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主题式跨单元教学的尝试

2022-06-30 21:19田梦雪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长城笔者历史

田梦雪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复习课是学生复习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复习课不是“炒冷饭”,知识虽是旧有的,但要解决的问题却是常见常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主题教学……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1]。初三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基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笔者尝试运用 “主题式跨单元教学”[2]思路来设计初三历史复习课。

怎样确定一堂复习课的主题呢?初中课标和高中新课标均强调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当下,解决现实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作为探究学习的线索,将旧有知识融入其中,展开课堂教学。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笔者选取了北京学生熟知的长城作为主题,就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在初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介绍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及伟大成就,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3]在中小學课程教材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形式中,古文化遗址就是其中之一。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相关知识点亦载于教材,因此,这一主题的选定既符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也呼应了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需求。另外,长城的相关知识点散落于教科书的各章节中,教师首先需要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跨单元整合,理清知识脉络,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

一堂好的复习课既要在新情景下帮助学生唤醒旧识,还要启发学生获得新知,引发新思考,并把学科素养的提升融入其中。高中新课标提出要凝练学科核心素养,虽然初中课标(2011年版)未提及“核心素养”,但其内在要求与核心素养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要习得知识,还要获得思维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以致用。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它们是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目标是中长期目标,不一定在每一节课中面面俱到,学科知识是形成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是形成素养的渠道。[4]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具体的知识和活动来开展教学,涵育素养。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渗透素养呢?下面笔者以初三二轮复习课“从长城看历史”为例,谈谈对设计主题式跨单元复习课的一些思考。

一、时序梳理中构建时空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时空观念中的空间不仅仅指一个具体客观的地理地点,更多指的是一种历史要素的定位。”“架构历史或解析历史时,绝不单单依赖时间顺序,而应运用政治或经济或文化方面的主题,建立具有问题意识的脉络,赋予时间意义。”[5]基于此,笔者重构教材,带领学生梳理长城的历史,构建起关于长城的时空坐标。本课从时序上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古代的长城、近代的长城和现代的长城。在每部分的具体呈现中,笔者首先出示相应时期的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分析、识记相关历史信息,观察长城的分布情况。例如,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长城的修建时,笔者出示战国形势图,并提问:

根据地图分析,这是哪一时期的地图?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由周王朝的都城在洛阳,判断这是东周时期的地图。由地图上出现了“韩、赵、魏”三国,判断是战国时期。

通过各时期的历史地图,追溯长城在不同阶段的修建情况,将散落在各单元的知识以专题的形式串联起来,建立具有问题意识的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性认识,落实时空观念。

二、问题思考中唤醒旧识

对一个新事物的时空构建离不开“旧知识”的支撑,如何迅速唤醒学生的旧识呢?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启发和设问。例如,在讲解秦长城时,笔者出示秦朝形势图后提问:

设问1:为什么诸侯国之间的长城消失了?

因为秦的统一,不需要在诸侯国之间修筑长城了。

设问2:结合所学,分析秦朝能够修建长城的制度保障。

学生在长城这一新情境中调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的局面,创立大一统国家,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巩固统一,这是秦朝能够大规模修筑长城的背景,从而实现了在问题思考中唤醒旧识。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串的设置应有梯度,给学生搭建“台阶”。如在讲解中国古代第一个修建长城的高潮时,学生通过分析地图信息,认识到所出示地图为春秋战国形势图后,教师顺势抛出问题:

设问1:观察地图上长城的地理位置,能否将它们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观察地图信息,得出结论:南长城: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北长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之间。

设问2:根据地图,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当时人们修建长城的目的。

学生经过翻阅课本和思考后,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因此在诸侯国之间修建长城;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侵扰,因此北方诸国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都是出于战略防御的需要。

在这一环节,教师并未直接问学生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修建长城的目的,而是先要求学生根据地图信息进行分类,进而调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类型的长城被修建的原因,学生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王室衰微、争霸兼并战争、民族交融进行了一次“唤醒”。

鉴于长城是一个长时段存在的历史事物,在唤醒学生旧识时,还可以运用对比提问的方法,以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时代的历史特点。如在讲解西汉长城时,笔者出示了西汉形势图与秦朝形势图,要求学生对比其中长城分布的不同,并尝试用所学分析原因。与秦朝相比,西汉长城明显向西域延伸,其原因是汉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从而再现相关史实。

三、材料研读中获得新知

如果学生对长城的认知停留在知道每个时期的修建情况和时代背景,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长城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到了近现代社会,我们已经不再需要长城作为抵御外族入侵的屏障了,它为什么还有存在的必要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全方位地认识长城从古至今的功能变化。因此,笔者尝试以材料研读活动启发学生得出新认识。

(一)古代的长城——从抵御外族的屏障到民族交融的纽带

在探究古代长城的功能变化时,笔者出示学者的相关论述:

长城的修建不仅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还促进了北疆经济的开发……在长城所到之处,构筑、护卫长城均刺激了边地经济的发展。数以百万乃至千万计的屯垦军民运用从中原带去的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经营方式……陆续出土的大量秦汉文物表明,甘肃、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及辽东等地已使用的铁犁、货币、衡器、量器与内地并无差异。[6]

秦汉时期……在构筑长城的同时,向长城沿线大量移民……形成了匈奴人与汉人交错杂处的局面……直至南北朝时期逐渐融合于汉民族当中……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的改革影响深远……到唐朝末年,已有許多民族融合于汉民族或其他民族之中……明清两朝,长城带民族融合的力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7]

设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古代的长城发挥了哪些作用。

在我国古代,除了抵御外族入侵,长城还发挥了促进边疆开发,推动民族交融的作用。民族交融、边疆开发的过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学生对中国古代长城功能定位的认知逐渐丰满。

(二)近代的长城——“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探究近代长城时,笔者出示并介绍长城抗战和国歌的由来,并提问:结合时代背景,如何理解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思考文艺作品的创作,赋予音乐作品以时代精神。长城象征着中国的门户,保卫长城就是保卫华北与中国。在近代,长城承载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学生对于长城的认知又增加了一个层次。

(三)现代的长城——文化遗产与精神象征

在现代社会,长城的定位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笔者出示下列材料:

我看过卫星拍下的长城照片,这是地球的标志,应该是人类和平的标志。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游览八达岭长城[8]

我为中华民族之勤劳,风景之秀美,历史之伟大而感到惊讶!

—— 2002年,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在游览长城后题词[9]

设问:在新时代,长城有了哪些新的内涵?

在新时代,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是人类爱好和平的标志,并得到了世界的肯定和赞许,成为世界文化瑰宝的一部分,这是长城作为一项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到此,学生对长城的认识再度升华。

在本课中,学生对材料的研读经过了阅读—思考概括—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逐渐认识到了长城在不同时期功能定位的转化,对长城的认知从单一到丰富。学生在课上“走过了”长城几千年的历史,目睹它从古代抵御外族的屏障到民族交融的纽带,从近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载体到现代成为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象征,如今的长城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可以选取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作为教学设计的主题,整合教材内容,以贯穿复习历史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本课以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作为载体,引领学生构建了长城的时空体系。教师运用新情境下有梯度的启发设问,引导学生就已学知识进行再现、再认,进而用已学知识来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体悟与理解。通过材料研读,学生将长城这一文化遗产的历史定位与现实意义认识到位,丰富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学科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训练与强化。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8页。

[2]李峻、张敏霞:《主题式跨单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以聚焦判断力培养为目标的案例分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半月刊)2020年第4 期,第41—45页。

[3]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

_512359.html。

[4]陈志刚:《教学目标不应机械按核心素养五个方面进行表述》,《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4期,第3—5页。

[5]苏曈曈:《多视角呈新图景:基于时空观念的初中历史复习课设计——以<明清时期:停滞的帝国?>》一课为例》,《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34期,第61—63页。

[6]董耀会:《长城:农耕文明的防御线(人文奥运与长城文化②)》,《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6月30日,第11版。

[7]董耀会:《长城:民族融合的纽带(人文奥运与长城文化③)》,《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7月7日,第11版。

[8][9]杨宗、温志宏编:《长城》,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6、18页。

猜你喜欢
长城笔者历史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登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新历史
长城,长城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