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妍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胸闷气急、夜间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纳差乏力、水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因较为复杂,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该病是由心室泵血和心脏功能降低引发,具有极高的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中医将气血亏损、血脉不畅而导致的气虚血瘀归为心力衰竭的主要影响因素,通常采用补气活血的药物来治疗慢性心衰,研究表明,保元汤合桃红饮能够改善患者心气不足的症状,具有补血化瘀的功效[2]。通过对66例患者的研究,旨在探讨保元汤合桃红饮对临床疗效与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气虚血瘀证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55~73岁,平均(64.28±5.21)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15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53~72岁,平均(63.74±5.39)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1例,Ⅲ级12例。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上述基线资料上,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3],均经过心脏超声确诊;②符合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③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此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无自主意识者;②存在其他严重慢性疾病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如呋塞米、螺内酯、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日常饮食并监测患者体征。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元汤合桃红饮,组方:桃仁10 g,红花6 g,党参12 g,黄芪10 g,肉桂12 g,当归10 g,川芎10 g,炙甘草6 g。将上述药材用水煎取400 ml药汁,饭后半小时服用,1剂/d。2组均进行7 d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临床疗效,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症状明显减轻为显效,症状部分减轻为有效,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包括左侧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平均跨瓣压差等(△Pm)[4];③比较2组NT-proBNP水平,采用锐普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对患者肘静脉血进行检测并记录。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心功能治疗前,2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LAD、△Pm的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例,
2.3 NT-proBNP水平在NT-proBNP水平上,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水平更低(P<0.05)。见表3。
心力衰竭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心脏病,其病理基础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同时异常,而回心的血液不能从心脏正常排出,引起严重的循环障碍,以及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中以呼吸异常、虚弱乏力为主要表现,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5]。心力衰竭以慢性心衰为主,以多种病因诱发终末期心脏病为基本病理特征的老年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需要长期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增强心肌收缩力,进行抗心衰、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然而,要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往往会降低[6,7],中医治疗更具优势。
心衰属于中医学“心悸”“喘证”“痰饮”“水肿”“胸痹”等范畴。最早的心衰病因及症状相关的论述是《素问·痹论》曰:“脉痹不已,复感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则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是指若血脉不通畅,则会出现烦躁心悸,突然气逆上壅而喘[8]。《灵枢·胀论》曰:“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素问·调经论》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素问·水热邪论》曰:“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金匮要略》指出:“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了心衰的症状,即喘促短气,夜间无法平卧安睡。而心衰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王叔和《脉经·卷三》:“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后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脾脏方》:“心衰则伏”。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有:“心衰则健忘”。清代《程杏轩医案》曰:“主脉,爪甲不华,则心衰矣”。1997年10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指出了“心衰”是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肯定了“心衰”的病名,明确了“心衰”一词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9]。当代任继学、王永炎、沈绍功等名医大家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心衰病”,从而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化[10]。心衰病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脏腑功能虚衰、忧思劳倦、六淫外邪侵袭、饮食所伤。心衰病病机是以心肾为本,五脏相因,水饮瘀血,相兼为患。中医认为血气亏损、肾、肝、脾、肺等器官功能失调是导致心衰的重要原因[11],此病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患者久病体虚,宗气不足,无以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久则瘀滞,导致胸闷气急。应用中医理论治疗心衰患者,当活血化瘀、益气养血、补益肝肾[12]。保元汤乃四君子汤加味而成,桃红饮则以祛瘀为核心。桃仁、红花能够破血消癥;当归、川芎具有养血通经、行气活血的功效;党参、肉桂、黄芪则能够防止血气亏损,具有养气和补气的作用。全方配伍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两方合用共奏治病求本、标本兼治之效[13]。此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提示保元汤合桃红饮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原因可能为其具有理气活血、通经化瘀的功效,能够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改善,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对比2组NT-proBNP水平,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明显更低,原因可能是保元汤合桃红饮具有化解瘀血、行气补气的功效,能够减轻慢性心衰患者心脏的负担,从而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的状况[11]。
综上所述,将保元汤合桃红饮应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气虚血瘀证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NT-proBNP水平的改善,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