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求在阅读和表达的学习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和思辨性,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水平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文章借助一堂人物评价的专题性学习课程呈现学生在思辨性学习中的样态特征,通过前期设计、课堂记录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的探索为思辨性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思辨性学习;学习样态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单篇与群文复合式学习样态研究”成果,立项编号zdfz20064。
作者简介:郭雪晴(1993—),女,广东省深圳市人大附中深圳学校。
一、意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思辨性思维的概念来自西方,也叫批判性思维,英文说法为Critical Thinking。对于这一概念,美国加州大学哲学教授布鲁克·诺埃尔·摩尔和理查德·帕克解释说:“批判性思维是针对你自己或者他人就特定情形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进行评估。”由此可见,比起传统的接受型阅读,思辨性阅读是一种难度更大,而且更加复杂的阅读方式,它挑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非此即彼和追求明确答案的思维惯性,不仅要求读者能够读懂文章的观点,还要求读者能够对所读内容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有选择地接受所得到的知识。这种阅读方式能够极大地锻炼读者的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提高读者的独立思考水平。
实际上,这样的思维方式并非西方文明的专属成果,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就能看到先人对批判精神的推崇。例如,明代陳献章的《白沙子·与张廷实》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并分析问题,是中国学者自古以来的自觉追求。此外,由于中国传统文学注重抒情性,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学的熏陶,其感性思维普遍强于理性思维,教师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的训练对提高其理性思维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设为必修课程中的学习任务群之一,内容既包括输入性质的阅读,也包括输出性质的演讲和辩论,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这项举措一改以往高中语文偏重对经典文本的记忆与欣赏的教学传统,有意摆脱高考指挥棒下语文教学以教师“一言堂”灌输为主的困境。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能为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综合判断的习惯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联想推理的能力。
二、设想:“认识贾谊”专题性学习的设计思路
笔者在观察目前既有的群文阅读教学课例与研究时发现,大多数的教师仍然将目光集中在必修教材的课文上,从教材中选择两篇及以上的课文进行组合成为常态做法。但依笔者之拙见,在“大语文”学习打通课堂内外界限的理念引领下,在语文学科拥有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源的条件下,不妨由教师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内容,以课本为核心阵地进行适当拓展,使课堂组织变得更加灵活,更加个性化。
在准备必修课本中《过秦论》一课的教学时,众多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都有对作者贾谊的介绍,都强调了他怀才不遇的坎坷经历,都附上了李商隐的《贾生》一诗。而笔者进一步搜索资料时又发现了毛泽东的《七绝·贾谊》、王安石的《贾生》、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及苏轼的《贾谊论》等诗文,这些诗文从更加多样的角度对贾谊进行了评说,甚至相互呼应,不再拘泥于惋惜贾谊的才华和批评汉文帝不能用贤的视角,而是密切联系作者本人的经历进行评说。这就对学生之前形成的思维定式和固有印象有很强的颠覆性,自然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也符合群文阅读的模式,是锻炼学生思辨性思维的优质材料。
当然,《过秦论》这一课对秦王朝覆灭的真实原因的讨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辨性话题,也方便与《六国论》结合起来组织群文阅读,提高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然而,与单纯的历史规律分析相比,人物评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因为每个人物的背后都有其独特且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也有他所从属的时代背景。教师将这些内容一起呈现,既能启发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也能让学生对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完成发展逻辑思维与锻炼审美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
此外,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也曾组织过人物评价类的思辨性活动,比如《短歌行》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的形象对比;《鸿门宴》与李商隐、王安石、杜牧等诗人的诗中项羽的形象对比,意在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思辨性阅读和表达的训练。因此,教师只要在平时课堂上进行过相关的训练渗透,学生就具有足够的基础完成本课所设计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以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特点,笔者将“认识贾谊”设计为一堂人物评价专题性学习课。本课形式为讨论课而非讲授课,以具体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只做引导,不给出答案。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共选择6篇风格各异的文本,具体安排如表1。
任务程序:
1.自读6篇文本,借助《古汉语常用词词典》梳理文意,解决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自己对文本进行分类,说出分类依据,并在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各小组形成一份统一答案,在班级进行汇报。
3.探究6篇文本的作者为何会对贾谊有不同评价?你赞成谁的观点?每个小组派出1名代表,进行1分钟左右的即兴演讲。
4.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请总结你的认识,教师任选2名同学进行发言。
5.课后作业:以“我观贾谊”为题,仿照苏轼《贾谊论》的结构写作一篇小论文,总结自己对贾谊的评价及理由,500字以内。
三、记录: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时的学习样态
由于笔者在课程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实际操作时课堂推进比较顺利,学生表现的学习样态基本符合预期,但也有一些地方与预设不完全吻合。现将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生古文阅读基本功有待提高
笔者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经过半年多的高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设计课堂过程时,笔者将古文内容理解的基础工作完全交给学生进行自学。但是在实际操作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阅读速度仍然较慢,花费在文字理解上的时间较长,6篇文本共1500字左右,20分钟过后只有的学生能够读完。
“00”后的学生是出生在网络发达背景下的“Z世代”,当下的科技发展和阅读环境决定了他们的阅读习惯呈现碎片化、视觉化的特征,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泛滥导致了学生对篇幅较长的文本阅读耐性和连贯性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从整篇文章中提取和总结有效信息的能力。最终笔者不得不在自主阅读和总结作者观点的环节延长了5分钟,并压缩了第4个环节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总结。
(二)学生输入能力普遍强于输出能力
多年来讲授型为主的基础教育模式已经养成了学生以接收为主的学习惯性。高中生常常比较内敛,乐于听讲、读书和做笔记,而不擅长提问、叙述和写作。即其对知识的输入能力强于输出能力,而输出却是检验知识是否转化为自身所有的最好方法。
在思辨性表达方面,学生的口语能力弱于写作能力。在教师课后布置的小论文中,学生基本都能以完整的结构写清楚自己的观点,而在课上进行即兴演讲时,部分学生的语言组织就显得有些吃力。比如论证观点时“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类结构性关联词运用太少,思路欠清晰,“然后”“就是”等口语的习惯性赘述较多,导致句子零散化。此外,学生无意识地表现出喜欢用网络流行词汇进行表达的倾向。由于学生自身的文学性术语储备较少,因此当一些想法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时,学生便会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词汇。
(三)学生具有层次较为丰富的信息处理、推理和评价能力
在设计让学生对6篇文本进行分类归纳的环节时,笔者的设想是让学生自行读出几位作者对贾谊评价的差别,大多数学生能够符合预期,按照对贾谊的褒贬将王安石、毛泽东的七绝和苏轼的文章分在同组,将李商隐的诗、王安石的五律分在同组。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笔者选用了2019年全国卷的删减版本,当中主要是对贾谊经历的介绍,虽然节选部分不包含作者对贾谊的直接评价,但有的学生根据选文中的用词和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分到与李商隐诗同一组,自觉联系了以往学过的知识,并能做出有依据且符合逻辑的推理。
能够读懂他人评价只是较为浅层的思辨训练,在此之后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评价形成的原因,并且综合所有信息得出自己的评价。笔者向学生补充这6篇文本的写作背景,加上学生对王安石、李商隐、毛泽东、苏轼的人生经历都有一定了解,学生比较顺利地得出他们的评价都与自身的境遇与性格有关的结论,认识到了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做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据此,学生也对贾谊形成了更加全面的批判性认识,既看到了君主不能用贤导致他怀才不遇的一面,又看到了他因自身的性格缺陷造成人生悲剧的一面。
四、反思: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准备充分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由教师教为主向学生学为主转变,保障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这固然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的自主性,但也增加了教师管理课堂的难度。若想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够更有序,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尽可能摸清学生的学情,据此组织材料,更加精准地计算课堂时间。为应对意外情况,教师尽量不将课堂的40分钟排满,而是适当设计一些弹性化内容,留出足够的调整时间。
在课前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问题设计,为了让课堂串联顺畅,教师设计的问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明确易操作,缩短学生解读问题耗费的时间,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问题问了什么,应该回答什么;第二,开放且宽泛,想要引发学生自主深入的思考活动,问题不能对答案有提示性,也不能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尤其是要避免设置逻辑简单的选择性问题,以免学生无话可说。
(二)材料组织有序
单篇与群文复合阅读模式中,教师要选择一两篇文章让学生进行精读,其他作为辅助泛读。一般来说,经典度高、知识点密集以及篇幅长的文章自然应当作为精读文本,在本专题当中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贾谊论》两篇文本。既然是精读,就应做到夯实基础,教师要求学生一字一句细细琢磨,而非直接开展思辨性阅读,功利性地追求更高级、更新颖的教学效果。几篇泛读诗歌当中,李商隐的《贾生》是学生初中学过的文本,根据认知理论,人们对新知识的刺激的接受程度,与自身既有的知识有密切关联,因此教师可以将《贾生》作为课堂导入材料,唤起学生的相关记忆,如此一来,当他们再接触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观点时,受到的冲击效果就更强烈,更利于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
(三)提高小組效率
小组讨论作为打破教师“一言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多年来一直备受推崇,成为许多优秀公开课例的展示法宝。但在日常教学中,当教师把课堂交给小组,往往意味着组织者缺位,一些小组表面上讨论得很热烈,实际上杂乱无序,效率不高;而有一些小组会陷入肓目相互谦让的状态,甚至总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到讨论中,导致小组讨论成为他们的“垃圾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安排更加严密的讨论程序,注意培养小组长的领导能力,让组长成为讨论的主持人,负责安排组员有序发言,从而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创新,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评价,充分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而任何前沿的理念想要转化为实践典范都有漫长的探索之路要走。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和调整中,才能真正把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将语文课堂打造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帕克.批判性思维[M].朱素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