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内容摘要:作为一部兵学名著,《左传》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本文在梳理其民本思想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在具体真实的军事战争案例中体现出来的传统军事文化视野下的民本理念的独特内涵,践行习主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重要指示,助推强国强军梦的实现。
关键词:左传 左秋明 兵学名著 民本理念 中国传统军事文化
关于“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习主席曾非常明确地指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我们的民族魂,活跃着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我国古代也积累了丰富的优秀军事传统文化,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继承和发扬。”[1]而《左传》就是这样一部既具有极高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颇具特色的军事历史典籍。
据朱宝庆《左氏兵法》所附《<春秋左传>战事年表》,《左传》中共记载492次大大小小的军事战争,发生在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宋楚泓之战等均在其中有所反映。清代學者李元春在《左氏兵法》的序言中写道:“《孙》《吴》所言,空言也;《左氏》所言,验之于事者也。后人之善用兵者,皆知其出于《孙》《吴》,乌知其实出于《左氏》。”[2]李氏所说,虽为一家之言,但是《左传》以其特有的方式和视角展现了春秋时期独特的军事文化,影响深远,确是不争的事实。
民本思想,一言以蔽之,即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3]”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精华,也是古代政论家们的政治理论核心。这种思想滥觞于夏商之际,在春秋时期作为一种思想解放的社会思潮而日臻成熟。《左传》中所谓“民”,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当时军队兵源的提供者,他们与奴隶一起构成了被统治阶级,“直接从事各种生产劳动,但和奴隶不同的是,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当国君失德,弃其民于不顾时,民众就可以推翻其统治。”[4]梁启超先生是最早关注《左传》民本思想的学者,他认为“我先民极知民意之当尊重,惟民意如何而始能实现,则始终未尝当作一问题以从事研究。故执政若违反民意,除却到恶贯满盈群起革命外,在平时更无相当的制裁之法。此吾国政治思想终之最大缺点也。”[5]梁任公在肯定《左传》的民本思想具有现代民主的精神要素的同时,也暗含了对“民本”最终走向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叹惋。除了梁任公的观点之外,笔者梳理了《左传》民本思想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神民关系的探讨。神与天命的意识开始淡化,《左传》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所表达的观点,客观上起到了否定了神和天命的作用。如《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记史嚚语:“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第二,关于君民关系的探讨。认为民乃君权之本、保民是立君之目的、民可以批评甚至反抗不君之君。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所载师旷和晋侯关于君民关系的对话。晋侯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第三,《左传》民本思想的产生与春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反映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对人的价值的。如《左传·昭公十八年》记载子产的话:“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第四,《左传》民本思想的产生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息息相关,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既定秩序。
正是由于《左传》民本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其军事文化视野下的民本理念才具备了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左传》的作者在描述大量的军事战争案例的同时,还于大大小小的战争案例中表明了自己的军事文化理念,反映了当时的各种社会思潮,其中民本理念就是最为集中最为深刻的一种。
一.民众利益是战争决策的重要出发点
春秋时期,战争开始之前,都要郑重其事地进行占卜,占卜是非常重要的战前决策活动,源于当时的也反映了当时较为原始质朴的军事文化。随着民本思想的出现和发展,神的位置逐步下降,民众的位置逐步提高,军事活动的主导者不再依靠“神”的“指示”来进行战争决策。如(《左传·桓公十一年》)记载楚国莫敖和斗廉在发动对郧国战争之前的对话,莫敖问斗廉要不要占卜一下,斗廉回答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左传》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卜”对于“是否发动战争”不再起决定性作用,在没有疑惑的情况下,不需要狐假虎威地借助“神”的旨意来进行战争决策了。从《左传》中的许多战争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本理念在战争决策之时的重要作用:战争打还是不打,民众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出发点。试举两例加以论述:
1.陈侯、郑伯会楚子于息。冬,遂及蔡侯次于厥貉。将以伐宋。宋华御事曰:“楚欲弱我也。先为之弱乎,何必使诱我?我实不能,民何罪?”乃逆楚子,劳,且听命。(《左传·文公十年》)
楚国联合陈、郑、蔡三国准备进攻宋国,华御事时任宋国司寇,他认为宋国国力不够强大,即使拼死迎战四国联军,结果也是必败无疑,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老百姓是无辜的,何必让他们来该承担战祸之苦呢?宋国于是未战听命,主动臣服于楚国。从后文我们可以看到,宋国国君因此受辱。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华御事在进行战争决策之时,首先考虑的是民众的利益,如果战争只会给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那就索性不打,直接认输。这是春秋纷争中小国的保国保民之举,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2.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君其图之!”公说,使魏绛盟诸戎,修民事,田以时。(《左传·襄公四年》)
晋悼公想发动对戎人的战争,魏绛给他分析不发动战争和戎人修好的五个好处,其中两点是直接从民众的利益出发考虑的。首先,“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既然已经和戎,那么戎人就不会侵犯边境,边境老百姓就不再恐惧,可以安心农事,获得好收成。其次,“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用德行安抚戎人,而不是用战争的方式,将士们也可以免去辛劳,武器装备也不会损坏。还有一点从反面出发,“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是借用后羿因不修民事而失国丧命的事情来劝谏晋悼公。晋悼公最后放弃了伐戎的想法。可见,民本理念在战争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民众的利益是决策者在进行战争决策之时重点考虑的要素。
二.安民抚民是非常重要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
《左传》作者通过很多战争案例来说明,民本理念在军事斗争准备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安民抚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是进行战争的必要条件。这项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决定战争的结局,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试举几例加以论述:
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左传·庄公十年》
按照鲁庄公的想法,自己可以衣食分人,老老实实祭祀神灵,已经具备了出师御齐的条件。但是曹刿认为,分人衣食乃小恩小惠,并没有惠及广大民众,而以诚信祭神也只是履行小小的信誉而已,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出兵打仗的条件。当鲁庄公说自己每当遇到民众的讼案,虽不能亲自审理,但是都要审察不敢怠慢的时候,曹刿才深刻指出:出师的必要条件是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的关键在于能够安民抚民,忠诚于民众。作者借曹刿之口道出民本理念在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重要意义,只有切实做好安民抚民的軍事斗争准备工作,才算具备了出师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此外,作为平民的曹刿能够见到君主,还可以一起纵情讨论军政大事,曹刿慷慨激昂,鲁庄公虚心接受,于民本理念中亦可见现代民主之精神。
2.吴灭州来。令尹子期请伐吴,王弗许,曰:“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州来在吴,犹在楚也。子姑待之。”《左传·昭公十二年》
楚国令尹子期请求讨伐吴国(因吴国灭亡了州来),楚平王鉴于楚灵王滥用民力,频繁对外用兵,终致失国杀身,想先从休养人民、安定国家做起,不肯轻易出兵。楚王把“抚民人”作为用兵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认为不倾力安民抚民,贸然发动战争,必然招致失败而追悔莫及,说明他深知用兵之道,深谙民本理念之内涵。
3.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季梁)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左传·桓公六年》)
作者借季梁之口道出国家存亡之根本首要在于做好安民抚民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观点。具体说来就是要君王时刻想到人民的疾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安民抚民,以年丰人和为国家图存的前提,这样才能保全国家,立于不败之地。随侯在听取季梁意见之后,“惧而修政”,积极进行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取得了“楚不敢伐”的斐然成果。
4.楚人城州来。沈尹戌曰:“楚人必败。昔吴灭州来,子旗请伐之。王曰:‘吾未抚吾民。’今亦如之,而城州来以挑吴,能无败乎?”侍者曰:“王施舍不倦,息民五年,可谓抚之矣。”戌曰:“吾闻抚民者,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民乐其性,而无寇仇。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忘寝与食,非抚之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作者通过这段对话旨在强调:安民抚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因此不能仅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上,而是应该落实到实际社会生活中去。楚王虽深知用兵之道,但其言行不一,役使民众如同牛马,已经走向安民抚民的反面,如发动战争,则“楚人必败”。
三.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
《左传》作者通过大量的军事战争案例,不断强调“民心向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涵盖了“失民心者非败即亡”、“得民之君不可攻”等重要观点,并且一再强调,在战争过程中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1.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玩鹤丧志,尽失民心,以至在战争即将开始之时,民众全部溃散而去,卫师全军覆没,卫国被狄人所灭,卫懿公身死狄人之手。可见,在战争中失掉民心后果的严重性。
2.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几乎?”(《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国围攻郑国三个月,虽然民众一心抵抗,但依然小不敌大,被楚国攻破了都城,郑襄公于是肉袒求和。楚庄王左右的人认为既然战争已经打到这个份上了,应该继续打下去,直到完全占有郑国。楚庄王说:“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几乎?”他清醒地认识到,郑襄公深得民心,再继续打下去,也未必能够得到郑国,最后选择命令全军后退三十里并答应郑国的求和。可见,战争中民心所向的力量,得民之君不可攻,拥有民心可以挽救国家于危亡。
3.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晋楚城濮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典型战例。除了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之外,晋文公以文教民,通过必要得手段,使民信于君,使民礼于君,达到了国治邦安、民心所向的效果,也是晋国获取战争胜利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民本理念在军事文化领域的成功运用,是晋文公能够“一战而霸”的坚实政治基础。此外,在战争过程中,晋文公信守承诺,退避三舍,造成楚军如继续追逐晋军,就陷入君王(晋文公)撤退而臣子(子玉)进犯的理亏境地,亦是争取民心的明智之举。可见民心所向在军事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政治基础。
4.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啬咎如,讨赤狄之馀焉。啬咎如溃,上失民也。(《左传·成公三年》)
关于这次战争的记载非常的简单,作者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啬咎如溃败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的首领失去百姓的拥护。可见,民心向背在战争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失掉民心会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
从传统军事文化的角度来衡量《左传》民本理念,我们会发现《左传》大量的军事战争案例,都在客观上否定了神与天在军事战争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开始把民众利益作为军事活动的出发点,把安民抚民作为非常重要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重视民心向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传统军事文化视野下的民本理念见于《左传》所记载的各种军事战争,它促使春秋时期军事文化迈出了挣脱传统“天道观”的第一步,促使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令人赞叹的是,这种民本理念中还偶有现代民主思想的精神火花绽放光芒,让我们不得不对祖先的智慧充满虔诚的敬意。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军事文化视野下《左传》的民本理念毕竟是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在频繁的军事斗争活动中得出的经验总结,安民抚民的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确保统治阶级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最大程度满足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而已。即便如此,这种军事文化视野下的民本理念还是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在频繁的争霸战争中给民众以喘息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使民生得到了改善,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注 释
[1]《努力建设全面过硬战略预备力量》,《习近平强军兴军》,解放军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第170页。
[2]《孙》《吴》这里分别指孙武和吴起的兵学著作《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
[3]出自《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4]《先秦民本思想之我见》,刘冬妮,《历史研究》,2012年5月。
[5]《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37页。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