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卿
摘 要:高中班级管理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立德树人”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逐渐被认可和挖掘,要实现对班级文化的有效建设,班主任应立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通过思想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组织、班级制度建设、师生有效互动来构建班级管理科学体系,营造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大环境,进而实现对学生润物无声的培育和高效率管理。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
引言
班级文化所体现的是班级整体的精神状态、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综合素养。班级文化也是一种环境氛围,优质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面的、积极健康的。所以在高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给予文化建设足够的重视,让班级文化在素质教育时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影响作用和价值,对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激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优化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
1多元思想教育,意识形态提升
以意识为导向,引领学生的言行,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理论宣传教育必不可少,理论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而班主任需要注意的是开展思想教育宣传的方法,高中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兴力量,有活力且接受能力极强,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略显薄弱,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教育有待强化。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特征与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开展多角度、多元化的思想教育渗透。比如:利用学生常驻的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账号等渠道进行德育的主题提炼宣传,像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等;通过班会、师生交流座谈、纪录片观看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利用班级物质资源(宣传栏、板报、标语、班歌等)构建班级宣传环境,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
2实践活动组织,以体验促内化
实践促进学生内化的最直接、有效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文化建设亦离不开实践活动的组织,班主任要在明确教育目标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比如:班歌的演唱、班级宣言的宣誓、班服的统一着装、班级发展目标的制定等,这些是将单一个体凝聚的线索,每一次的歌唱、每一次的宣誓、每一次的统一着装、每一次目标的制定和实现都能够让班级的聚合力更深一层。[2]或者班主任可以利用自习时间或者周末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其他时间活动,可以是面向社会的志愿活动,可以是面向兴趣的娱乐活动,可以是面向班级的团建交流活动,这些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这些最终会输出到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律性、集体意识、互助品德得到提升和培养,班级作风得到优化,管理效率自然增强。
3民主制度建设,尊主体助凝聚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作为主体,学生有权利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文化建设亦然。制度建设是为了让班级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所以在班级制度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民主精神,鼓励学生投入到班干部的竞争和选举中,参与班级制度的设定,进而强化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也助力班级管理有效性的提升。[3]比如:班干部采用轮换制,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班级管理,以班级管理为己任,感受班级管理的复杂与不易,体验身为管理者的责任,在遇到班级事物或者突发事件时鼓励学生协商处理,这些会培养学生宽容、谦逊、互助、团结、友爱、责任等优秀品质,形成班级特有的文化特色。
4多方互动交流,重人文养环境
班级管理是为了更准确的满足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成长发展需要,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班级文化建设则是为了营造浓郁、积极的班级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可以快乐学习、自由展示、相互监督、共同进步。而这些实现的前提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夠平等、零距离的沟通交流,所以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中创设一个自由沟通的平台,体现班级管理的人文性特征。比如:班主任可以在办公室设置一个自由信箱,将其打造成为师生的隐秘沟通平台,实现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心理辅导。班主任也可以在QQ或者微信上建立一个畅聊群,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日常,或者分享一些搞笑的视频、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社会正能量等,班主任要参与学生之间的畅所欲言。这些可以促进班级整体环境的和谐,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为班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凝聚教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通过理论思想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体验教育、民主制度建设教育、日常互动交流教育等方式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助力班级的民主、科学、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沛竹.浅谈高中班级管理中的文化建设[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05):222.
[2]代贤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高中班级管理中的文化建设[J].新一代:理论版,2020,(24):71.
[3]刘小树.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浅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6(0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