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域下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2-07-02 04:50:10刘长春施艺玲赵少华冯龙孙德杰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贵州省少数民族

刘长春 施艺玲 赵少华 冯龙 孙德杰 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各自国家和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是体育文化构成的主要部分,既是民族特色文化形式的集中展示,又是民族传统体育生活化的形式。探析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不仅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体育观念的普及、体育意识的树立和体育活动的实践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顺应和符合了“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要求。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不可胜数,多样的民族体育衍生,创造出了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贵州省“十四五”时期体育健身领域计划的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助力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在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背景下,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一)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和内容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49 个民族,民族数量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世世代代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有17 个,贵州省各个地区都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贵州省总人口的37.9%。民族传统体育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在文化、经济、风俗、政治等因素呈现各个民族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贵州省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留存着很多种代表各民族独具特色和独特意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

贵州省地域辽阔,不仅有山地、河谷、草地、森林,且地面崎岖,气候相差比较大,形成了围绕打猎而开展的体育活动,如跑、跳、投、攀、射、骑等运动,以山区为主的登山运动,以农事为主的丰收舞蹈。独竹漂,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民间绝技。独竹漂,又名独竹舟,俗称划竹竿,早期只是一种过河来往的工具,后来演变成女子比拼的一项运动,表演者赤足站立在一根直径15 厘米、长约8 米以上楠竹上如履平地,手上仅靠一根直径5 厘米、长约4 米的小竹竿作为浆,左右交替,在水上滑行。被称为“中华一绝,水上芭蕾”的称号。2011 年9 月11 日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独竹漂成了民族运动会上的新增项目。贵州省已经举办了八次少数民族运动会及其他中小学运动会,如贵州省省运会、锦标赛等,全省各地还有数不尽的民族传统特色体育赛事。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也涉及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相聚一堂、载歌载舞。赶年,是贵州省少数民族最热闹的节日,各地区人民自行约定的时间,人们都会互相邀请,盛装出行,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参加,年会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人们可以购买需要的物品,还可以观看舞龙舞狮、上刀梯、跳芦笙、摆手舞等活动,年轻人也可以在年会上表达情意,找到伴侣,年场不管刮风下雨都会如期举行。“三月三”是壮族祭祀祖先、祭拜布洛陀的重要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日子,壮族青年就会欢聚在一起对歌、碰蛋、抛绣球,聚集在江边饮宴。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素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的习俗都是各不相同,民族节庆和风俗中都体现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三)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现状

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在少数封闭的聚集地部落地区,一般在节假日才会举办。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传承人较少,多数年轻人为了生计只能外出打拼,大城市的生活和良好生活条件吸引着大多数的年轻人,对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淡化,导致大量传承人缺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风雨飘摇。其次,缺乏民族传统体育相应的基础体育设施,在大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时,因为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需的资金较大,比如龙舟、舞龙、舞狮等项目。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能得到资金的支持,导致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不到发展。最后,贵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历史、政策等多方面影响贵州经济较落后。国家政府已出台了一些政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组织、建设场地、健身器材等,持续开展群众易于到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事。民族思想已经由过去的封闭型转化为开放型,有计划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了群众的休闲娱乐,使民族传统体育生活化。贵州省还举办了四年一届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促进各个少数民族运动项目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

二、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及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

民族传统体育经历历史长河的考验,千百年来,世代传承。有的民族传统项目属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有的聚集在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大多数年轻人进入城市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受到了冲击,以前一代传一代的传承自发性越来越淡薄,甚至遗落。为此,加强各个民族聚集地通过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推动了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更是在体育文化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利于丰富传统体育项目生活和精神上的不足,形成民族相互之间互利共赢的文化活动;有助于锻炼身体,促进情感的表达,凝聚民族信仰、价值取向。

(二)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针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困境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较少,设施较少,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缺少人才等一系列问题,贵州省体育局发布了若干关于政策文件,促使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针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难题,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只有认识到传统体育是自己民族的价值所在,自觉地保护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文将贵州省公布的政策文件进行筛选和整理,相关系统文件推动了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根据调查研究,具体有以下困境:1)思想观念的落后,政府和当地社会组织没有意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保护和传承,导致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失传;2)当地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忽视了积淀劳动人民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大众消费对贵州省民族传统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广大群众很难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很难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加强宣传和实践是一大难题。

三、全民健身视域下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

(一)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核心、是灵魂。2015 年 9 月将太极拳引进校园,2017 年又将健身气功八段锦引入学校,学生经过长期对太极拳和八段锦的练习,师生对传统武术健身有了浓厚的兴趣,师生由内而外的发生变化,行为举止更儒雅,对师生们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不只有太极拳和八段锦,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可以引入学校,加强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贵州省沿河县黄土中学在课间引入土家族健身操和摆手舞,丰富了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舞蹈生动形象,让学生了解到了不同体育舞蹈的美,体会摆手舞的动作赋予的意义,促进了土家族摆手舞的发展,成为构建土家族品牌“土家族文化节”的一大突破点。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是弘扬民族体育精神的一大方式。

(二)构建“民体旅游”,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环境自然化

现在贵州省正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期,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实现贵州小康生活,贵州省属于喀什特地形地貌,靓丽风景线虏获着源源不绝的观光者,贵州旅游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也融入景区和节日中,比如土家族摆手舞,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里,山中只有羊肠小道,往往是身靠岩石,脚踩悬岩,形成摆手舞的特点。摆手舞与传统文化表演相结合,向游客展示贵州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开发体验式的休闲体育项目,比如各个漂流景点的建设,射弩训练基地的成立等,推广贵州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三)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和理论科学研究

进一步发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优势,进一步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制定长远的目标规划和统一布局。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发展对策等对民族传统体育设立单独的学科建设,增强民族传统体育在人民心中的概念,开发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扩大民族传统体育交流,还可以解决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缺少的困境。根据贵州省自身具体情况,结合云南、四川的相关理论研究,并制定相关的学科理论完善体系,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立。贵州省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市场的整合和建设,促进民族传统市场合理化,加快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挥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功能,树立新的发展方向,让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面向全国,走出中国。

(四)通过书籍、移动互联网等媒介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推广

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可枚举,这是一大优势,在传统节日可以组建民族传统体育节目团,来表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往的旅客可以花费较少的资金进行观看,制作地区宣传片,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宣传。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和特色体育文化对其加大力度的宣传,通过网络和期刊的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吸引更多的国内和国外的专家进行交流探讨,扩大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人越来越多。

(五)依托现代赛事,增强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内生力

以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开展为依托。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赛事。首先,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群众性赛事。群众性赛事参加规模大、承办次数比较多、普及程度区域大的特点,国家已经放权给基层,政府也要积极配合扩大其参与区域,政府大力扶持相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积极组织引导群众,促进更多的普通群众加入其中,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群众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是群众生活的表现,能很好地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其次,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官方性赛事。官方性赛事具有影响力大、水平高、观赏性强等特点,能很好地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交流。比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比赛在不同地区举办,增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很好地促进当地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的交流与沟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四、结语

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是结合贵州省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具有独特的自发性、地域性、民族性。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人民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缺乏,把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发展,构建旅游现代化的建设,民族节日和自然风景都是吸引旅客的重要地方,促进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意识,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建设民族传统理论学科,科学性的开发,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价值和功能。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认识理念需要加强,不能过于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和推广。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贵州省少数民族
贵州省种公牛站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