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与演变
——基于对“刘三姐”视觉形象的分析

2022-07-01 11:09张清翠
人文天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刘三姐艺术作品建构

■ 张清翠

电影等艺术不仅能反映社会现实,更具有能动性,因此从不同阶段建构出的象征符号中可以探究其时代变迁特征,从不同时代特征中建构出的单个经典象征符号也可探究该领域的文化特征,即是说,艺术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存在一种“黏连”关系。“刘三姐”作为活跃在社会视野中的民间传说形象,其传说故事几经改编和重塑,如今更是广西文化旅游的代名词之一。本文研究发现,“刘三姐”的视觉形象建构随着中国重大变革时间节点而变化,即其形象在历时上相异,但在共时上相近。据此,本文将其形象建构划分为三个阶段:“铁”姑娘形象,“男性化”形象,以及“灵性”“柔美”“先进”的多元形象。通过研究“刘三姐”视觉形象的变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探索电影等艺术与其时代背景之间的多维度关系。

一、“黏连”:艺术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多维度关系

据格尔茨“人就是悬挂在由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理论、布迪厄“场域理论”和罗安清提出的“交染”概念启发,本文提出“黏连”概念。“黏连”是一个多种权力结构此消彼长的涟漪状形态:“黏”是指这个关系链条中每个因素不可分割但又难以厘清或量化的性质;“连”是指这些因素是盘根错节相联系、一贯之相连接的性质。“黏连”是指行动者(此文指艺术)处于被反复挤压、拉伸、扭捏的场域,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各权力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

艺术作品与其时代背景之间的“黏连”关系,即“主动-想象-被动”这一多维度关系(如图1所示)。在这一关系链条中,无论是艺术作品被动反映社会背景,还是主动塑造和引导,都不具有固定性。在这中间还有一个区域——想象。“想象”并不仅是一种思维形式,其主体也是多元的,可以是创作团体的思维想象,也可以是“意外”,这里也涉及到人类学电影中所讨论的“真实性”话题。简言之,“想象”就是艺术作品在开始构思到最终完成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不仅在设计之内,还在意料之外的真实性的场域。反之,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而言也同样如此。

图1 艺术作品与时代背景的“黏连”关系

以艺术作品中“刘三姐”视觉形象为研究女性形象及社会变迁的抓手,分析“刘三姐”符号从“神化”到“世俗化”的变迁,其中对应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至回归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及“黏连”的动态过程。据此,下文将“刘三姐”形象建构划分为三个阶段。

二、意识觉醒:“铁”姑娘形象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78),我国电影中构建的女性形象以“铁”姑娘形象为主。尤其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大跃进”式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背景下,劳动力短缺,由此“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当时流传广泛的社会话语。因此,“刘三姐”从唐朝“歌仙”一跃成为带领村民勇于批斗地主的“铁”姑娘。

在1961 年版电影《刘三姐》中,一个勇往直前的“斗士”形象通过开篇“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的歌词完美呈现。“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这部电影所建构的“刘三姐”是皮肤黝黑且衣着朴素的女性形象,其形象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百废待兴、国家提倡勤俭节约的背景相呼应;同时,“刘三姐”又是一位热爱劳动、独立生活、在情感上试图化被动为主动的女性。

这一时期的电影虽以阶级斗争为主题,但具体内容却彰显出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地位的提高。笔者认为,电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生活的呈现与折射,是集体情感的体验与共鸣,也具有对价值观的传播和引导功能,但又不局限于此,电影更融合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创作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艺术作品与其创作背景互动过程中,艺术作品虽然被动地反映社会状况,但其主动性在“黏连”的关系博弈中占据上风。

三、独立意识渐入极端:“男性化”形象

改革开放初期至21 世纪初(1978—2000),我国影视剧中所建构的女性形象以“男性化”形象为主。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破除封建思想,文化大放异彩,人们个性得以解放。赵卫防和侯东晓用“不彻底的主动性特征”来描述改革开放至新世纪前后中国影视剧中所建构的女性形象。新世纪之初,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行业进行了新一轮的革新和发展,女性审美取向发生巨大转变。影视作品中“刘三姐”是肤白貌美、脸型立体,有强烈自我表达意识、干练、聪慧而不骄人、敢做敢为、勇于担当的精英,但是,“敢做敢为”“勇于担当”这类词语一般用来形容男性,女性自身柔美特征处于半失语状态。

通过分析1999 年版电视剧《刘三姐》中对于“刘三姐”女性形象的建构,笔者发现,在经历特殊时期的“压抑”后,改革开放初期作品中的女性所展现的自身魅力具有不彻底的主动性,将女性“男性化”。艺术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与社会相关联,“男性化”形象的建构,不仅是历史和现实双重交织的结果,也是新世纪电影理论转变的结果。因为对于“个人”的研究,必须将其置于社会背景之中,而不是将其视为孤立的实体。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文艺界的全面复兴也使影视人物形象摆脱样板的桎梏,逐渐走向丰满。从充满矛盾性的“刘三姐”形象可以微知著。“刘三姐”是小家碧玉与大家风范的矛盾综合体,是社会试图突破传统儒家对女性的桎梏而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满足温饱以后,社会开始关注精神和审美方面的满足。因此,这一阶段的矛盾性“刘三姐”更多的是社会背景的被动反映,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国家建设的高度统一化要求,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宽松环境得以深入艺术作品中,使得这一时期艺术作品中的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式微。在“黏连”关系博弈中,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它可以生动地反映社会。

四、女性身份回归:多元形象并存

21 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因此,这一时期所建构的“刘三姐”形象不具有统一性,而呈现出多元化形象并存现象。这一阶段,主要围绕2004 年张艺谋导演作品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2010 年上映的电影《寻找刘三姐》和2020 年彩调剧《新刘三姐》三部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进行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刘三姐”由传说中的“歌仙”变成一个群体的凝练表达,作品中对女性的建构也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内涵。

(一)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灵性”代表

“祛魅”之后,世界被客观化了,以往社会所具有的神性和灵性逐渐消失在信息科技所铸就的理性化世界,甚至各种“神秘现象”都可用客观规律加以探索,然而世界这样的走向却促成了人们精神的空虚和孤独。张艺谋曾对其所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如此描述:“它是一场秀,它秀的是桂林山水,秀的是民俗风情,秀出了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张艺谋试图通过红、绿、蓝、金和银五种颜色的主题演出表达活力与美,试图通过演出展现老庄美学思想中返璞归真的生命状态。所以,演出所塑造的“刘三姐”年轻貌美、身姿曼妙、灵动可人,一出漓江女儿的“天体浴”更是成为演出的焦点,整场演出弥漫着朦胧和神秘之美,导演试图通过营造神秘和梦幻的场景以慰藉人们的心灵。

这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是“现实与想象的中转器”,整场演出建构的“刘三姐”是美丽、纯洁和灵性的象征。在这里,女性被神灵化而非世俗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导演对精神危机的思考,即复兴老庄自然哲学中的纯粹性和自然本真。

(二)电影《寻找刘三姐》——“柔美”代表

“在宏大民族叙事的表述中,‘刘三姐’上升为一个高度概括化的虚拟符号,使得刘三姐符号有了更大的阐释空间。”电影《寻找刘三姐》并未出现真正的“刘三姐”人物形象,而是跟随主角主线穿梭于不同民族风情中的“人人皆可刘三姐”,由演员黄圣依扮演的刘甜甜则是“刘三姐”精神的凝练表达。下文通过解读“刘甜甜”这一人物来分析当时社会认知层面所建构的女性形象,进一步分析电影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从其形态角度分析可以发现,这个阶段对女性“美”的建构体现在“以瘦为美”。根据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的手段迫力”理论,人靠着有组织的合作以及经济的、道德的观念来进行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因此在社会对女性“胖瘦”审美的表象背后也有着较深层次的原因。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由于物资匮乏,“胖”作为生殖力旺盛和物质财富的象征成为社会的普遍追求,后来由于内外两种因素促使这种审美意识发生转变。外因包括宗教、政治和经济上的社会大背景,内因则是女性主体身体意识的觉醒。对“瘦”的普遍审美追求是伴随着20 世纪以来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娱乐化倾向而出现,当“胖”随处可见时,考虑到健康、节律等因素,“瘦”成为年轻活力、精致的象征。王芳从福柯的“关怀自身”理念探寻“以瘦为美”背后的心理动因,将其总结为女性身体自觉意识的增强、审美情感的变化以及对独立自由的追求。

孟君认为电影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统一性和互补性”的互嵌式结构;笔者认为,电影与社会之间并不仅是一种二元关系,而是在互嵌式结构之上的,涉及多因素、多权力,相互渗透、复杂且难以具体定义的“黏连”关系。电影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但不仅仅是被动反映,其反映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影视理论进展和创作团队的主观能动性等;电影等艺术作品具有能动性,其作品中价值观念等传导也会解构和重塑受众的价值观,并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电影的被动反映和能动性的程度也受到社会发展等的制约,这其中是多方权力互动与妥协的场域,是此消彼长、难以细分且复杂的“黏连”关系。

(三)彩调剧《新刘三姐》——“先进”代表

杜赞奇在研究文化、权力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认为,象征符号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象征符号之所以具有权威性,正是由于人们为控制这些象征和符号而不断地互相争斗。杜赞奇强调的正是符号背后以人为主体的权力系统。《新刘三姐》被进行了全新的改编,充分发挥了艺术的能动性,建构了一个善良、优雅美丽、坚强的脱贫攻坚者形象。在众人熟知“刘三姐”形象基础上对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将原是少数民族传奇女子建构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实践者,以此宣扬国家政策。“刘三姐”形象被充分世俗化,一跃成为通过开网店推销家乡产品、带领全村人民走向富裕的领头人。换言之,此时的“刘三姐”是新时代全体脱贫攻坚实践者的象征表达。《新刘三姐》是杜赞奇提出的“文化的权力网络”的典型案例,这一作品反映了在艺术与社会的“黏连”关系中,作品主动迎合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发挥其凝聚人心功能。

有别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 世纪末的统一性,21 世纪以来,社会对“刘三姐”形象的建构呈现出差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呈现出罗安清所指出的“彼此缠绕、相互干扰”的碎片化及零乱化倾向。因此,这一阶段的博弈更能体现“黏连”的复杂性,而差异化的“刘三姐”形象更进一步反映出21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结语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刘三姐”视觉形象变化,可以发现,其背后反映的是艺术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多维度层面以及“黏连”关系。本文在“互构关系”“互嵌关系”及“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实验场”等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艺术与其创作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反映”“能动”“塑造”和“权力”等关键词,从而归纳出“主动-想象-被动”这一多维度关系。在这一关系中,艺术作品及其社会背景并没有固定的地位,也没有可以厘清的二元关系,而是一种动态的暂时性平衡。本文进一步用“黏连”概念来描述这种复杂且暂时性的、相对平衡的动态关系。在“黏连”关系中,多种权力结构受社会环境、政策、艺术理论等因素影响而相互“撕扯”,各种权力结构此消彼长般发挥作用,其权力结构也会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变,多种因素相互“博弈”的结果(即表象),就是艺术作品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呈现。

猜你喜欢
刘三姐艺术作品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建构游戏玩不够
刘三姐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