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华 毕圣洁
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是因在新生儿期、胎儿期受到多种因素伤害所致,患儿出生后可能会引发脑损伤和发育不良,致使患儿出现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自闭等后遗症[1]。有研究发现,大部分患儿都具有语言发育迟缓的症状,语言学习速度较正常患儿明显较晚,但家长发现的较迟,通常2岁后才来确诊[2-3]。临床上认为5岁之前对儿童进行言语训练为最佳时期,尽快实施有效并系统的言语训练对高危患儿病情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效果[4]。常规的言语训练日复一日地单一训练,缺乏趣味,极易引发患儿厌恶烦躁心理,不利于病情的改善。有研究显示,通过有趣的游戏能增加患儿吸引力,降低患儿的抵触心理,促使患儿更愿意积极接受治疗[5]。所以,本研究将游戏结合言语训练用于2~5岁语言发育迟缓高危患儿康复护理中,分析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莆田市儿童医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68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纳入标准:符合发育迟缓的诊断标准;患儿于分娩期、胎儿期及新生儿期受到各种因素损害,发育异常[6]。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合并听力障碍。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84例)和研究组(84例)。研究组,男41例,女43例;年龄2~5岁,平均(3.45±0.54)岁;家长文化水平:小学23例,中学36例,大学25例。对照组,男44例,女40例;年龄2~5岁,平均(3.41±0.49)岁;家长文化水平:小学25例,中学32例,大学27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对照组采用常规言语训练。对患儿实施常规手势符号训练,如脱帽、睡觉、再见等动作;通过图片、卡片等方式针对性地对单词、语义、短句、短文进行训练,起到纠正发音、语调、语音并提高词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效果。1次/d,30 min/次,连续干预6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游戏干预。通过S-S法将患儿语言发育水平划分为5大阶段,制定不同的游戏干预措施。(1)复杂句组句阶段:采取龟兔赛跑的游戏进行干预。妈妈扮演乌龟,患儿扮演兔子,通过游戏训练患儿在学会“兔子被乌龟追”“乌龟追兔子”等句式。(2)简单句组句阶段:采取送南瓜的游戏进行干预。提前准备南瓜道具及小篮子,教会患儿唱相关儿歌——“小篮子,手中拿。我给妈妈送南瓜,妈妈乐的笑哈哈”。训练患儿提着小篮子,一边唱儿歌一边送南瓜给妈妈,妈妈接到南瓜说声“谢谢宝贝!”(3)认识符号阶段:①采取吃苹果游戏干预。妈妈拿着吃苹果的卡片,做出吃的动作,接着模拟出苹果,耐心指导患儿模仿吃苹果动作,进行符号认识训练。②采取认识玩具娃娃对应事物关系干预。提前准备用于玩具娃娃穿戴的三件事物,例如帽子、鞋子、手袖等;训练者拍打玩具娃娃的头部,然后说出“帽帽”,促使患儿选择帽子。(4)理解事物概念阶段:①采用辨识人物照片干预。给患儿看看爸爸、妈妈的照片,爸爸妈妈示范发出“爸爸妈妈”的发音,引导患儿模仿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训练患儿语言模仿能力。②采用百宝箱寻宝游戏干预。提前准备一个箱子和各式各样的小玩具,例如玩具车、小狗狗、小飞机等,将玩具放进箱子前,摆在患儿面前并说出玩具名称,让患儿熟悉后再放进去百宝箱子里,接着拿出一件件玩具,说出玩具名称,让患儿主动抓玩玩具。(5)事物理解困难阶段:采取拍拍手点点头游戏干预。护士与患儿面对面坐着,握住患儿双手,一边做出拍拍手动作,一边说“拍拍手”,引导患儿逐渐自动拍手,点点头游戏类似。1次/d,30 min/次,连续干预6个月。
使用《语言行为评估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干预前、后语言能力评分,含接受性语言功能(20分)、描述性语言功能(20分)、交流性语言功能(20分)等方面,分数越高表示语言功能越好。
使用格赛尔(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干预前、后发育情况评分,含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精细动作3项内容。量表发育商各项分数评价依据:86~100分表示发育良好,76~85分表示边缘状态,55~75分表示轻度发育迟缓,40~54分表示中度发育迟缓,25~39分表示重度发育迟缓,<25分表示极重度发育迟缓。
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估,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75~89表示满意,75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数据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接受性、描述性、交流性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接受性、描述性、交流性语言能力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的接受性、描述性、交流性语言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接受性语言能力 描述性语言能力 交流性语言能力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84) 11.05±1.73 17.24±3.19* 10.98±1.57 18.63±2.27* 11.32±1.41 16.94±2.58*对照组(n=84) 11.12±1.69 14.76±3.25* 10.86±1.62 15.37±2.13* 11.36±1.49 14.26±2.42*t值 0.265 4.991 0.488 9.598 0.179 6.944 P值 0.791 0.000 0.627 0.000 0.858 0.000
干预前,两组Gesell发育量表中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及精细动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及精细动作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社交能力 适应能力 精细动作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84) 70.26±4.35 84.39±4.81* 73.63±4.56 85.24±4.75* 72.66±4.27 84.67±4.73*对照组(n=84) 70.33±4.24 77.46±4.73* 73.59±4.48 78.31±4.62* 72.59±4.24 79.04±4.61*t值 0.106 9.415 0.573 9.585 0.107 7.812 P值 0.916 0.000 0.954 0.000 0.915 0.000
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语言发育迟缓通常是指儿童语言理解能力或表达能力显著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主要是患儿智力低下、语言环境不良、中枢神经相关疾病等因素所致[7-8]。若患儿在新生儿期、胎儿期及分娩期受到胎盘早剥、羊水污染、缺氧缺血、宫内窘迫等一种或多种因素影响,此类患儿容易引发发育不良,语言发育迟缓等症状[9]。语言发育迟缓不仅会影响患儿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而且还会导致患儿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性格,不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10]。临床上认为,2~5岁是患儿进行言语训练的最佳治疗时期,但常规言语训练乏味单一,严重降低患儿的积极性。有研究报道,游戏可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提高患儿的积极性[11]。
本研究在言语训练的基础上,结合游戏训练用于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护理中。经研究分析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接受性、描述性、交流性语言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游戏结合言语训练用于治疗2~5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儿语言能力。张平英等[12]对儿童语言迟缓使用沙盘游戏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患儿语言水平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主要是研究组患儿通过玩具和游戏提高代入感,促使患儿能在游戏中加深理解及记忆力,积累语言经验的效果,达到改善患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研究还显示干预后,两组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及精细动作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将游戏结合言语训练用于治疗2~5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护理中,能有效促进患儿发育。游戏结合言语训练过程中,通过家长的耐心配合及引导,给予患儿在言语训练和游戏中能享受到家长陪伴的温馨气氛,营造良好的家庭语言氛围,利于患儿智力的发育,提高发育商。宋芳等[13]研究报道发现,游戏结合言语训练用于2~5岁语言发育不良儿童中,能明显改善患儿言语发育商,促进患儿康复,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0%(P<0.05)。说明游戏结合言语训练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可能是游戏结合言语训练中通过爸爸妈妈的鼓励赞美,增强了患儿的自信力,并且游戏的趣味性让患儿感到愉悦,精神及情感方面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由于本研究干预时间仅有6个月,干预时间较短,后期应对患儿展开长期随访研究。
综上所述,将游戏结合言语训练用于治疗2~5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儿语言能力,促进患儿发育,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