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广西 北海 536000)
近几年,全国各省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中提出,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同时要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1]。《规划》将乡村分为四类,分别是城郊融合类村庄、聚集提升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2]。其中,特色保护类村庄是指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北海市璋嘉村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2018年第一批被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传统村落。
北海璋嘉村作为第一批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有着自己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客家文化是该村的文化特色。客家文化是汉族的一个民系在南迁过程中,在特定的区域为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3]。客家人以汉文化为主导,虽与周边文化不尽相同,但仍然保持着客家先民的各种生活习惯和特点,极具包容性。北海市璋嘉村的文化旅游发展可以依托该村客家文化特色、资源等进行设计和规划,树立璋嘉村客家文旅品牌、振兴璋嘉村文化旅游市场。
北海璋嘉村地处北海市合浦县、钦州市浦北县、玉林市博白县的结合部,是“鸡鸣三州县”的地方。东北面与博白县的松旺镇、菱角镇相连;西面与本乡山心、井山村委相接;南面与本县公馆镇相通;西北面与浦北县石冲镇隔水相望。璋嘉村地处大廉山峡谷心脏部位,四周环山绕水,聚水藏风,是典型的山谷盆地,据悉因村子及周边环境形状像古代帝王御用的玉器“圭璋”而得名,而村民也世代自称璋嘉村为“小天府之国”。璋嘉村委下辖6个自然村,即老屋、老屋场、坑尾、新尾场、新门楼、歧山背,有14个村小组,村域总面积约为9.8平方公里,是合浦库区人口最多的移民村庄。璋嘉村共有林地1万多亩、耕地500多亩、水库面积2000多亩。
璋嘉村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底蕴和价值。村民姓氏主要以陈姓为主,其次为潘姓,多为客家人,为古时中原地区陈姓族人辗转江西、福建、广西多地搬迁而来,民风习俗淳厚朴实,独具客家景观及特色。
现将北海璋嘉村的旅游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所规定的体系进行整理和分类(如附表1所示),可以看出,璋嘉村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山水、人文丰富而独特,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北海市及北海大部分近郊或远郊的传统村落如乾江村等属于靠海地区,不具备山地资源以及湖泊、水库资源。因此,相比这些传统村落而言,北海市璋嘉村的旅游资源更为丰富与特殊,主要体现在璋嘉村山水资源,如大廉山以及六湖水库。另外,璋嘉村的宗祠、寺庙、围屋等建筑资源以及鸡嘴荔枝林、千年古樟树、鸡嘴荔枝王古树、300余颗古树等山林的生态资源,还有名人故居和当地特殊的融合了客家文化、宗教(道教)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当地文化等人文资源等都非常丰富。
附表1 璋嘉村旅游资源分类表
为更具针对性地对北海璋嘉村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及分析,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如附表2所示,总结出北海璋嘉村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北海璋嘉村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的具体方向提出一定的可行策略。
附表2 SWOT分析模型
基于以上关于北海市璋嘉村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及其SWOT的分析,笔者经过实地调查、访谈及研究提出北海市璋嘉村可以打造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此模式的发展所需的基础条件、所应遵循的核心理念及发展所建立的典型业态分析如下。
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为:该乡村地处城市近郊、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丰富的郊野休闲资源,如山地、河流、果林等,同时有一定规模的城郊休闲市场支撑,具备一定的场地条件,便于引入休闲、游乐设施设备或项目[5]。
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核心理念主要是:该乡村能依托本村的原始乡村环境,打造轻松、好玩儿的休闲游憩活动区域,该区域主要面向城市的周边居民及群体,通过旅游项目及活动的创意开发,在该乡村区域内形成多元的游憩与休闲空间,构建丰富多彩的郊野休闲文化旅游产品;同时还应注重持续性地乡村活动及节庆活动策划,创造乡村持续旅游吸引力;将开放性的公共活动空间与经营性盈利项目有效结合起来[4]。
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典型业态主要有:乡村露营地、乡村骑行绿道、湿地公园、垂钓区、小型休闲农园、户外运动区等。
通过以上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条件、核心理念以及典型业态的要求及分析,可规划出该类乡村旅游发展模型(要求乡村提供食宿接待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型
通过对北海璋嘉村的旅游资源、乡村环境以及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型的分析、探讨和研究,再结合璋嘉村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可构建璋嘉村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客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图2所示(发展模式图中璋嘉村地图模型依据璋嘉村鸟瞰图绘制),并着力打造四大乡村旅游品牌。
图2 璋嘉村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客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1.打造璋嘉村客家文化旅游品牌
璋嘉村的客家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该村客家生态博物馆,其全名为客家文化空间:璋嘉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该馆于2008年6月入选北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广西客家乡村文化的集中反映,主要的旅游资源有广西区最大的客家土围村落群——老屋村土围屋、岐山背村土围屋、新屋场土围屋,以及北海市著名的古老祠堂——陈氏宗祠和客家的美食与客家祭祀风俗等。因此,璋嘉村客家文化旅游品牌应以璋嘉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即璋嘉老屋客家土围屋)、陈氏宗祠、陈铭枢故居为核心文化品牌,构建以土围屋为中心的建筑文化、美学文化以及宗祠文化等客家文化体验景区;同时打造以提供客家美食为主、推广客家生活和客家风俗习惯的客家休闲农庄。
2.构建璋嘉村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璋嘉村是北海市生态保护最佳的村落环境,且该村濒临旺盛江水库(又称六湖水库),同时拥有广西区级名古木——千年古樟树及百年老树三百多棵、该村的镇村之宝——500多岁的鸡嘴荔枝王古树及300多棵百岁以上古树和众多的荔枝林等。因此,璋嘉村可以依靠该村良好的生态文化,规划该村以生态湿地公园、花园、骑行绿道、荔枝采摘园等为主要景点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同时打造更为知名的乡村荔枝文化旅游节(注:曲樟乡荔枝文化旅游节已举办了两届,璋嘉村为曲樟乡行政村,该村没有独立的荔枝文化旅游节)
3.发展璋嘉村休闲游憩乡村旅游品牌
璋嘉村依靠本村包括山水、果园等生态资源可以打造亲子类目的休闲游憩型乡村旅游品牌,如在千年古樟树和该树旁边的一棵榄树、一棵鹤树和一棵红豆树打造千年古樟树亲子露营地;在六湖水库打造垂钓园和水上休闲园等休闲游憩乡村旅游品牌。
4.设计璋嘉村“书种”研学旅游品牌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7—2021年,国家持续发布了关于对红色研学、劳动教育、国防教育、非遗教育的相关文件,鼓励支持相关研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借着国家政策对研学旅游的大力推行,可以通过璋嘉村众多历史名人如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清两广总督府督标陈均义、武功将军陈才业、民国合浦县县长陈介卿、国军团长陈鸿才、民国两广禁烟局局长陈玉衡、民国时钦廉禁烟局局长陈希徐、八路军团长陈前、中山大学教授陈润政等杰出人物资源打造相关研学旅游品牌。
同时,璋嘉村书记为了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鼓励更多学子通过读书实现人生价值,传承客家人耕读持家、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传统美德,于2017年首次在璋嘉老屋村陈氏宗祠创办“书种节”,“书种节”的主要目的是表彰在每年高考中获得好成绩的陈氏家族(包括已外迁)学子。“书种”是客家话,它是客家人对有文化,特别是古代考得功名之人的尊称。
因此,结合璋嘉村崇文重教、重视人才等优良传统,讲历史故事,学名人作风等,可设计“书种”等研学旅行和品牌。
北海市璋嘉村属于我国传统村落,其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旅游特色鲜明,旅游开发潜力大、条件好,是可以完整、系统地进行乡村旅游总体布局以及规划与发展的。但由于璋嘉村现阶段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旅游开发层次浅、旅游服务粗犷、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制约了该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在乡村旅游发展模型中的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型指导下,结合璋嘉村具体旅游资源、客家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以及原有景点景区等,提出了构建璋嘉村休闲化、郊野游憩型的客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分主次、重点打造璋嘉村客家文化旅游品牌、璋嘉村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璋嘉村休闲、游憩乡村旅游品牌和璋嘉村“书种”研学旅游品牌四大旅游品牌,进而构建北海市乡村旅游品牌,以期达到璋嘉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并为北海市特色文化旅游乡村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促进北海市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