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教学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育人理念、授课方式,以此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升教学效果。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时兴的一种育人理念,对丰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育人路径有重要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地理是初中阶段极为重要的课程构成部分,它融合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教学方向从以往的知识教学转变为了素养提升,以此助力初中生地理推理能力、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不断发展,使其能够真正地学好地理、会用地理,全方位提升他们的地理综合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应从实际学情出发,设计更具针对性、实践性的育人策略,从而帮助初中生转变固有地理学习观念,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方可提升育人质量。
一、核心素养概述分析
实际上,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对传统“素养”的一种有效延伸,它更具时代性、先进性特点,对助力初中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实际上,“素養”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可理解为:学生为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比如学科知识、逻辑推理、理解能力等,核心素养则是构成“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
课程改革后,初中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地理学科知识,还应具备各类适合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与素养,比如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素养等,这和以往的应试教育有很大不同,对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应积极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不断拓展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育人形式,通过引入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等形式,对教学模式展开丰富,助力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此满足社会对优质人才的热切需求。
地理是初中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初中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能够有效锻炼自身思维能力、知识应用水平,我们通过开展地理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地理辨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人地协调观念等素养,这对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引入信息技术,提升主动学习素养
现阶段,初中生接触信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最为常见的便是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等形式的信息,其中,视频信息的趣味性、生动性、直观性更强,对激发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有重要促进作用。为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时,应重视对固有思维的转变,积极信息技术手段,以此更好地拓展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视野,使其跳出教材的束缚,从而深化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初中生播放一些视频、音频资源,以此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到更多知识类型,从而使其形成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地理知识处在不断地变化中,我们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助力初中生的主动学习素养发展。
例如,我们在开展“水资源”这部分知识的课堂教学时,便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我国近年来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从工业、农业、生活用水等层面展开分析。同时,我们还可鼓励初中生针对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以此帮助他们树立节约用书、科学用水的良好意识,提升他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我们还可引入一段死海的介绍视频,让他们分析死海与淡水湖中的水资源有什么区别,以此激发他们的地理探究兴趣,助力其创新意识、地理区域意识形成。不仅如此,我们还可结合微课展开地理课堂教学,将教学内容展开模块化整理,从概念、类型、地理意义、拓展延伸等层面展开育人工作。在微课中,我们除了可以融入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还可在微课末尾融入一些探究性问题,以此增强微课的教育价值,助力初中生在地理课堂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开展主题探究,培养地理文化意识
主题探索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主要指教师在开展育人工作时,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探究主题,而后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活动解决相应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主题探究中,初中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并结合教师给定的主题展开深入地思考、分析,从而在更深层次掌握地理知识的内涵,提升学习指令。在发展初中生的地理文化意识时,我们可以将主题探究引入初中地理课堂,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开展“珠江三角洲”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探究主题,而后鼓励初中生结合主题内容展开自主知识探究。在活动中,初中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上查询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有关的数据信息,而后对相应的数据资料展开分析、整理、总结,以此深化自身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在主题探究教学汇总融入环境保护、人地协调等内容,并利用媒体视频为初中生播放不同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状况,而后引导其结合视频展开更深入思考。此外,我们还可将地理知识与历史事件结合,通过史地结合的方式展开育人工作,让初中生能够站在不同角度、层面思考地理问题,这样除了能拓宽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视野,还可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地理文化意识、区域认知素养等,这对其地理综合水平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
和以往的教学形式不同,我们若想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形成较高水平的地理核心素养,必须要重视对初中生学习自主性的激发,使其能够展开更为高效的自主学习。此外,在设计探究主题时,我们应结合问题的切入点、探究深度等与初中生展开讨论,以此更好地将初中生的想法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从而突出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助力其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引入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展育人工作时,常会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初中生的接受程度不高,这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此外,传统课堂模式下,初中生的思维模式较为保守,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多是靠着死记硬背,这样对其创新思维的发挥在那极为不利。在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我们要积极引入新的知识载体,比如PPT、视频等,这样能够让初中地理知识以不同形式呈现在初中生面前,从而基于他们视听层面的冲击,进而引发其学习兴趣。在授课时,我们应重视对信息化手段的引入,这样能够更为高效地帮助初中生转变抽象思维,让地理课堂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减少初中生融入地理课堂的时间,从而更为充分地带动其展开知识探索。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我们能够帮助初中生更高效地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知识,提升其学习主动性,助力其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在开展“地球的运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Flash动画为初中生播放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视频,以此更新他们对地球运动的认知。同时,我们可以在动画中标注上黄赤交角,以此实现对抽象知识的具象化处理。又比如,在开展“山地类型”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初中生难以通过教材知识了解不同山地类型的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各类山地类型的图片,以此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本部分知识的内涵。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多媒体技术引导下的初中的地理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对提升教学效果意义重大。长此以往,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对其核心素养发展有极大助力作用。
(四)设计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探究精神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适当引入一些实践活动,以此帮助初中生在实践活动中更为直观地了解所学地理知识,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情感体验。结合实践活动,初中生能够在设计实践方案、实施活动、分析数据以及探究结果的过程中,对所学地理知识产生更为深入理解,从而转变以往被动的学习心态,更为主动地投身到地理知识探究中,提升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与探究意识。基于此,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在开展“天气与气候”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兴趣倾向等因素,设计一个“探究海陆气候差异”的实践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相应的育人目标,我们在设计实践活动前,应明确实践活动的目标与意义。比如,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活动目标:其一,增强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使其能够正确分析海陆间的气候差异。其二,发展综合思维,帮助初中生了解影响海陆气候的多种因素。其三,发展学生实践能力。让初中生结合各类地理实验,探究所学知识。其四,帮助初中生理清人地关系,使其形成正确的地理态度与情感。
在明确目标后,我们可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以此助力初中生更高效思考。比如:“为什么河边的温度比较低?”以此引导初中生更为主动地探究地理知识规律。最后,我们可组织初中生开展小组合作,让他们针对“为什么同纬度地区,近海城市的温度是高還是低?”展开讨论分析,以此助力实践探究精神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从引入信息技术,提升主动学习素养;开展主题探究,培养地理文化意识;引入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设计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探究精神等层面入手分析,以此在无形中促使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锋.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天津教育,2021(21):74-75.
[2]陈恬.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有效性研究[J].求知导刊,2020(50):12-13.
[3]张琴鑫.应用数字化地理教室提升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张婉娇.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中),2017(0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