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优质文本可开发的教学资源都异常丰富,主题表达、结构安排、字句斟酌、作品风格等,不一而足。弱水三千,唯取一瓢饮。这一“瓢”,定是本文的显要特色。找到这一“瓢”并以此为抓手,方能探骊得珠,提纲挈领。而好的“抓手”,就是能拎起整堂课的“好线头”。它恰如凤凰,百鸟群集,散乱的教学内容能够附集并得到有序解析;又如木偶提线,一线在手,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顺畅无阻。
二、案例描述
师:基于故事人物众多,我将他们分为四组:佚之狐“劝”郑伯;郑伯“劝”烛之武;烛之武“劝”秦伯;晋文公“劝”子犯。咱们学习任务二是圆桌讨论文中以上四组人物。先看[第一组]——佚之狐“劝”郑伯。
生:“国危矣”的“矣”读重。表明形势相当危急,他在急郑伯所急,切中郑伯的利益担忧。
生:“必”相当自信,既是对被荐人烛之武高度的认可,也是给予郑伯暖心抚慰与巨大信心。
师:佚之狐劝谏郑伯成功,其原因无非是切中听者的利益需求,且给予听者保国的信念。
师:咱们来看[第二组]郑伯“劝”烛之武。两位同学演诵。(生对话表演)
生:“是寡人之过也”,他放下高高在上的君主姿态去感动满腹委屈的烛之武。
生:我倒感觉有一丝威胁的意味:国将不国,人何以安身?
生:70余岁风烛残年的烛之武惧怕这个威胁吗?
生:不!是对国事的忧念,是赤诚的爱,也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然怎会夜缒而出,孤身谈判?
师:争鸣很棒!郑伯劝说成功的确有“以诚动人”“以害晓之”,而这最大原因恰是担当感与使命感。“夜缒而出”四字暗示烛之武是孤身赴秦营,这是仁义之心、伟岸之身、爱国之举!
师:对话继续,[第三组]烛之武“劝”秦伯。
生:他先充分示弱,极尽谦卑,以退为进能为下面的劝说预留空间。
生:在吊起秦伯胃口后,他摇身一变成了护秦者,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来审视“亡郑”与“舍郑”之利弊,以启发秦伯。
生:从地理形势看,秦、郑并非接壤,秦要攻郑须经晋,“越国以鄙远”,远途奔袭,“君知其难”。而“亡郑”之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也就是说,灭郑的最大获益者是晋而非秦。再看外交前景,“舍郑”于秦有利:郑对路过的秦外交使者以各种便利与物资供应。何乐不为?
生:他抓住秦伯图霸心理,似急秦伯之所急,想秦伯之所想,用推心置腹来赢得秦伯好感,促使秦伯惊醒。
师:瞧!这一“亡”一“舍”,一“利”一“害”,对比鲜明!
生:为扩大劝说成果,他乘胜追击,引用历史,推测未来,进一步论证“亡郑”意味着“亡秦”。
生:他话锋一转,使出“离间计”,从秦郑“纠葛”戳进秦晋利害关系。
师:好!具体从哪些方面阐述秦晋利害?
生:先从历史角度。“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先指出晋国言而无信,忘恩负义的本性;再暗示秦伯,与这般人合作,恐重蹈覆辙!借此点燃起秦穆公对晋国的怨恨,以瓦解秦晋联盟。还有推测未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秦自然成了贪得无厌的晋国“猎物”。这样,烛之武把“亡郑”后“亡秦”的道理分析得无懈可击。
师:推断力强!请关注三个反问句。
生:“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凡是涉及晋国,烛之武都用了最重的反问句,以引起谋求国家利益的秦伯高度警醒。
生:我发现凡是站在秦国立场的话都用陈述句,平缓入心。
师:非精研不能尽其妙!
师:125个字显示出烛之武的强大逻辑和语言力量。他用“尊之以礼、晓之以理、离之以怨、示之以利”四种方式挽狂澜于既倒,扶国家之将倾。
三、案例分析
如何让学生轻松游弋于文言大海探骊得珠,清晰感知古文是摇曳在当下人际关系中“表情达意”的美好风景?宏观探看教材,选好“抓手”,拎起整文的中心点应是一条妙径。“抓手”可能小而微,但始终扎根关键词句,于语言细微处深挖,将文本主题打通,不但授课思路清晰,教学流程流畅聚焦,还打开通向文本深处的洞天。此外,“抓手”明确了,全文架子树稳了,复杂文本转为简明,抽象事理化为形象,无疑放大了问题的可视性和可思性,自然會激活学生的思维沸点。
显然,本案例的教者进行着这种探索与努力。教者依据古文教学的个性及学生成长的需要,确定“劝”之“抓手”,盘活四组人物来嚼“劝”字。缘此,教者化繁为简,让教学起点与终点都贴近说话人的劝说技艺。这般线索清晰的教学实践,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很快能领会全篇,实际教学流程也自然如行云流水,顺畅无阻。
当然,本案例也存在明显不足,即未能构建“远点”,延伸课堂学习。所谓远点,就是通过一节语文课,把学生思考和目光引向深远处——整本书、类似的经典文本,甚至社会生活。更丰富、立体、厚广的课堂应呈现出射线状,“起点,是你定的,但终点,属于每一个孩子的远方。”因此,还需鼓励学生用生活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经验去解读教材,说出自己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并真正受到人生启迪。与此同时,文本也被赋予活泼的生命力,真正践行了“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