或可作此解。黑与白、方与圆之间的相互对比又互相协调,这也正是《积玉桥残刻》的圆笔线条在表现字形厚重之余并无过分显“肉”之弊病的重要原因。
图3 《积玉桥残刻》中常见线条形态
图4 《积玉桥残刻》中“盖”“位”“陶”字
《积玉桥残刻》中有相当多的铭石古隶元素,所谓古隶之称谓是相对于“八分书”而言的未成熟隶书字体。隶书铭石古体在西汉石刻中较多,东汉亦有所存,代表作有《莱子侯刻石》《郙阁颂》《跳山摩崖刻石》《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等。其书法表现可简略总结为字体篆隶混合、结构团聚抱合,线条粗细均匀等。
综观《积玉桥残刻》,其中有颇多艺术表现因素与古隶相似。如将其同汉《西狭颂》《郙阁颂》中的单字靠近相比,即能明显看出《积玉桥残刻》的字体形态在保持隶书铭石古体遗韵的基础下,加剧了纵、横体势与笔画的收放程度。
如“知”字同为左纵右横的侧T 形结构,相比之下《积玉桥残刻》“知”字左部分愈加凸显纵势,右侧愈加凸显横势(如图5),与《郙阁颂》中的“慕”字的含蓄的纵势相比,“慕”字则将其本身整体的纵向审美在风格范围内极致体现(如图6)。“宾”与“买”字同为正T形结构,即上宽下窄。《积玉桥残刻》中的“宾”字具有更加强烈的收放,显得宽处愈宽,窄处愈窄,位于最底部的左撇与右捺脚斜向外伸出,这使字内除了大量体现静态的横、纵线之外有了斜线之动势的加入与调节,也避免了整个字过于头重脚轻而显得重心失衡。同为倒T 形结构的“万”字,《积玉桥残刻》中的形态明显较《跳山摩崖》中的更加生猛、开张,底部外拓扩出的圆形与上方的弧形线条抱合为圆势的同时,又将整个字的重心向下底盘稳定,仿佛沉落的巨轮之锚,使整个结构显得稳重无比(如图7)。
图5 《西狭颂》《郙阁颂》《积玉桥残刻》中“知”“慕”字
图7 《跳山摩崖》《积玉桥残刻》中“宾”“万”“地”字
在“地”字的形态结构中,《积玉桥残刻》与《跳山摩崖刻石》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横势,《积玉桥残刻》除横势外将竖线向上伸展,横画均向右上方倾斜,带有明显的动感与行书意味。
《积玉桥残刻》书法形态与《跳山摩崖刻石》《西狭颂》《郙阁颂》等东汉摩崖石刻都属横画等距排叠、体势横撑外拓,线条皆粗细均匀、起收以圆为主。这种基本的字体艺术形态在更早的《五凤刻石》中亦有所体现(如图8),证明铭石隶书历经了漫长的书体演变后,古法在工匠群体的传承中得以相对稳定地保存了下来,并与同时期其他载体的书法作品相比带有明显的滞后性。
图8 《五凤刻石》《积玉桥残刻》中“始”“凤”字
2.六朝信息
《瘗鹤铭》为摩崖石刻,原刻于镇江焦山,与全椒积玉桥直线距离100 多公里,二者在存世上有着相似境遇。“当梁人书鹤铭书势亦带行押体,况文本千文”,杨守敬在《积玉桥残刻》印本跋文中提到了《瘗鹤铭》,又论“此拓为南朝萧梁人手笔,与鹤铭同时”。的确,二者同为南朝石刻楷书,均带有一定的行书与篆隶笔意,在线条表现与浑融之气息上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随人学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山谷老人在诗中将单字约8~10 厘米见方《瘗鹤铭》誉为大字之祖,而《积玉桥残刻》单字直径在18 厘米左右,几乎比前者大了一倍。从字体形态看,《瘗鹤铭》字体结构表现为横画右上耸肩、结构内偃、体势多高耸,这些特征更接近楷书新体,而与《积玉桥残刻》大相径庭。(如图9)
图9 《瘗鹤铭》中“禽”“胎”“势”字
《瘗鹤铭》中的行书意味是以动荡飘逸的结构特征与其不经意间透露的行草笔意体现,而《积玉桥残刻》结体敦实厚重,并无过多的飘动之感,除了与《瘗鹤铭》相应的行书笔意,如杨守敬提到的“良”“律”以及“调”“服”“米”等(如图10),更多是以字形中所存在“简”来体现,如“裳”“让”“梨”“归”“迩”等(如图11)。
图10 《积玉桥残刻》中“良”“律”“调”“服”“米”字
图11 《积玉桥残刻》中“裳”“让”“梨”“归”“迩”字
南碑绝少,曲靖《爨宝子碑》为此时期最具代表之作品,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颇高,其楷书铭文因书刻精妙饶有隶意而得以彰显。世人多因其点画形态有波磔为古法,其实《爨宝子碑》除点画形态外,其结构特征也处处杂糅篆隶古意,如若忽略其线条中标志性的起收形态,《爨宝子碑》亦与《积玉桥残刻》铭文之体势、结构异常地相似(如图12)。
图12 《爨宝子碑》《积玉桥残刻》中“凤”“官”“归”“称”字
徐悲鸿曾醉心于汉魏石刻,他本人也藏有一套《积玉桥残刻》残拓,并作跋文“天下有简单之事,而为愚人制成复杂,愈久愈失去益远者,中国书法其一端己……顾初民刻甲骨己多劲气;北魏拙工勒石弥见天真。至美之寄往往不必详加考虑,多方策划。妙造自然,忘其形迹……古人并无‘笔’,更无今日之所谓‘法’”。题跋中简短数言将徐悲鸿崇尚《积玉桥残刻》之简、古、拙意说明,也将其书学思想清晰勾勒出来,虽言无法却更得古法。《积玉桥残刻》丰富了徐悲鸿书法之取法,且充实了他的书学思想(如图13)。
图13 徐悲鸿行楷对联
近代绍兴书家徐生翁书法与《积玉桥残刻》书法形态特点多存有相似之处(如下页图14),陆维钊曾用简、质、凝、稚来评价徐生翁的书法,这四字亦能妥帖地评价《积玉桥残刻》。质便是指质朴,孙过庭《书谱》中的“古质而今妍”将质与古对应,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有《高古》一篇以种种物像与想象描述了“古”之意蕴,历来许多学者都尝试对书家所追求之书法中的“古”下定义,“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它们当时和实际人生距离太近,到现在和实际人生距离较远了,好比一些年代的酒,已失去它的原来的辣性,只剩下纯淡的滋味”。朱光潜先生的“距离”说未直言古,但却正中了书法艺术中“古”的核心意义,换句话说,“古”便是由与“今”之事物存在距离感所产生的美感,是隔着时空会心一笑。
图14 徐生翁行楷对联
《积玉桥残刻》中同样能够体现出“稚”的审美特点,且兼存稚气、野气、大气、金石气、丈夫气、篆籀气,潘天寿先生也曾经说过:“学画,宁可稚气、野气、霸气,不可俗气、火气、小气。”《积玉桥残刻》书法因表现出不凡的艺术审美而气韵生动,独特的艺术个性也使其完全能够成为同时期大字铭石书法中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