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蕾 蒋新雅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不断进行改革,对专业性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现有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就业需要,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财务管理课程作为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具备较强的专业特点,选择该课程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起点,不仅可以检验课程思政是否可行,而且还能提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明确财务管理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应具备的条件,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其他课程思政建设的进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财务管理;教育改革
1课程思政的含义及必要性分析
1.1课程思政的含义
关于课程思政的含义,本文认为应当从其特点及内在要求方面进行概括,总体来说,课程思政是“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实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可以说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課、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它与思政课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体现在两者都强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二者的区别体现在:思政课程专门从事思政教育,中心词是“课程”,而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传输媒介,实现各课程的育人功能,中心词是“思政”。
1.2“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课程是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接触的是资金的筹集、运用与运营,毕业生多从事会计、出纳等相关工作,特别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之所以该职业入行门槛高,原因不言而喻,作为资本市场的监督者,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目前资本市场上公司财务造假、贿赂等事件频繁曝光,更需要提高专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但是,当前的财会本科教育“重技能、轻品德”,思想品德教育略显不足,导致毕业生“有才无德”的现象突出,给未来中小企业做假账偷税漏税行为埋下了隐患。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还应当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政教育,实现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有效减少企业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2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实践
2.1修订教学大纲,彰显思政特色
修订财务管理教学大纲以确保思想政治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步。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素质目标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实现素质目标,不仅需要授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还需进一步挖掘本专业中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与道德修养等思政内容。
2.2充实教学内容,融合思政要素
财务管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和管理以及企业股利分配等,授课教师不应机械化的向学生输出课本知识,而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要素,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疫情防控期间,新闻中多次报道不法商贩囤积抗疫物资、哄抬物价,最终被处以重罚的事实,教师们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一下,引导学生作为一名专业的财务人员,不仅需要专业能力过关,还要兼具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3拓展教学方法,创建思政建设道路
进行课程思政,授课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授课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尽量避免满堂灌、一堂言,可以采取讲授法、演讲法、互动法或者进行实地思想教育等;同时,授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将学生关心的事情作为案例穿插在课堂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外,还可以开展模拟实战体验,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公司运营情景中,切身体会企业运营中会遇到的各种挑战,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与荣誉感。
3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
3.1课程思政专业师资力量欠缺
授课教师讲述课程知识是专业的,但是他们的不足在于课堂中的点评大多局限于课程知识,扩展性较弱,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够充分,无法有效挖掘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因此,作为授课教师,应当储备多学科知识,具备跨学科、宽视野的创新思维,避免搞形式主义,只是将课程思政挂在嘴上,未实施行动。
3.2课程思政设置不合理
课程思政是在显性课程中进行的隐性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授课教师可以把课程思政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对于“00”后大学生来说,传统案例对他们来说已经无法适用,案例太过久远、老套,学生们不仅不了解案例,而且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课堂中的案例最好是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或是新兴事物,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向他们传达正确的价值理念。
3.3课程思政考核制度不健全
目前课程的思政建设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考核不单单指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包括考核老师的授课效果。但是由于对课程思政的规划、目标、方案等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无法对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考核。
4加强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措施
财务管理是主要研究资金运动的一门管理学科,旨在提高资金效益,为社会培养区别于传统会计的专业财务人员。因此,财务管理课程的课程思政应当在符合课程专业知识教育的前提下,融合思政因素,给予财务管理课程思政以正确的定位,深化“立德树人”理念,完善更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
4.1壮大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课程思政的开展离不开授课教师的支持。学校可以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课程思政的涵义,鼓励其在课堂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此外,学校还可以面向社会招募专业性人才,促进课程思政的推广,组织相关任课教师参加高校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和分享,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课程思政水平。
4.2收集思政案例,丰富教学素材
案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载体。授课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注意:(1)案例要与时俱进,剔除陈旧过时的案例,从报刊、互联网、新闻等其他渠道获取最新资源;(2)案例设计要贴合学生生活,例如就业考研、移动支付、购房购车等;(3)案例要多样化,尽量选择反映多个方面问题的案例,避免太过单一。
4.3建立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应该从政策、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与考核方面对课程思政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其次,老师应该寻找合理的课程思政目标和改革方式,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学生们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们的工作,不断保持渴求心和好奇心。三者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持续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张静.“课程思政”视角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21(32):173-174.
[2]张春艳,田景仁.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21(17):94-98.
[3]童艺平.探讨《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实践路径[J].上海商业,2021(07):146-147.
作者简介:
石蕾(1975.6),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从事企业管理、公司金融等研究;
蒋新雅(1998.4),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