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渗透时事政治的意义及策略

2022-06-30 01:29陆雅彬
家长·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时事政治政治素养

陆雅彬

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时事政治教学的有效渗透与开展,能够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并促使学生在长时间的政治学习过程中,逐渐生成政治觉悟意识。时事政治中包含各类高聚焦度的时事政治新闻要点,可看成高中政治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与社会中的延伸,可使学生对社会动态、国家民生以及世界发展趋势进行实时了解,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此,教师需了解时事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不同视角分析当前渗透式教育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前提,采取可行、科学且易于学生参与、接受的教育渗透措施,实现时事政治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全过程渗透,以此提高政治教学质量,拓宽高中生政治视野与知识面。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时事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政治教学内容

近些年,我国高考形式逐渐发生变化,增加了高中政治教学难度。政治教学目的是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再搭配教师适当的引导,增强高中生对政治的敏感性,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但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方法仍沿用较为传统的“轻实践、重理论”教学形式,既影响课堂教学综合效果,也无法有效应对高考。对此,教师应在开展政治课堂教学时,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适当渗透时事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对时事政治的讲解,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实现课堂的高质量延伸,带给学生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这也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兴趣的全面激发,促使政治教学水平得以提升。

(二)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高中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要求,需始终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前提,科学设计出与学生需求及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案。而高中政治学科共包含四方面的核心素养,分别为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以及政治认同。教学过程中,合理引用时事政治,能够起到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同时也可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学生在了解时事政治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谈及的政治内容进行相互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便能得到显著提升。

(三)降低政治学习难度

时事政治教育的开展,通常伴有相应的实际案例,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供了有效引导,可达到降低政治学习难度的效果,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政治知识,还能提高知识理解的透彻程度。比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教师便可以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讲解,或汇总近年来各国经济进步曲线图,以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结合各国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并加深学生对“各国经济合作”相关理论知识的印象。此外,也可为学生介绍“丝绸之路”的建设意义,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各地民众生活质量。该时事政治的讲述可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对其他国家经济的进步有着极大的影响,又可侧面印证经济全球化同各国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有益于学生对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以往所开展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通常以教授课本知识为主,而学生则需做好记录并画出教材中的重点。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生生互动环节,无法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但合理渗透时事政治教育,能够从真正意义上革新教师对学生的考查方式。若学生只了解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但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便不利于对现实问题的处理。因此,教师可在授课期间,根据所讲内容对时事政治热点话题进行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锻炼,促使学生以更为积极的状态参与到时事政治问题的讨论以及课堂学习中。此外,时事政治教育的实施还可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主人翁”意识,认识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并在高中树立起远大抱负,以优异的学习成绩、高专业的技能与素养回报社会。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时事政治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渠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高中生日常学习任务繁重,又面临高考的压力,以至于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学习中,对移动设备的接触时间有限。尽管一些学生会利用互联网浏览当前的热点话题,但对时事政治方面的关注程度不高,这是因为学生未生成对时事政治新闻的研究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时事政治与日常生活、学习较远,因此,不会特别关注时事政治新闻。还有一些学生能够意识到高考中涉及的时事政治分析题型占比较大,但仅通过浏览相关新闻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且不能建立起同政治教材知识的联系。政治理论学习较为枯燥,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因此学生逐渐缺乏对时事政治乃至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阻碍时事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与开展。

(二)教师时事政治运用能力有限

首先,教师通常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对时事政治问题进行分析。高中生能够获取到新闻的方法较为单一,又不具备较强的时事政治分析能力,尤其是住校学生,其接触到的时事政治新闻往往来自教师的课堂讲解。若教师未树立起客观意识,便无法保证时事政治分析结论的准确性、真实性,不利于学生对时事政治信息生成的正确理解。其次,教师不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部分政治教师会将时事政治教育渗透进政治教学中,但在选择时事政治内容时表现出随意性,且大多数时事政治新闻来源于试卷。这种教學模式,限制了学生剖析能力的提高,当解答问题时,若发现新的时事政治问题,学生便无法对题目中想要表达的政治观点进行正确分析。最后,教师对时事政治的了解不够深入。教师在分析时事政治新闻时,往往停留在表面,对新闻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未加以深入挖掘,从而出现学生只了解时事政治内容,却无法有效联系时事政治与政治知识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

(三)学校时事政治教育意识不足

尽管政治学科是高中学习重点,但学校及教师仅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未生成时事政治教育融合的意识,同时,也没有意识到时事政治教育的开展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很多高中在设计政治教学任务时,未纳入时事政治教育内容,且时事政治的讲解通常取决于教师意愿。此外,若教育部门有明确规定,一些学校会在学生高三时,统一订购时事热点资料,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还有部分学校仅要求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期间,对党的召开大会谈及的内容进行说明,或讲解每年三月份两会内容。这一渗透式教育形式表现出零散性、临时性的不足,无法帮助学生理解时事政治的本质,也不利于学生对时事政治内容的全面吸收,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时事政治所反映的各类问题。

三、时事政治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有效利用课前准备时间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要求教师摒弃“课堂独裁者”的意识,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内容。现如今,很多教师会在课程开始前的2~5分钟为学生播报与本节课相关的时事政治新闻,让学生对当前时事政治热点生成基本了解,以此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决策的关注程度。课上,教师可结合播报内容加以引导,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剖析有关的政治理论,确保学生正确地理解时事政治,助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时事政治,并在课前进行展示,再以时事政治主题设计、集体讨论等方式,促使全班学生共同完成时事政治新闻的分析任务,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活跃的氛围。例如,我国每年均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为有效联系实际和政治理论知识,教师在讲解“思想政治—政治生活”一册书时,均可适时地引入“两会”内容,轮流指定学生在课前时间收集、播报两会内容,从中筛选出热点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借助教材知识完成问题的分析与解答。问题的引领以及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对课堂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政治生活参与度的同时有效培育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二)借助时事政治讲解抽象概念

高中政治教材中涉及的概念性知识较为抽象,尤其是哲学部分,尽管学生曾涉猎该方面的内容,但也会因其抽象化的特点而无法展开深入研究,增加对概念本质、内涵的理解难度。对此,教师要将时事政治教育合理地渗透进概念讲解教学中,在具体案例的帮助下,使学生正确掌握概念的实质。例如,在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单元时,虽然学生明确事物彼此间存在必然联系且相互作用与发展,但受经验与阅历的限制,仅能够生成对概念的表层理解。对此,教师可借助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时事政治新闻,组织学生深入探讨与分析。比如,“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促使多个区域和国家相互联系,包括中亚、东亚、西欧等,虽然不同国家在社会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经济政治制度均有较大的差异,但在“一带一路”的支撑下,可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通过案例的具体化讲解,可使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内涵与本质进行深入理解,还能在理论联系实际下,实现学生政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推动政治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此外,教师也可将社会热点话题作为研究实例,鼓励学生对其中蕴涵的政治问题内容、意义、解决方案展开深层次分析,以此强化政治教学效果。

(三)组织时事政治竞赛活动

政治课堂的交互性并不只包括教师与学生,还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课堂教学互动效果进行观察能够发现,很多教师在互动时,无法做到同学生平等交流,而学生也会因为师生关系而生成对教师的敬畏感,抑制课堂活跃性。这种长时间形成的局面无法利用简单的语言和行为打破,但学生彼此间的交流便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这是因为在课下,学生相互之间已经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可在交流时自由表达各项观点,且学生整体的知识储备量相差较小,能规避交流障碍的问题发生。对此,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结合所讲解的政治知识点,组织学生开展时事政治竞赛。设定时事政治的热点话题,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探讨与辩论,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时事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工作推进效率,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其自主查询与时事政治话题有关的信息,并在学生彼此间思维的碰撞下,实现时事政治多层次观点的有效表达,为学生构建出理论结合实践的互动式课堂。例如,在学习“企业与劳动者”时,教师便可采用市政竞赛的方式设计教学方案,设定的话题以及讨论内容为:基于阿里巴巴创建历程背景,以企业面临困境时制定的解决措施为着力点,分别从企业管理层、基层员工两个角度设计出适合企业与自身长远发展的可行方案。竞赛以辩论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若以前者开展,则将班级整体划分为两组,分别代表员工、领导,针对发展前景进行辩论。若选用讨论竞赛,则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划分小组人数,鼓励其站在不同的角度表达观点。任何一种竞赛形式,均能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探究时事政治动态以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作用。

(四)加强同生活时事政治相联系

为高质量地完成高中政治教学任务,确保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注重时事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并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列举生活时事政治内容,增强学生的熟悉感,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政治知识的深入思考中,并生成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比如,教材中与经济结构改革的相关内容较少,仅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前两章有简单介绍,但均侧重于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和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发展趋势适应度较差。对此,教师在讲解该内容时,应积极地引入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符合的经济改革内容,既要带领学生一起了解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又需注重我国当前生态建设與发展成果的讲解,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度与成效。与此同时,开展时事政治教育时,应强调经济结构可同新型发展理念相结合,还可有效结合多项内容,包括消费、供给、精准扶贫等。这种渗透式、拓展式的教学模式,可充分联系时事政治与课本知识,有助于学生政治视野的进一步开阔,确保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式掌握的实时性、深入性,为高中政治知识的有效学习与全面接收奠定扎实的基础,还能起到强化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作用。

总而言之,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时,合理渗透时事政治教育,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还可激发其参政议政的热情,有利于学生政治意识的正确培养,并逐渐生成对社会的责任感,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效果。但为保证时事政治渗透式教育开展的有效性,教师要认识到当前教学方法的不足,并革新教育观念,合理利用课前时间,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对时事政治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此外,还需就时事政治内容组织课堂竞赛活动,以此增强政治知识的实践性,在时事政治的帮助下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左毓红)

猜你喜欢
时事政治政治素养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时事政治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办公室政治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学习意义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以时事政治为依托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