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斌
伴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学教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被落实到我国教学发展政策后,我国音乐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音乐课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艺术审美、人文发展、动手实践等方面。2003版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只培养对音乐修养更为感兴趣的人群,并不是想要培养音乐家;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应以强化学生审美为基础,以参与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为发展目的培养人才;2017版音乐课程标准在其中强调,提升学生审美为前提,逐步构架完善音乐课程,体现针对性教学计划为方针的政策改革。国家的大力支持也让学科环境更为健康,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有效加快了教学制度的完善。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一)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还只是局限于课堂。因此,课堂中的教学效率高低,决定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在新时代下,出现的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音乐课堂一道新奇靓丽的风景,音乐课堂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集视唱教学、音乐欣赏、乐理知识为一体。创新型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具有新鲜感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感到好奇,从而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进行创新性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对学生理解知识与接受新知识都有着一定的帮助。同时,在音乐鉴赏互动中,教师可以将乐理知识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感,更认真地对待音乐教学,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是通过录音、教师弹奏的方式进行播放音乐。显而易见,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缓慢,学生对音乐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教师迎合新时代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其中蕴涵的丰富教学资源与内容,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开辟全新的教学之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全新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热情。再通过教师对音乐知识的渗透,将与教学内容相贴切的内容转换成多样化的方式,通过将内容多元化,传播传统文化,这样也紧跟时代发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艺术美,使古今文化的结合更为新奇,使学生更好地专注课堂,并在其中观察到原本无法观测到的音乐知识内容。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学习音乐,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多元化,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让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启蒙阶段,教师应利用学生在此阶段的好奇心理,积极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情操的同时,也从侧面传承了国家传统文化,更是为我国学生的学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目前,部分教师仍受传统观念影响,在课堂中采用索然无味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汲取音乐知识。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气氛更为生动、有趣,全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学生自身的审美教育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下,教育部对音乐提出了以下要求:“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与歌颂,全面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三观,使学生能够具备更为优良的品质”。通过对新课改政策要求的不断了解,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也应及时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与音乐创造力。与此同时,更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思想道德教育在音乐课堂中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闪闪的红星》这首作品时,教师应积极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制作PPT内容,播放《闪闪的红星之红星小勇士》的片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不易,以及小主人公“潘冬子”在斗争中的磨炼与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光荣,使学生更有代入感,能更好地熏陶在爱国情怀中。利用多媒体音频播放《红星歌》,能让学生更好地被小战士的爱国情感所渲染,更有感情地学习《红星歌》,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教师要挖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潜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加强审美学习内容的助力下,对“红歌”产生别样的情愫,促使学生在感受“红歌”旋律、歌词、背景、文化的过程中,烘托出红歌表演的主体,积极培养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全面增强学生自身审美能力,彰显审美教育的重要育人作用。
(二)拓展學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学校应积极倡导教师的多媒体使用技术要求达标,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小组交流会,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教师也能够享受多媒体教学技术带来的教学便利性。因为音乐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其展现出的美不容易被人理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的同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世界的形象与意境。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还未更好地形成,教师充分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教学体验,增强视觉形象的艺术魅力,全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下册情景剧《森林的故事》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对森林的了解并不多,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制作有关《森林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将故事中的画面展现出一部分,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视频想象到森林的绝美景色,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思维空间,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一面。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各种动物,通过联想使学生体会森林之美,在此基础上播放森林遭到人为造房子,被破坏的图片和音乐《不得了》,鼓励学生自行想象,体会环境被破坏的灾难,依托音乐独特的魅力,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三观,促使小学生在感官思维的培育下,提升对艺术的感知与创造能力,让学生的音乐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拓展,进而彰显音乐课堂实践育人的宗旨,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竞争力。
(三)讲解音乐学习中的重难点
总而言之,多媒体信息技术毕竟是一个辅助教学方法,当小学音乐教学中出现一些传统课堂不能解决的教学问题时,教师应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使学生的课堂体验变得更为立体,更具多样化。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对复杂知识点的理解,缺乏生活经验与专业知识的基础,很难理解音乐中的乐理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卖报歌》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现音乐情景,再通过音画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教学体验,使学生通过展示的课件内容,更好地练习,精准地掌握音乐风格;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展开更为有效的学习。只有学生真正融入学习中,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课堂含义。比如,教师在《卖报歌》优美旋律中,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进行推敲,借助F宫调式,通过四二拍的表现方式,让学生表现出歌曲乐观活泼、形象纯真、结构严谨的基调,帮助学生在学习时提升音乐表现能力和综合技能,帮助学生在流畅且悠扬的主旋律中,感受作者创作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促使学生了解报童的困难生活,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作用,激发小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充分体现新时代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
(四)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音乐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每首音乐都有特定的创作背景与文化内涵,教师在课前选择更富有针对性的课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像更为生动地展现出来,提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更为恰当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积极地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精心准备教学案例,再通过在课堂中的展示,使课程内容的多媒体教学画面更加优美动人,再加上教师的激情解说,使生动形象的动画最大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歌曲,全面陶冶情操,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例如,在学生学习《小号手之歌》这一曲目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不怕苦、不怕难,领悟勇往直前的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小号手》这部电影,先行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中真挚的爱国情感。通过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带动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更激烈的热爱祖国的心情,在军号声中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发现艺术美,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教学效果。
(五)提高学生唱歌教学效率
音乐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繁多,唱歌在音乐教学中也占据了重要部分。教师应强化学生唱歌质量,一方面,这对学生掌握科学的演唱方式将会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若只单纯地讲述音乐技巧,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录制演唱视频,通过在课堂中集中展示,让学生进行系统的交流评价,再通过教师的积极鼓励,让学生在自信中掌握正确科学的唱歌技巧,提高演唱水平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教师应积极地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精心准备教学案例,再通过课堂中的展示,使课程内容的多媒体教学画面更加生动形象,最大意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欢快的气氛中学会歌曲。同时,在学会这首歌曲后,让学生回家自行录制歌曲,由教师录入,将学生演唱的视频在课堂中展示,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六)完善多媒体教学评价系统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负面影响下,教师只是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学生音乐水平进行评估,这对学生而言不公平,也相对主观并不具备精确性,而产生出的误差,会让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消极态度,使学生对音乐课没有更好的思想观念。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弥补这一弊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音乐专业知识不足进行校准,更精准贴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更及时的改正。与此同时,通过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思考自唱与原唱之间的差距,进而吸取经验,突破自我能力。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课程内容,教师应积极地构建更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教学模式,如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评价,就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演奏的情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升,从而使学生更好、更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变得更为自信。例如,在指导《小螺号》这首歌曲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实践创新过程中,充分了解音乐知识的形态与架构,帮助学生感受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的内涵,进而開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质,进而更全面、高效、多样地开展学习与探索活动,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比如,在《小螺号》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开辟线上评价模块,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直观的体现,通过微课形式帮助学生建立“错误集”,使学生可以对症下药,有效改正《小螺号》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整体学习技能,提升对歌词文本的感悟与体验能力,了解孩子期望远航的人快快归来的,充分体现出“小螺号”强大的召唤力。
综上所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音乐教育发挥其重要作用。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结合了音像、视频、文字等因素,为学生更好地开阔了音乐视野,其优势正被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应用,而这种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开展的重要趋势。如若教师能够有效运用这一技术,将传统教学内容与之相融合,将会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积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强化学生课堂体验,促使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使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得到更好的培养,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不断强化自主思考能力,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收获经验。
注:本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有效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670)的研究成果。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