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3月22日,《每日人物》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关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遇难者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大众与学界对其专业性与伦理的广泛讨论。近年来,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媒介格局发生变化,网络舆论影响力提高。文章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探讨新形势下媒体遇到的新的采写准则、读者对新闻时效性要求高,以及受众个体差异大等问题;从报道的方式方法、媒体的人文关怀等方面讨论灾难新闻的报道方式。在新媒介语境下,传统新闻专业主义不断消解,此前新闻制作的操作体系在不同层面失效。在坚守新闻原则和新闻伦理的前提下,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亟待变革创新,各方面应共同努力,构建真实、客观、和谐的新闻环境,让新闻專业主义内化为不同类型媒体的参与准则,在不断的新闻实践中,努力构建规范的操作体系。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灾难报道;《每日人物》;人文关怀;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9-0138-03
2022年3月21日14:23,一架从昆明出发的东航客机雷达信号消失。后经核实,这架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机上一共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无人生还。这次空难事件发生之后,我国各类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对此次事故进行了报道。其中,《每日人物》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引发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讨论。
一、背景介绍
《每日人物》是《人物》杂志的子账号,1980年创刊的《人物》,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人物传记类刊物。3月22日13时,《每日人物》公众号发布文章《MU5735航班上的人们》,引起公众争议。赞同者认为其将抽象的遇难者数字还原到了具体的人身上,是有意义的新闻报道,反对者则认为该报道有违新闻伦理,急于“抢热点”,刻意释放悲情,引人不适。
无独有偶。2015年的一起长江沉船事故发生后,澎湃新闻对沉船事故的报道也曾引起巨大争议。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陆晔曾在研究此现象后,写下《“液态”的新闻业:新传播形态与新闻专业主义在思考》一文,认为如果从新传播形态下的新闻业出发,来理解和观照新闻专业主义,那么对职业新闻从业者的期望、对新闻信息权威的理解以及新闻生产本身都会发生变化[1]。近年来,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新闻业也发生着变化,面临着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新闻的生产程序在媒体之间各不相同,媒体的权威性下降,受众对媒体的质疑时有发生。
“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术语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没有一致的定义,但从不同的定义中大致可归纳出其内涵:自由独立、客观公正、公共服务、专业自律。新闻专业主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不同时期,其范畴不断被消解和重构[2]。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体的融合,当前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也面临新的挑战。
二、问题的表现
(一)在新传播形态下,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提高
灾难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种,受到较高的社会关注。随着近几年新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崛起,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大众对媒体发出新闻的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争热度、抢热点的情况愈发严重,这直接导致了许多虚假新闻、反转新闻的出现,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有所降低,质疑声四起。在灾难报道中,机构媒体在当前“去中心化”背景下,很难掌握到第一时间的信息,因而第一时间发布的报道中信息增量有限。
虽然读者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但对《每日人物》发布的这篇文章,许多读者称其问题就在于时效性过高。部分读者称这篇文章是短时间内的碎片化信息堆砌,不够严谨,与以往的报道形成反差。
这篇文章在学界也引起广泛讨论,其中,专注新闻传播领域的公众号“肖一凉介”,在《每日人物》发布文章的当晚,发布了一篇题为《「人物」报道笔下的侵扰悲痛问题》的文章,流传甚广。文章中包含对这篇报道涉及的“悲伤告知”“侵扰悲痛”“创伤应激”三个问题的观点以及对这篇文章的两个追问。文章下方的评论“有些新闻故事不必如此匆忙”获得4157个点赞,“我们需要它,但不是现在”获得3048个点赞。许多网友认为这篇报道的发布时间是其引起争议的关键,文章发表的时间不合时宜,有过度炒热点、博关注的嫌疑。
(二)灾难之后的人物采访是否得当
“肖一凉介”的上述文章抛出“死亡敲门”概念:媒体报道有罹难者的灾难事故需第一时间联系其直系亲属或挚友,方式最好是面对面采访,所以记者往往会亲自上门拜访。他提到,《每日人物》文章中采访的遇难者老师和学弟并不知道这位新闻当事人已遇难,这是有违伦理、“死亡敲门”的做法。评论区也有读者认为,灾难事故发生后,官方结论公布前,记者就去采访其亲属,对他们造成的伤痛会加剧。
反对“肖一凉介”观点的学者们也发表了看法。北青深一度主编宋建华指出,国家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坠机消息必须由官方机构来首先告诉遇难者家属;传媒学者方可成援引英国行业媒体Press Gazette的文章,指出了“死亡敲门”的另一种解读:“死亡敲门”是记者工作当中艰难但是必要的部分。它很难,因为确实可能给家人带来情绪上的巨大冲击。但让报道中呈现亲友的声音,这其实也是一种尊重。
奔赴现场是记者的职责所在。灾难发生后,公众对信息的需求相较于平时更为强烈,公众需要多样的声音与多元的角度。很多新闻学界人士提及,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机构媒体缺席才是对媒体伦理最严重的伤害。
(三)公众的多样性使得受众个体差异大
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使个体在阅读新闻报道时的感受也有所不同。面对《MU5735航班上的人们》这篇文章,有人认为其笔法太过文学化,过于煽情,读起来让人不舒服。也有人在读到“一夜过去,雨没来,伤者也没来”时泪流满面,认为抒发了人们的哀痛,能够使读者共情,这也是推动原因调查、追责、善后和隐患排查纠正的重要动力。但毋庸置疑的是,把所谓的“及时知晓”“新闻专业主义”“推动调查解决”之类,建立在对新闻当事人亲属、友人的刺痛和伤害之上,违背了新闻伦理。而新闻伦理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前提,缺少这个前提,所有的新闻报道只能是“没有地基的大厦”。
年轻一代读者成长了起来,他们的个体隐私意识强烈。在此次灾难事件中,相当多的年轻读者认为媒体需要尊重遇难者家属的意愿。有读者认为,遇难者无法选择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留下的数字痕迹是否可以被媒体公开,所以媒体不能随意传播。在年轻读者的认知中,《每日人物》的这篇报道显然是在侵犯隐私。还有网友发声询问,如果自己是遇难者,“‘我’能否选择是否成为灾难事件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一如网友的质疑,遇难者本身也有差异。同样,遇难者的家人与朋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不愿讲述,也有人愿意接受采访。因此,如何在文章中向读者呈现这些存在差异的受访者状态,也是媒体面临的问题。
三、媒体如何报道灾难
(一)不为抢热点而忽视专业性
灾难报道既是社会舆论的交锋点,也是社会价值体现的焦点。灾难发生后,媒体的职责永远是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灾难报道是必要的,災难之后的采访也是必要的。
但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并不等同于毫无前提的第一时间报道。从新闻专主义的角度说,“时度效”不是分隔状态,而是必须综合考量的三个维度,不能因为抢“时”而导致过“度”,更不能因为顾及“时”“度”而忽略了“效”——从逻辑关系来说,报道效果才是终极目的。从这个角度说,《每日人物》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曲解了新闻专业主义,打着“新闻专业主义”的旗号,其非常严重的错误在于极其不恰当的时机完成采访并加以发布不恰当,以及刻意放大悲伤。
从文章发布时间看,《每日人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关注遇难者,很难说没有追求流量的诉求。当然,按照媒体的市场逻辑,追求流量本身并没有错,任何媒体都需要发行量、点击量、收视率。问题的关键是,流量只能是“顺带”,以涉嫌侵犯隐私、涉嫌“二次伤害”等有悖新闻伦理的行为流量加持,是否涉嫌违背相关法律姑且不谈,但显然已经违背了明文规定的职业道德准则。换句话说,这篇文章表面上看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实则暴露了两个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学界和业界都提出的“二次伤害”,其次,用所谓“专业主义”掩盖其人性关怀的缺失。
所以,媒体在灾难之后报道人物时要慎重,要在允许的范围内了解更多的信息,报道人物要做到全面深刻,要做到专业自律,确保沟通、采写的规范性,不能为了时效性、抢热度而做不专业的报道。
(二)注意报道的方式方法,做到客观公正
心理研究表明,巨大的灾难后,人们需要倾诉。记者在灾难后采访时要做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倾听者。记者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向倾诉者表明采写内容会被刊发。当然,这个“恰当的方式”既考验前方记者的业务能力,也考验后方的编辑平台,后方在编辑时,要有能力去做好素材选取、措辞修正等工作。
《每日人物》的这篇文章被诟病最多的,就是记者去打扰遇难者的亲友,对他们进行“二次伤害”。灾难之后,一些与灾难牵连的人是愿意讲述的,但在受众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舆论营造者的传播环境下,媒体在采写的方式方法上须多加斟酌考量。
《冰点周刊》在3月23日发表的文章《我愿意讲述:姐姐姐夫都在那架飞机上,还有1岁半的外甥女》,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对比两篇文章,可以看到冰点周刊在标题强调“我愿意讲述”,文章以一个家庭为对象深入了解,呈现了家属的现实状态和诉求,人物形象较为客观立体饱满。虽然新闻稿件中的采访是默认受访者已知并愿意发表于公开新闻稿件中的,但在受众缺乏对媒体运行机制、灾难中心理问题的基本了解的情况下,没有强调受访者自愿讲述的《每日人物》的稿件必然遭到激烈攻击。因此,记者应考虑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达方式。新闻报道采用悲情的方式是一种能简单快捷引起读者共情的做法,但为了共情而不顾采访对象、新闻当事人的感受,刻意营造悲情,显然有悖新闻伦理。
媒体在灾难之后的人物报道中,需要注意报道的方式方法,要清晰地向读者说明内容的局限性。根据实际传播环境、受众特点与情绪适当调整措辞,避免过度悲情,做到客观公正。
(三)要具有人文关怀
在灾难过后的报道中,媒体要具有人文关怀。这里的人文关怀一方面是对于遇难者及其家属,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受众。媒体在当下不再是单一的宣传机构,它更多地立足于公共利益,且更为强劲的市场导向使其明确地关注服务于受众与用户的需求,媒体需要对用户施与更多关注[3]。
除对遇难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外,对于受众的人文关怀也很重要,媒体同样要关注没有亲历现场的受众的态度与心理。电视与社交媒体拉近了人们心理上与灾祸的距离,即使没有亲历现场,人们依然会因为远方的灾难而焦虑不安。一些共情能力较强的受众情绪比较敏感,很容易受到创伤压力的伤害,对此,新闻报道应避免直接使用受灾现场画面,避免叙事过度抒情。《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较为抒情,易引起受众过度共情。不少媒体人还指出,此类报道应该至少在头七,甚至是周年祭时再做为好,在灾难发生不到24小时就出稿,难免会伤害受众的感情,人们在这个时间会期待还有幸存者。因此,媒体在稿件时间选择上也应斟酌考量,考虑受众心理。
(四)构建新传播形式下规范的操作体系
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针对的是传统的大众媒介时代“中心化”的新闻生产模式,这个模式有一套完整的观念、规制和流程,用尽可能中立的立场与严格的采编流程来撰写新闻稿件。而在当下“去中心化”时代,机构媒体、自媒体、大V和民众都参与到了新闻的生产当中,之前新闻制作的操作体系在不同层面失效。
在新传播形式下,新闻媒体应坚持自律与他律,做好把关,在采编操作流程上,交叉验证消息来源,不能一味求快,追逐流量。媒体应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实践中探索出适用于当下规范的操作体系。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应做好属性议程设置,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报道合适的内容。吴飞在《新闻专业主义2.0:理念重构》中提出:未来的新闻专业主义,将不再是一种行业性的专业精神,而是所有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个体普遍需要遵守的交往信条和基本精神[4]。至于之后是否能形成一套公认的规范、评价和批评的价值观和操作流程,现在还未可知。但在当下环境中,应该努力构建、创造真实、客观、和谐的新闻环境,让新闻专业主义内化为不同类型媒体的参与准则,在不断的新闻实践中,努力构建规范的操作体系。
四、结语
灾难报道要求记者慎之又慎,媒体在做灾难报道时应考虑各方面因素,做有温度、有深度、更专业的新闻报道。在“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时代,新闻专业主义更显珍贵。在当下的传播背景下,媒介形态不断变化,新闻专业主义也应随之发展。机构媒体在未来的新闻实践中更应以身作则,做客观公正、专业自律的新闻主体。
参考文献:
[1] 陆晔,周睿鸣.“液态”的新闻业:新传播形态与新闻专业主义再思考:以澎湃新闻“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报道为个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7):24-46,126-127.
[2] 牛新权.回归常识:网络虚假新闻的新闻专业主义反思[J].传媒,2018(11):90-93.
[3] 吴颖,陈堂发.“流动”的记者:原生新闻专业主义的修正:基于自媒体的新闻实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169-175.
[4] 吴飞,田野.新闻专业主义2.0:理念重构[J].国际新闻界,2015,37(7):6-25.
作者简介?任晓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