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超
摘要:在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时代,教育事业现已步入现代化阶段,在此形势下,环境设计专业应紧跟“互联网+”潮流,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教育现代化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环境设计专业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创新教学策略,以此提高专业教学实效。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环境设计;教学创新;“互联网+”
引言:
环境設计专业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应遵循“互联网+教育”模式,积极引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融入教育现代化理念,加速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进程,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
一、教育现代化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促进作用
环境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环境设计与空间设计能力,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继而更好地参与到城市建设工作中。结合环境设计专业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课堂讲授仍为主要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不足,且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课程活动中。而环境设计专业对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具有较高要求,此时,应将设计实践作为关键性教学内容,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枯燥,则难以引起学生兴趣。针对上述问题,可迎合教育现代化背景,创新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搭建环境设计专业智慧课堂,基于多媒体网络资源拓展专业教学内容,并通过在线答疑等方式,强化师生互动,同时可借助微信、雨课堂、学习通等平台进行师生便捷化交流,以此大幅提升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效[1]。由此可见,教育现代化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具有显著的创新促进作用。
二、环境设计专业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创新教学策略
(一)完善教学规划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思想的提出和落实要求院校聚焦于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并站在长远的角度完善教育部署,为此,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等院校要立足于信息化、数字化环境完善专业的课前规划,积极向智慧课堂方向发展,以此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2]。
首先,专业课教学中灵活、适度运用智慧课堂,根据专业学生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线上教育平台,提前将整理好的课程资源上传至平台,供学生浏览、下载和学习。课前导入和预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够提前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同时,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线上平台也为学生请教提供支持。在学生及时地反馈信息的整理分析下,专业教师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学生难以凭借自身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以此实现后续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其中,在提供教学资源时,应遵循层次化原则,即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吸引学生层层深入,逐步领略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其次,加强课堂教学。根据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整理较新的设计案例,以案例为导向引入课程内容,若是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将案例分析环节交由学生展开,要求学生课前查找分析相关设计案例,鼓励学生分享并一同开展讨论,依托于启发式提问方式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最后,落实及时的课后方案调整指导工作。整理有关教学资料,上传至教育平台,要求学生仔细研读后开展课外任务,其中,资料应包括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案例与设计网址,帮助学生树立互联网学习思维,期间应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把握学生学习深度与方向,以此促进学生智慧发展。
(二)做好学生反馈
开展现代化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时,应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于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询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是设计过程中迸发的想法,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策略。尤其在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智慧课堂中,教师不应本末倒置,要围绕具体教学内容把握学习资源,尤其是资源数量与难易程度,尽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针对较难的知识内容,比如居住空间设计等方面,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的调动,并结合AUTOCAD、3DMAX等设计软件,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提高其设计水平。
(三)强化线上监管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线上教育方式的延伸打破了有关教学监管的落实瓶颈,尤其是课后,为促使学生认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线上按期开展考核工作,“打击”学生设计学习惰性,促进学生完整环境设计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成。在学习监管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痕迹,以及按时考核、签到体系,避免学生不认真参与学习活动。在加大学生线上学习监管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随机提问,或是根据项目任务随机指定学生进行进展汇报等,根据汇报内容决定平时成绩,把握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实现远程监管,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引进工作室机制
环境设计专业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不仅可采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的方式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还了采用的项目式教学法,引进工作室机制,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提出项目活动任务,引导学生以工作室的方式进行活动探究。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应兼顾理论与实践,因此,在实践教学期间,可根据学生性格、学情、人际关系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工作室,立足于课程内容设计项目任务,使学生自主完成该项目。而在工作室项目推进期间,为督促学生在既定时间完成项目任务,对学生项目推进方向进行引导,要求各工作室项目小组单位定期基于雨课堂、学习通等教育平台上传阶段性成果,教师及时指导与点评,以此确保学生能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切实成长。工作室机制的运行应以“互联网”为媒介,学生能够依托于互联网获取资源,使学生可在项目合作与设计创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实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应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构建智慧课堂,以现代化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办法。在实践教学中,应完善教学规划,做好学生反馈,强化线上监管,引进项目式教学法及工作室机制,全方位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闫奇峰,张春庆,赵显彬."艺工融合"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21(9):49-50.
[2]郭瑞丽,赵垠婷,陈锟,等.信息化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1):228-229.
注明: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一般课题,课题批号:JG20DB049。3FF3EF45-FD53-46A0-B1E1-94A500B6B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