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烨佳,林 兰
(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00;2.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沟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个体社会交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幼儿日常交际生活中,沟通困难是社交地位处于劣势的幼儿生活中经常面临的问题。现有研究已注意到幼儿沟通行为与其社会性发展之间的联系,但综合已有研究来看,较少有基于微观视角探析被拒绝型幼儿沟通行为特征的研究。作为一种人际互动行为,沟通作用于社交关系形成的内在机制还有待揭示。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的沟通行为进行观察,结合情境式访谈,探究大班两类幼儿的社交地位、幼儿沟通行为的属性和微观结构,以期为幼儿沟通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被拒绝型幼儿沟通能力培养提出建议。
“符号互动理论”从微观视角探究人们日常社会互动的发生方式和规律,该理论创始人乔治·赫伯特·米德认为社会是由人创造和使用符号的组合,并提出社会互动是通过解释对方行为中符号所包含意义实现的。[2]不同于马克思从宏观层面提出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米德强调符号构成了社会的微观秩序。因此,以象征符号为媒介的人际互动是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尤其是语言这种后天习得的符号。米德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创造和使用符号机制,并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2]受米德符号互动论和主体间性理论的影响,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普遍语用学”。一方面,普遍语用学是追求互动有效性的学说;另一方面,普遍语用学是关于“人与人”理想话语的学说,即普遍语用学的目的是促进个体在沟通中互相理解,达成共识,对此,哈贝马斯还提出了建构理想沟通情境的建议,以及有效沟通的四项基本原则。[3]在人际互动中,幼儿的沟通模式会对其社交产生相应的影响,改变外在环境中的社会性评价,社会性评价又会反作用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即幼儿的不合理沟通模式可能产生恶循环效应,相反,合理有效的沟通模式会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
基于研究问题,本次研究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G幼儿园大T班四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G幼儿园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所公办性质幼儿园。首先,本研究通过同伴提名[4]确定班级内28名幼儿的同伴关系类型,由此明确了7名受欢迎型幼儿、5名被拒绝型幼儿为本次抽样总体。其次,由于班级中两位教师及保育员对班中幼儿情况比较熟悉,本研究邀请他们参与研究对象的选取。请教师依据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教师评定问卷[5]对12名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进行评定。评定结果显示,2名被拒绝型幼儿和2名受欢迎型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与其同伴提名有较强的关联性,且在语言和非语言交往维度上得分差较为明显。结合观察互证,本研究由此缩小了研究对象的范围,确定了学号6号、15号、11号、23号幼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下是四名幼儿的基本情况。
被拒绝型幼儿为6号NN(化名)和15号CC(化名)。6号NN基本情况如下:男,5岁,在班级里经常和其他幼儿产生肢体冲突;喜欢一个人独处,如坐在阅读区域看书时,不允许其他人打扰和介入;上活动课的时候,喜欢到处走,发出奇怪的笑声,常常有幼儿向教师打他的小报告。15号CC基本情况如下:男,5岁,是一名很容易遇事生气的幼儿;游戏时,经常受到其他幼儿的拒绝或忽视;清晨来园时,他不喜欢和其他幼儿一起做早操、跳绳,总是在操场边的草坪上一个人玩。
受欢迎型幼儿为11号LL(化名)和23号ZZ(化名)。11号LL基本情况如下:男,5岁,是班级里的孩子王,虽然个子不高,但行动敏捷、反应速度极快,是班里的跳绳、跑步健将,受到很多幼儿的拥护;在活动的时候他喜欢与身边的幼儿合作,经常能想出新玩法,带着班里的幼儿一起玩;上活动课的时候,他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经常得到教师点名发言的机会;他性格乐观开朗,班级里经常传来他爽朗的笑声。23号ZZ基本情况如下:男,5岁,是一名乖巧懂事的幼儿,说话很有条理,喜欢观察、倾听;他有属于自己的稳定的社交团体,非常热心,喜欢帮助他人,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经常举手发言;最常去的区域是益智区,电子积木、飞行棋是他经常玩的游戏。
1.观察法
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社交地位大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沟通模式,但由于幼儿发起沟通的时机是不确定的,所以本研究采取的是自然观察法,研究者在与幼儿相处两周并融入班级集体生活后,进行资料的搜集。本研究的观察时间持续六周;观察类型以无结构观察为主,结构观察为辅。无结构观察记录采取叙述性描述的方法,结构观察采取频次记录法和判断法;观察内容包含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同时间、地点的沟通行为。
2.访谈法
首先,为进一步分析幼儿沟通行为产生的社交影响,了解沟通情境中另一方幼儿的认知情感体验,在每次观察后,研究者对沟通情境中的另一方幼儿开展了情境式访谈。访谈对象共11名幼儿,访谈主要问题包括:你喜不喜欢和某某聊天,为什么?可以说说你们刚刚在聊些什么吗?你和某某聊天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其次,为探析影响幼儿人际沟通模式的原因,研究者对两名受欢迎型幼儿、两名被拒绝型幼儿及其父母展开了个别访谈,访谈内容涵盖幼儿的离园接送安排、幼儿的居家生活状态、父母的工作情况、家庭成员的互动情况等。
本研究的资料整理工作主要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文字转录;第二步寻找本土概念进行三级编码。通过对视频资料、叙事记录、访谈记录的转录,研究者共整理出12份有效事件,共含长对话42篇。在转录文本中,沟通的场所包括生活区、游戏区、教学区,主要沟通对象为班级同伴。
在一级编码阶段,本研究采取聚类编码和开放式编码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文本中幼儿重复、相似、变异的言语沟通模式和非言语沟通模式进行编码。沟通情境中另一方幼儿的认知情感体验和“语用交流行为目录”(INCA-A编码系统)[6]是编码时的主要参考依据。最终,本研究归类了34个一级编码,其中一级编码受欢迎型幼儿和被拒绝型幼儿各为19个和15个。在二级编码阶段,研究者通过分析各节点之间的联系,将34个一级编码重组合并成5个二级编码,分别为自我表达、会话方式、交流模式、沟通姿态、表情神态。在三级编码阶段,研究者通过对已发现概念类属进行系统分析,选取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作为本次研究的核心类属,其下的类属及数据实例如表1所示。
表1 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沟通行为的类属编码
1.自我表达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的意识结构部分,是人格的理智层面。[1]在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观点中,自我是天生的认识者,自我即行动系统、优越驱力、原始利己心。[7]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表达会愈加个性化,而幼儿的自我表达保持着完整性与原始性,正如福禄贝尔所说,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的表现形式。[8]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的自我表达模式如下。
本研究发现,被拒绝型幼儿在表达需求、观点时常使用否定型言语模式。首先,在需求的自我表达上,他们倾向于使用拒绝型句式,而这在沟通情境中的另一方幼儿看来,是一种“拒绝协商”的表现,因此他们常常放弃与其展开进一步的沟通。例如,原先向CC伸出援助之手的小锦(化名)最后因为无法理解CC的需要,放弃了与CC展开进一步协调。其次,在观点的自我表达上,被拒绝型幼儿的言语模式常表现为否定型的反问,如“这样不是挺好的吗”“难道不是吗”。反问能加强语气,向外传达“我确定”“我认为……才是合适的”的观点。但访谈显示,沟通情境中他方幼儿通常对此表示不理解,或者不接纳。
与被拒绝型幼儿不同的是,受欢迎型幼儿在传达自我观点、情感和需求时,大部分时候采用肯定形式的言语模式。首先,他们倾向于用肯定句式向同伴传达自己的需求,并使用程度副词,如“特别”“好”等突出此刻自己内心的感受。其次,在抒发情感时,受欢迎型幼儿使用感叹句式较多,如“我好开心呀”“我太想你了”。最后,陈述式的观点表达也是受欢迎型幼儿在自我暴露时的典型表现,这类表达在幼儿群体中很有说服力。例如,在一次飞行棋玩法的争执中,受欢迎型幼儿LL的规则阐释为“飞行棋是这样玩……”,他很快就得到了伙伴的支持。
2.会话方式
会话是一问一答的人际交流形式,表现为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所进行的交谈。[9]会话具有简便性,它假设沟通双方就背景情境已有共同认知,是在这基础上展开的信息互动。会话与自我表达不同,其旨在使另一方产生语言反馈或行为反应,因此在语句中,沟通对象往往作为主体。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交往中,会话是一种常见的言语沟通方式。以下是案例中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的会话方式。
被拒绝型幼儿控制型会话有两种典型的外在语言模式,第一类为催促,第二类是行为指示。这两类语言模式实质皆指向被拒绝型幼儿对另一方观点和行为的控制,而这种会话方式容易使与其沟通的幼儿产生抵触感,即沟通情境中的另一方幼儿的内心感受往往是压抑的、反抗的。因此,在研究者观察的案例中,这类会话方式很少能被对方幼儿接纳,通常会受到沟通中另一方幼儿的拒绝或者忽视。
在会话方式上,受欢迎型幼儿呈现出来的特征是“关注”,即在发起会话时,其会话内容不旨在产生很明显的行为效力,而在于了解对方情感、观点,给予关怀。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安慰对方情绪、是非疑问句式征求意见、亲昵称呼对方。首先是情感关注类的言语模式。当受欢迎型幼儿表达出对沟通另一方幼儿的情感关注时,他们常用到的语言表达有两种:一类是对另一方情绪情感上的回应,如“没事没事”“我也……”;另一类是直叙对方此刻的心情,如“你不开心吗”。其次是询问观点、征求意见的言语模式,如“可以吗”“你能不能……”。 最后是亲昵称呼的言语模式,在本研究中,其表现为两类,一类为近亲称谓,如“大哥”等,另一类为对方幼儿所认可的小名,如“小苹果”等。综合上述三种言语模式,其实质都反映了受欢迎型幼儿在会话中对同伴的关注心理,因此相较控制型会话,其更受沟通情境中另外一方幼儿的青睐。
3.交流模式
布勒认为,在沟通中语言具有三个典型功能,即表达、吸引、指示。[10]其中,指示功能旨在连接沟通双方与沟通目标。因此,本研究将有助于双方协调、进行共同活动的信息互动定义为“交流”,将其外在形式视作交流模式。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的交流模式如下。
在本研究中,被拒绝型幼儿交流方式呈被动单向型,其主要表现为单方面争取注意、言语诱导的言语模式。在本研究的大部分案例情境中,被拒绝型幼儿处于被动问答的状态。“单向”是指幼儿的交流目的相对局限于自身需求,很少能顾及沟通双方的共同心理、行动需要。在本研究的案例中,被拒绝型幼儿的交流方式大都呈现单向化的特征,即为满足自身暂时单方面的需求,而忽视了沟通情境中对方幼儿的行为意愿和身心状态,如在邀请对方折纸时,他们倾向于使用工具拍打其他幼儿的头部或肩膀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在沟通中,受欢迎型幼儿交流方式的主要特征为主动和协作,其主要的言语沟通模式有是非疑问句式询问对方意图、是非疑问句式询问对方情感观点、祈使句式主动交流。从交流目的层面分析,这三种交流行为的功能皆体现了较强的主动性和协作性,即在主动发起交流时,他们倾向于探求对方的意见,以保证沟通情境中双方意愿和行为的一致性。
非言语沟通是人际关系沟通方式的一种,是指借助非正式语言符号,以语言与文字以外的符号系统进行的沟通,包括肢体语言、音调、语气、情境、灯光及衣着、环境等。[11]相较于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特别是情感上的真实性,幼儿更倾向于接受非语言沟通传递的信息。在本研究中,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非言语沟通的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为沟通姿态、表情神态。
1.沟通姿态
沟通姿态的最早提出者是萨提亚,在萨提亚沟通模式理论中,个人和他人的互动模式定义为沟通姿态,沟通姿态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中的生存方式。[12]沟通姿态实际源于原生家庭环境中与其有亲密关系的养护者彼此之间的互动模式,即年幼时期习得的生存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逐渐将其内化为行为模式,迁移到社会交往中。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的沟通姿态特征如下。
在本研究中,被拒绝型幼儿沟通姿态为回避型,该状态经常出现在应急性情境中,如位置争执、被迫活动等。幼儿在该情境中常拉开与沟通对象之间的距离,身体姿态呈现收拢状,以表示回避。在本研究的案例中,幼儿回避型沟通姿态有两类具体的外在表现:回避型的动作姿态与消极的反应方式。第一,回避型的动作有扭头和躲闪、后退三种主要形式。情境中的被拒绝型幼儿遇到应激事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退避行为,如躺在地上、脚朝前推地、身体向后移动,似乎不愿意接受既定行为的安排。而当被拒绝型幼儿发起的交流受到对方的忽视或者拒绝时,其呈现的状态常为离开、终止对话或者扭头转向另一边。第二,被拒绝型幼儿的反应方式呈现出明显的消极性,表现为对另一方发来的信息置之不理或者延迟回复。
从两个被拒绝型幼儿对自身行为的解释中,可以了解到活动情境与其回避行为和消极反应之间存在某种关联。第一,当情境不符合幼儿预期时,幼儿认为躺下来的退避行为能保持其不受强制的行为侵害;第二,当受到沟通对象的拒绝时,即情境难度高于其交往能力时,幼儿倾向于终止对话;第三,当情境中幼儿自身注意力集中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时,幼儿会对沟通中另一方的信息持屏蔽态度,表现为延迟回复或者沉默。
在本研究中,受欢迎型幼儿的沟通姿态特征是正向主动,在发起沟通时,其大部分情况下是正面朝向对方的,其两手自然张开,呈包容状,倾向于与对方进行肢体接触和语言交流,以表示接纳。
受欢迎型幼儿在本研究中的正向型沟通姿态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近距离接触和积极反应。第一,在动作姿态方面,研究发现受欢迎型幼儿询问对方意见时,倾向于将自己的手搭在对方的肩上,似乎在表示等待对方信息的回复;在各类见面活动中,他们的表现则会更加积极主动,会有贴头、拥抱、拉手等亲密举动。第二,在反应方式方面,受欢迎型幼儿对沟通对象的各类信息捕捉非常敏感,会即刻关注对方的情绪,采取有效行动,对各类语言或行为信息给予即刻回复。
2.表情神态
表情神态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在脸上呈现出来的态度变化。本研究观察到的幼儿表情神态主要集中在其嘴和眼部。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的表情神态属性如下。
被拒绝型幼儿在交往中消极神态偏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满气愤的表情,二是目光低垂的神态。被拒绝型幼儿的表情神态也与其所处情境存在较大关联。第一,在被迫活动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容易表现出不满和气愤,常见的方式有噘嘴和皱眉;第二,当其沟通受到拒绝或者忽视时,会目光低垂,表示失望。
受欢迎型幼儿的表情神态则相对积极向上,有两个典型的外在表现:自然微笑和目光注视。在观察的案例中,受欢迎型幼儿倾向于以嘴角自然扬起的状态与他人展开互动。另外,在神态方面,受欢迎型幼儿经常目光注视沟通同伴,积极关注对方的表情和语言反馈。
如图1所示,幼儿沟通场所为游戏区域的案例占比62%,教学区和生活区各为15%和23%,这说明相较另外两个区域,幼儿更喜欢在轻松欢快的游戏区域与同伴展开沟通交流。在这基础上,本研究对幼儿在区角内主动发起会话的次数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大班幼儿在表演区、益智区和建构区,主动发起会话的频次相对较高,在植物角、美工区、教学区和阅读区主动发起会话的频次相对较低(图2)。这说明,越是开放自主的环境,越有利于大班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社会互动。
图1 大班幼儿沟通场所分布情况
维果斯基认为,共同活动是语言的启动机制,交往是以一定的智力和思维为基础的。[13]为促进幼儿交流协作能力的发展,幼儿园要重视生活化、低结构沟通环境的创设,明确教师在游戏中的介入方式和时机,发挥幼儿和教师的共同优势,开展有效活动。其次,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应面向全体幼儿,在区域游戏中鼓励部分同伴地位处于劣势的幼儿加入项目游戏的计划、实施、分享的环节中,在自由融洽的游戏氛围中促进幼儿主动交流,培养幼儿协作交流的沟通品质。
相关研究表明,否定、禁止型言语容易使得幼儿形成不良的自我体验,进而影响到他的自我表现能力。[14]本研究发现,肯定型的自我表达能让幼儿充分认识同伴需要和进行观点采择。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进一步了解自我表达的丰富内涵。一方面,以身为范,营造肯定、自由的言语氛围,使用丰富的情绪情感词汇自我暴露,促进幼儿社会意向性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照护人可以在一日生活中,从多方面创造机会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需求、想法、选择、爱好、观点、计划和收获。
有研究表明,早期母亲对婴儿的情绪回应会成为婴儿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的一个参考,并以此形成自己跟他人的互动的特定行为特征。[15]本研究对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反应方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析,根据访谈得知,被拒绝型幼儿平时回家后的娱乐活动大部分是看电视。很多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和辛苦,回到家后会到房间休息,对于幼儿主动发起的交往习惯于延迟回应或草草回应,而研究情境中被拒绝型幼儿也经常做出与之相似的反应方式——沉默、延迟回复。综上,在信息化时代,家长需要看到社会交往与孩子语言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追寻孩子语言背后的象征性意义,在无条件关注孩子生活的同时,及时回应孩子的声音,与孩子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
原生家庭是个体经验、情感、心理积累和形成的最初场所,策略模型理论揭示了家庭成员信息互动方式对个体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如果家庭中两夫妻之间的沟通模式为指责型和打岔型,其孩子的沟通言语和行为中就会有很多与之相似之处,如控制、自我中心化、单向等。因此,家长要做好榜样示范,审视自己的沟通行为,在与孩子沟通时,强化民主意识,减少强制命令、主观臆断。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需要更多地放下姿态,真诚地袒露自我,积极关注孩子的情感、思想、需要,以此培养幼儿会话情境中的“关注”意识,使孩子体验到“关心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