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促“自治” 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2022-06-30 11:18柯欣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自治科学精神多元评价

柯欣

【摘 要】教师应运用多元评价的理论做支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性的科学评价,以达到通过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实事求是、能够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乐于合作、共同进步的核心素养的目的。根据现阶段本校学生的特点,本文通过“积分制评价”的评价策略,关注全体学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促进他们内化校园生活的行为规范,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以及自律、自理、有担当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多元评价 科学精神 自我管理 核心素养

笔者在科学课标解读中对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行了投射分析,结果发现样本的总体的合格率仅为27.4%,东部略高为38.7%,中部为20.8%,西部为24.8%,北京为23.9%。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的科学精神相当薄弱,各地区合格率均远低于半数。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因素,缺乏科学精神,不敢怀疑或不会探究、验证的人是无法真正领悟科学的。利用“多元评价理论”,通过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这几个维度的具象化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助力,而这一评价标准和体系正是现在的科学教学中所欠缺的。

学习评价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就科学课而言,主要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为了更好地让评价为培养科学精神服务,结合多元评价理論中“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思想,根据现阶段本校学生的特点,笔者制订了“积分制评价”策略,分为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拓展性评价三种,学期末按照累计积分比例计入综合考评。这样既关注了全体学生,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与学生的学习交融在一起的,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三个阶段针对学生的学情及学习表现进行的评价活动。从理论上看,过程性评价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的认识、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制订了过程性评价标准。(见下图)

在过程性评价标准中,学习任务评价和学生学法评价是无法完全分开的,但在具体实施策略中会具体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结合学习效果来进行融合评价。同时,这几个方面的呈现形式也不是单一的,而是结合终结性评价和拓展性评价来综合判定,这符合“多元评价”中“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论述。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学生的学习进行到一个阶段之后,针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的评价活动。这个评价是以管理者的角度来进行的评价,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水平,以此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给予评判,对社会、学校和家长等给予反馈,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

“评价”通常所用的方法就是考试。为了让考试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笔者按照课标和教学参考书制订了“双向细目表”,在能力层次采用“了解”“认识”“理解”“操作”等四个目标分类,完成从简单、基本到复杂、高级认知能力的考核。(见下表)

三、拓展性评价

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不局限于课堂学习,在每个学期中以成长记录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喜欢的“科学”呈现出来,帮助他们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笔者在中年级设立了“期中小报”的拓展性作业,在高年级设立了“期中演讲”的拓展性作业,通过拓展性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核心素养。

四、科学日常评价策略(实施标准参考:以科学课为例)

(一)课堂过程性常规评价

[要求]

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按要求带好《小学科学实验册》,记录需要材料,并做好课前、课后的资料收集。

上课要求: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和讨论;配合组长进行小组活动。

作业要求:用黑色签字笔完成,字迹工整认真。

考勤: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来上课的,(除病假、事假外)算旷课,超过4次的,按4的倍数×5分扣分。(如共旷课10次,扣10÷4×5=2.5×5=12.5分)

[评分标准](积分制)

平时:由“课堂积分+小组积分+期中小报”组成。

课堂积分:按回答问题的质量计分(具体分值看手势)。1分(黄、粉色小夹子);2分(蓝色小夹子);5分(红色小夹子)。(说明:回答问题质量为三个层次:1分,简单回答,依据不够充分;2分,简单回答,可以提供实例或书本上的语言作为证据;5分,有理有据,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小组积分:按课堂纪律、小组活动计分。(说明:小组评价积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合作实验,相互配合,有目的、有思考的进行活动,同时,学会小组交流,形成质疑和有逻辑的思维等科学素养)

[素质报告书](折算法)

一学期过程性评价表的积分+拓展性评价(小报/演示文稿演讲)的积分总和降序排序。按班级学生总数的30%比例画线为100分,后依次计算积分折算值。(例如:某班30%画线积分为120,则≥120均按100计。A同学积分为115,则按照115÷120×100≈96保留到整数计入)按照同年级数学学科《素质报告书》分数填写要求折算成等第计入该生《素质报告书》。

(二)期末终结性评价

根据“双向细目表”编制满分为100分的质量检测问卷。按照统一要求折算等第计入该生《素质报告书》。

(三)期中拓展性评价

期中小报/演示文稿:合计10分。根据参与度、涉及内容、图文效果、小组分工等方面给予评价。

参与度体现的是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内容选择体现了学生是否勇于探究新知的思想,图文效果、合作办报体现了学生实事求是,既敢于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的精神。最后评三等:一等奖10分,二等奖9分,三等奖8分。

五、策略实施反思

科学课程一直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终极目标的,这一目标的重点并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技能并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积分制”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不仅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为学生有秩序地自由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与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更加融洽了。

(一)以“积”促“学”,形成“自治”好习惯

积分制的评价方式,从作业、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积分,量化平时的学习行为,同时,将积分列入平时和期末的考核。期末,学生还可以用积分进行兑奖(一般是学生平时比较喜欢的小的學习用品)。这种策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以“强”带“弱”,小组“互助”共进步

由于每个学生的背景、性格、知识系统等不同,他们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讨论和实验时,学生之间互相帮助,配合良好,形成小组,也有机会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加分。这样一来,团队合作的氛围更加浓厚了,集体归属感加强了,组长的“权威”树立了。为了能和小组的同学共同加分,平日里比较调皮的学生也能够“静”下来了。

(三)以“比”争“先”,大家“合作”共成长

学生从黑板上的小组积分表,可以看到同年级的其他班级同学在学习习惯上的加分情况。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弱项”是什么。不知不觉中,在一次次潜移默化地提醒和比较之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室也越来越整洁了,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教师通过实施《科学日常评价策略(标准)》进行科学教学评价,使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学习态度越来越认真,他们能够主动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敢于探究,积极地参与教学实验活动,能够独立思考,思维有逻辑并乐于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怕犯错,乐于在小组活动中参与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而且,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同时,我们也忽略了一些问题:

1.学生的前概念、认知水平差距较大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基本统一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所具备的前概念和认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评价策略的实施中,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的评价策略,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核心素养。

2.做好家长沟通,配合学校的评价策略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就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所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家长沟通,同时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很重要,这不仅可以将培养的策略延伸到课外,还间接让家长了解教育的目标和理念,这样才能长久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3.评价要持之以恒,也要有发展、有层次、有提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评价是应该有层次的。如何把握这个层次,如何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这些仍有待探索。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的,更不是通过简单改变评价策略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教师对整个教学的各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逐渐形成一系列的实施策略。

猜你喜欢
自治科学精神多元评价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城市社区“自治”理念如何落地生根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会职权的章程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